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7.28.251.*   [100]雷蕴奇   2014-3-3 18:14
4个月没有看到你的新博文了.
我的回复(2014-4-24 00:11):现在看到了吧?
IP: 123.151.42.*   [99]abcd0123   2014-1-14 19:57
老师您好,成语“似是而非”有不确定的意思么?
我的回复(2014-1-15 00:20):好像没有吧。似是而非应该是指看起来是真东西的假货或者没用的玩意儿吧。
IP: 58.242.177.*   [98]陆同兴   2013-10-29 19:34
鸿飞教授:您好!我也想看看陆洲博士的文章,发表后能否给我一份,如有中文版更好,因为我的英文太差。安师大,陆同兴。txlu@mail.ahnu.edu.cn
我的回复(2013-10-30 13:59):好的。
IP: 218.76.28.*   [97]lcy123   2013-9-20 10:41
诚邀王博士参与“导师调查问卷”!http://www.diaochapai.com/survey/a3544933-e58e-4b13-9b0d-a75c69f10e15
IP: 1.83.78.*   [96]李蕾   2013-9-15 23:23
您好,我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博士生,最近想做一份用户打标签行为的调研(就是您在发表博文时会让您给博文添加标签),但是我缺少研究数据,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帮我填写一份问卷,问卷大约需要您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您!!
      问卷地址是:http://www.sojump.com/jq/2709468.aspx 将此链接复制进浏览器的地址栏,然后按回车键即可,非常感谢您!!!
IP: 113.226.234.*   [95]刘传和   2013-7-5 10:20
王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农民,您看一看我的创新成果能否填补世界空白,以及是否成熟,跪求您老,因为我是农民,所以无处发表和推广,我上有三位八十多岁老人,生活拮据,实在走不起弯路。如果是稻草我就不必天天在手里攥着。我没有上层的朋友,求求你了。我打字很慢,在博客里发表的文章叫一种冷链物流监督技术及应用。名字叫刘传和,不撒一个善意谎言博客都登不上。我也不知怎样能找到你的答复。我的邮箱2801461926@qq.com.
IP: 60.10.69.*   [94]赵冠里   2013-7-2 01:15
王鸿飞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科学研究的艺术》的博文,很想拜读这本书,但是苦于购买不到,而且也下载不到,所以想烦您发给我一份,我的邮箱地址是:6765223@qq.com,感激不尽!
IP: 202.101.72.*   [93]王震洪   2013-6-11 13:15
鸿飞兄,贵州大学招聘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依你的条件已经超过了,是否可以考虑来我们学校工作。待遇比较优厚,贵阳也不太差,主要是湿润,但湿润还没有伦敦湿。差一点主要是阳光少,地形不平,现代化程度不亚于广州成都,这里环境挺好的,房子便宜,150万可买别墅了。待遇:杰出人物,180万年薪,住房补贴150万,平台建设1000万,科研费500万。详细请看我的博客。祝好!
我的回复(2013-6-12 13:30):谢谢!
IP: 116.228.250.*   [92]panchao86   2013-5-2 14:24
王老师好,我是一名国内的文科硕士生,马上要出国读博,我看了您的博客有些话想说。我是做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我们专业整体来说极为低调,身份的边缘化也使得我们缺少话语权。所以学术界我几乎找不到可以插进去的地方。我一直困惑的是就我自己的观察不管是研究方法的细致和谨慎,治学态度的严谨,以及从您博客里讨论的西方学术的理念,就学科而论最为接近的反而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注意我说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学术)。我不知道您对传统学术有多少了解(考证训诂音韵目录版本笺注章句等),虽然学科不一样,评价体系不一样,但是我从我们专业明显感觉到接受过过去教育的老先生治学认真,方法谨严,带学生也是很有特色和态度认真的,反而是年轻导师越来越项目化(知识结构单一,跑项目),对学生不负责。从民国时期以来,许多优秀的文史的学者从国外毕业归来,虽然明显感觉到他们在研究方法和关注的点异于您所说的国内土鳖,但其实并没有如今这么大的差距。我虽然马上要出国了(日本),我一直不同意您所说的学生必须出国,我确实知道国外各个学科整体上远远高于国内,但我依然觉得从个体上来说,我们国内学生并不比国外差(我指的包括科研水平),很多博士生抱怨说他们的导师没有交给他们常识和基本规范,但他们一边抱怨一边在寝室上网看片的时候,我(还有几个人)依然在图书馆一天十小时以上的读书,学科内的基本典籍我读的多且精,国外的论文我也及时了解。学术规范,学科空白点有哪些,甚至包括临近学科所能提供的方法论我也关注和熟悉,那么请问我怎么可能比不过那些国内上大学四年只读GRE、托福的人呢。
我的回复(2013-5-2 16:26):评价个人需要具体分析和比较。抽象地谈论缺乏意义。
IP: 218.199.207.*   [91]李曼静   2013-4-13 15:57
您好!
    我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研二学生,这是本人读研以来为第一篇论文设计的问卷。是以导师的项目为主题,研究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需要大量的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此项研究有助于了解在线学术交流的现状、趋势和影响在线学术交流的因素,丰富与深化互联网环境中科研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研究的理论体系,从而为科研性的网络服务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调查完全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您的个人回答只供学术研究使用,绝对不会对您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完成问卷大致需要6-8分钟的时间,请仔细阅读以下项目,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选择。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完成这份问卷!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曼静(E-mail:melody626@foxmail.com)
http://www.sojump.com/jq/2307285.aspx
IP: 121.30.207.*   [89]jinzhong   2013-3-13 20:45
谢谢王老师!
IP: 118.72.5.*   [88]jinzhong   2013-3-6 22:28
王老师您好!拜读过您的很多博文,受益匪浅。现在有一件事想向您咨询一下:因我的孩子也是学化学专业,他现在在兰大读大三,想去美国读博,但G点不高,找了一家中介,他们说可以申请全奖读博,我们担心上不了好的学校,他们说:化学专业在美国能给全奖的教授水平都不差。请问是这样的吗?
我的回复(2013-3-7 05:50):一般来讲,前三十名的比较好,前一百名的不错,当然主要还得看不同的方向和导师。
这里有排名。http://grad-school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science-schools/chemistry-rankings
IP: 119.115.99.*   [87]王磊   2013-1-28 19:43
王老师您好:冒昧的打扰您,最近我收到一封英文文章审稿邀请,文章的内容和我的研究方向一致,但是我从来没有审过稿,更别说英文稿。考虑再三,我不想审这份稿件,请问我该如何用英文回复?谢谢!
IP: 192.168.0.*   [86]李竞   2013-1-24 08:41
请您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5582&do=blog&id=655957
IP: 111.4.187.*   [85]木易   2013-1-4 00:01
王老师,您可不可以把您的简历背景发给我(a123456788702@126.com),尤其是学术方面的。
我的回复(2013-1-12 00:33)http://emslbios.pnl.gov/bios/biosketch.nsf/bynameinit/wang_h
IP: 183.189.88.*   [84]jinzhong   2013-1-3 23:05
王老师,谢谢了。
IP: 202.206.96.*   [83]马建敏   2013-1-3 10:07
博主回复(2013-1-3 07:55):我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走访国内大学,也时不常去做一些各种各样的评审。如果您要说不了解,那我不知道什么叫做了解。如果您认为现在的管理模式好,那您就继续enjoy现在的管理模式好了。
-----------------------
我是悲观派, 目前体制下, 任何新的科研管理模式的结果几乎都是一样的。

