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六)

已有 8829 次阅读 2007-11-17 10:02 |个人分类:大众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六)

2007.11.17

保平兄终于回来并且调整过来了。他昨天深夜专门写了《公共知识分子 & “人物”》的博文,仔细从chronicle的角度总结他和我之间的不同看法。这非常好,因为我们可以更为仔细地讨论相关的问题。

保平兄《公共知识分子 & “人物”》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1186

两个结

在我看来,保平兄思维中绕不过的结有两个,这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的方式的结果。

这两个结是:

1. 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
2. 真正的和假的公共知识分子


科学和人文是一回事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真正的科学家从来都具有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的一切特征,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从来都具有真正的科学家的一切特征。

我个人从来就没有贬抑过人文知识分子,更没有高抬过科学家。至少在我说99%的XXX按照特定的标准不算合格的时候,我是因为“贬抑”中国的科学家而让很多人“愤怒”的。

事前诸葛亮和事后诸葛亮

第二个问题也不复杂,其关键在于确定“假”的和伪装的XXXX算不算XXXX。

从认识问题的客观的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讲,人们不能看到自己不在场的事情,也不能总做“事后诸葛亮”。人们不能总是在林彪同志摔死之后说自己早就知道他不是个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决不会在林彪死前说他不是共产主义战士,即使那个时候有人说,也没有人当真,也不能这样说了就是真的先知先觉。林彪死前不能说他不是共产主义战士,死后再说不是难道就能改变事实和历史?

好了,现在有一个念过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的人,比如说我大学同学的中学同学我从来没有打过交道的北大孔庆东副教授,他老在公共的领域内发表意见、写书、演讲上电视,影响大众,他算不算公共知识分子?我说,不管他说的东西对不对,以及他将来会做什么荒唐事,算。因为大众没有办法简单地区分他的什么意见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他的什么行为是对的和什么行为是不对的。

遥想当年,希特勒在监狱中撰写《我的奋斗》,洛阳纸贵,直到最近希特勒的亲戚还试图让德国政府归还该书的多少多少亿的版税。希特勒既有思想,又有为了理想而进行政治革命和不惜坐穿牢底的行为,是完全的公共知识分子行为,就算按保平兄的说法他根本就不配作知识分子,但这不过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式的结论。想当初,德国国内的民众和知识阶层,赞成和不反对希特勒思想和行为的人总是多数,他们难道会是先知道希特勒不是“真正”代表德国良心的知识分子吗?想当初,大西洋两岸,以及全世界各国,都有效法希特勒的“有志之士”,连在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了很多中国人的拉贝先生,也是正式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的信徒。

在希特勒之前就得到意大利人民广泛爱戴的教师和记者墨索里尼,当然就更不用讲了。

所以,我认为大家应该抛弃“事后诸葛亮”的思维方式和定义,在实实在在的历史和现实过程中寻找可以操作的定义。按照这样的定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当然在事前是不折不扣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事后大家可以定义他们不是真正的;林彪江青当然是和不折不扣的共产主义者,虽然事后大家也可以定义他们不是真正的。

所以,因为历史和社会不是按照“事后诸葛亮”的方式行事的,我的态度和办法很简单。在老百姓搞不清如何按照“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去判断谁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谁不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时候,他们应该对他们看到的任何一个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象公共知识分之的人和思想保有充分的警惕和不信任。

老百姓的最佳选择

我们现在怎么知道,今天中国社会中看来像是公共知识分子的人中,有多少会在将来入保平兄所说的那样“背叛”自己的知识分子立场?我们怎么会事先知道:刺杀摄政王的汪兆铭会成为卖国“汉奸”?当年指挥平型关战役的林彪会摔死在温都尔汗?两年前还在领导上海人民奔小康的陈良宇会身陷囹圄?拍摄《红高粱》、《老井》、《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张艺谋会成为奥运仪式的总导演,不仅《活着》,还活得比谁都好?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人们没有办法做“事前诸葛亮”,但是最好能够具有起码的“事前诸葛亮”的警惕和警觉。

如果绝大多数人不能成为“事前诸葛亮”,就请接受我推荐的这种“事前诸葛亮”式的定义方式,而不是保平兄那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定义方式,对所有“疑似”公共知识分子的人,不管一个人将来成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几率多么小,都保持起码的警惕,并且要求他们尽量做到起码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科学的经验主义

