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群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iuqun 植物学博士

博文

读研究生的八种目的解析 精选

已有 18575 次阅读 2009-4-28 02:49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培养, 博士, 研究生, 硕士, 科学研究

近一段时间各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硕士研究生复试。从去、今两年参加复试的情况,加上本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本人所在实验室研究生的了解,对目前国内本科毕业生读研究生的目的进行一下解析,不妥之处,砖头不限!

1. 热爱科学型(30%):虽然我国目前研究生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加,我国的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在读研究生和正想攻读硕、博学位的学生中,真正热爱科研事业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估计这样的学生只有30%。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科学研究真正的脊梁,他们对自己要将来要从事学科的专业、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对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规划,也准备将来一直从事科研事业,至少一开始是这样,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经不住诱惑的逃逸分子。

2. 延缓就业型(20%):随着我国十多年来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本科生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所以很多学生就想,那就考研吧,过几年是不是情况会好一些呢?就纷纷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去了,这部分学生估计占到20%的比例。他们并不是对科研本身感兴趣,只是为了缓解暂时的就业压力。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对科研感兴趣了,慢慢转变为热爱科学型。

3. 改善生活型(20%):现在很多普通本科生,特别是来自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等往往是不令人满意的。就拿我所在的武汉市来说,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水1500元左右。这样的待遇确实不高,有时候甚至与连生活都有点困难。有的学生就想是不是等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待遇要好一些,就报考了研究生。其实他们对科研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只不过是迫于生活压力才选择读研究生的。这样的学生比例不会低于20%

4. 冷转热门型(10%):也有的学生自己认为所学专业比较偏,甚至于比较冷门,很难就业,或者即使就业了,也觉得前途不是那么光明,就选择读报考比较热门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专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应该不会少于10%的比例。

5. 出国过渡型(5%):还有的学生是因为一心想出国,但是由于GRE、托福、雅思之列的没有考,或者是没有考过。就想反正自己的英语没有问题,那么考研究生不就简单了(说白了,很多时候考研就是考英语),那就顺便考研缓冲一下吧。这类学生是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在实验室做科研了,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研究生期间还是拼命的学习应该。至于课题嘛,就选择越简单的越好,混混算了。

6. 定向转非型(5%):原来有一些偏远的省份,或者先发达的县市,还有一部分定向的学生,就是这类学生毕业后必须会到原来的省、市或县(其实就是回去了,也没有人关心你的是否能够就业,只不过是就体制的一厢情愿罢了)。但是也规定了如果能够考上统招的研究生就可以直接转成统招的研究生了,就不会被打回到原所在地了。这类学生往往学习非常勤奋,因为他们比统招的学生多了另外一份压力。不过现在这样的学生已经非常少了,已经在逐步取消了。

7. 镀金炫耀型(5%):其实这类学生主要是针对那些在职研究生来说的。现在各个学校在职研究生的数量不在少数,很多来自政府或者其他行政事业事业单位的,他们读研究生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简历和名片上加上两个字:硕士、或者博士。看看现在的各级党政机关里面有多少硕士和博士,他们的学生都是怎么来的,大家很清楚。反正在职读研究生的时候,名单上有他们的名字,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在学校见到他们。见到的时候,也大多是在和领导或者导师吃饭。但是往往他们手中握有某种资源,使得他们还常常成为抢手货。这类学生占5%的比例应该不会少。

8. 从政跳板型(5%):这类学生主要是针对应届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来说。现在各级政府和机关进人是“逢进必考”,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来选拔,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好事情,但是这里面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一般的职位都要求硕士以上文凭。这样有很多想从政的学生就必须报考研究生了。他们只不过是将读研究生作为自己从政的一个跳板。其实连他们自己都知道现在研究生所学的东西以后也不可能用上,你说他们还会认真做科研吗?这类学生至少有5%的比例。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4736-228619.html

上一篇:行道树之王“法国梧桐”将会不“飞毛”
下一篇:壮观的日全食
收藏 IP: .*| 热度|

19 周可真 武夷山 赵星 桂耀荣 刘玉平 毛飞跃 鲍博 刘进平 周春雷 耿佳佳 陈苏华 魏东平 王启云 刘岩 陈应泉 田云章 侯振宇 kincaid dandanzuo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