博主回复(2013-1-3 07:55):我知道现在管理模式唯一最好的地方,就是给那些不怎么样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
Tenure制度也不会改变这个事实。
我的回复(2013-1-3 10:26):我可能没你那么悲观。我喜欢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办法。

如果抓住了Tenure评价的要点,是会改变很多事情的。
IP: 202.206.96.*   [82]马建敏   2013-1-3 07:02
[40]王鸿飞  2013-1-2 21:19 跟我对上可不是您的光荣,只表明您的无知和狂妄。您这种臆断而无根据的言论,我不会写博文去评论的。
---------------
王鸿飞研究员这句话,我觉得可能他不了解国内大学的情况,其在国内是在科学院工作, 如果愿意在国内多走访几所大学,2011与985除外,因为这些是天朝撒钱的砸出来的, 部署和地方院校都看看, 听听普通的科研教师, 就会明白:中国不需要另一套管理模式。 王研究员有兴趣的话,考察一下美国的科研评奖,和国内的评奖比较比较, 或许看到:中国的评奖对国内科研进步的贡献忒大啦
我的回复(2013-1-3 07:57):相反,如果您去看一下小戴的简历,您应该会知道他对国内大学的情况没有什麽了解。而且对国外的情况也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我不会专门去评论他的博文。
我的回复(2013-1-3 07:55):我在国内的时候经常走访国内大学,也时不常去做一些各种各样的评审。如果您要说不了解,那我不知道什么叫做了解。如果您认为现在的管理模式好,那您就继续enjoy现在的管理模式好了。

我知道现在管理模式唯一最好的地方,就是给那些不怎么样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