保平兄的思维方式中,是试图以本体论的方式给事物一个本质性的定义;在我的思维方式中,是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给事物一个现象学的定义。本体和本质是从来不可知的,现象却总可以直接地观察和把握。

可以看出,我的思维是偏重归纳,我进行的演绎是立足于归纳的;保平兄大抵是偏重演绎,他的归纳更依赖于演绎。我的定义为了能够符合现象是可以修正的,而保平兄宁愿不修正原来的定义而去借助于新的定义,所以他专门转帖了摩罗最近的那篇博文《这是一个没有“人物”的时代 》,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两种思维方式和习惯常常会出现分歧。我们在这里的这些讨论就是这两种不同侧重的思考方式的最好的例子。

我不是不可知论者,也不是怀疑论者。我在日常的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最关心的是人类思维的局限以及如何尽量逃脱这种局限的方法。专业的学者,最需要的是对任何问题反复地进行事实上和逻辑上的比较,他们在研究中常常发现真实的事物和事件比任何简单的定义更为复杂和难以分类,他们能够在事物的细节上更好地把握这些区别,但为了更有效地认识和传递这些认识,又不得不对事物进行详细担忧充分简化的分类和进行定义。我觉得,在保平兄做的昆虫植保研究中,进行这样的分类和定义尤为重要。

可是,分类和定义之后,又如何还原本来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呢?这正是真正的学问之所在。我们会看见在实践中有经常打破原来的分类和定义的需要,并且在很多时候使用不同标准和方法的分类和定义,给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关键词和标记,这就会涉及到非常专业化的细节。

我在查字典的时候,总是会多看和多体会一个词的不同含义。记得有一篇文章在称赞钱钟书先生学问大的时候,举例说他居然知道third degree是严刑逼供和拷问的意思,而绝大多数英国人或美国人都不知道。学问做到这种程度,当然了不起。不过我的解释其实很简单,一定是钱钟书阅读过的某一本还不算冷僻的书中有这个词,所以他仔细地查了字典。记得后来我的确在某一本还算不那么生僻的书中看到了书中某个不经意的地方有这个用法,它应该是在钱老先生当年的读书单上。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本书是什么了,但因为事先知道老先生的这个故事,所以留了意。前不久看一个文艺片,片中那对夫妇闹矛盾的时候,也用过third degree这个词,当时我听起来觉得相当刺耳。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经验性的。正如Keynes所说,“Madmen in authority, who hear voices in the air, are distilling their frenzy from some academic scribbler of a few years back.”那些看似凭空想象出来和crazy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确定地有某种经验性的来源。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够从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较为正确地了解、分析和把握它们。

小结

本来是讨论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结果却花了很多篇幅来讨论思维方式和名词定义。相信这些讨论起码可以帮助大家和自己不是简单地看待那些本来就很复杂的事物。

爱因斯坦说,“The only source of knowledge is experience.” “The whole of scienc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refinement of everyday thinking.” 那些常常把知识和科学搞得神神秘秘的人,应该仔细领味这两句话。想当初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有人批判爱因斯坦是唯心主义者,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对老百姓和普通民众以及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事情,不仅是要对公共知识分子去魅,也应该对所有的知识和科学去魅。社会的更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乃是去魅的必由之路。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可能用一种神秘主义代替另一种神秘主义,然后还称之为思想和知识乃至人类的进步。在认识到世界是充满神秘主义的思想和知识的现实和前提下,我们也不应该毫无根据地轻易去打破那些经验上尚能发挥其社会和私人功用的那些不够现代的传统。

那些守旧主义者,错误地认为社会的更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会毁坏传统,宁原听任那些更不负责任的神秘主义思想的肆虐,也不愿意拥抱科学的经验主义。殊不知,传统之所以是传统,正是因为它是经验的和历史的,而绝不是因为它是神秘的。大多数公共知识分子,因为缺乏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认识和训练,所以才在起到他们的正常社会作用的时候,又常常对传统和未来构成双重的威胁。



“知识分子”大家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11191.html

上一篇:专业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五)
下一篇:Latour的困惑:什么是可靠的知识?
收藏 IP: 71.94.219.*| 热度|

1 任国鹏

发表评论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