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眼前一亮3:“教授买仪器,学生用仪器,请人修仪器”

已有 4705 次阅读 2011-2-8 15:44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实验室, 仪器

吕乃基

此文摘自作者为“404”的大作业。题目由博主采自论文中的一句话。

本文之所以让博主眼前一亮,在于作者对课程论文的超越:不是应景,也不限于博主在课堂上所给出“仪器在科研中的作用”;在于作者对仪器的超越:为我所用;以及作者对个人实验的超越:对实验室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把握。

有趣的是,这样的超越,在一般的面试和笔试中恐都难以发现,却在公共课的小论文或大作业中发现了。是否可以为现行的面试和笔试所借鉴?

如果博主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我会招聘这样的博士。

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实验仪器

应该也没有人会怀疑,支撑起实验室正常运作的确是研究人员和提供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而给笔者所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工序流程下个定义的话就是“教授买仪器,学生用仪器,请人修仪器”。

笔者认为,要让实验设备真正地释放能量,不在于它们目前能干什么,而是在于他们能否或是否已经被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开发延拓以强大其功能。这里阐述一个课题组负责导师的观点:按部就班的实验没有任何科研价值,因为它们一切尽在掌握;科研过程愈曲折,回味起来愈有味道。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同类型现成实验设备的功能大相近庭,做的人多了自然就会缺乏 “创新点”。成熟的实验设备本身就是对新领域探索中思维的约束、方法的误导。成熟的实验设备拥有完整而系统的实验流程,研究人员被其灌输了无一例外的实验结果预期。所谓相同的实验做上三次就是体力活,因为科研不是也不需要量产。

这样它们作为一种科研手段,必然会被改造、调整。“请人修仪器”这是初级阶段;“请人改仪器”那也就是中级水准;按照科研人员的意志完成仪器设备改造才算得上高端。很遗憾,我们实验室大致位于踏入初级,中级未满的水平。

为什么一些在国外“含着金钥匙”搞科研的回国后却数年不见成果,难道果真是现有的条件差吗?倘若如此,身处同一屋檐下的同伴们又为何可以硕果累累?首先,不怀疑在受到条件限制下依然踏踏实实科研的人们。再者,创新建于在新式、高端仪器设备是一个伪命题,用着旧设备领跑的大牛确实并不少见。但最重要的是,仪器设备最终只是工具和手段,科研的成果不因仅是几个结论。科研的确是重在过程:不妨打开机箱这只黑箱,一窥究竟。作为研究生或是科研工作者,不能被仪器设备所束缚;否定它们,踩在它们的身上往上爬。

既然是作为工具和手段,实验仪器必然终究是死的。试验仪器设备若是肉体,那科研人员严谨的作风、活跃的思维、传承的风格就是灵魂。在部分西方人眼中,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十足的暴发户:有钱但缺少与物质丰富相对应的精神丰富。可能在他们眼中的中国的实验室亦是这样。一流的实验室必定拥有优秀的传统,如同贵族大都严守自己的家训一样。对于一个还在最显眼的地方贴着“实验后请自觉打扫卫生”公告;工具被随意摆放,灯火通明却无一人其中的实验室,想必是很难期待它的一流实验设备能够掩盖其肤浅的底蕴。科研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依靠的是不单能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始终保有优秀传统的科研团队和他们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室不等于一流的实验室。

实验设备的新与旧、传统与高端

仅据笔者了解,在中国的工科领域申请项目存在一些有趣的现象:(1)必须是基本满足项目申请要求的实验室才可能“中标”,一般在基金书上注明“该经费用于某某仪器购买”且如果数目较大,那么希望也就不大了;(2)基金项目的用于购置实验设备的拨款大多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完,否则予以收回。

因此,把实验设备按照新与旧、传统与高端来划分,它们所受待遇大致是:用上一笔经费,填补下一个申请要求的空白:盲目的追逐高新仪器,以备不时之需。而在讨论是否跟换旧式的传统实验设备时,大多显得比较纠结:能用则用,拖字诀。同样表示纠结还出现在如何安置使用三五年的高档货:博士用完给硕士,硕士用的差不多了可以让本科师弟们尝尝鲜。当然,它们同时兼具在基金申请书上打头阵的艰巨任务。上岁数的传统仪器大体上能够充分发挥余热,笔者的体会是关键时刻还是它们最给力。

实验设备随时间的转变是:高端的新仪器-高端的旧仪器-传统的新仪器-传统的旧仪器。实验室的仪器配置是否也应该符合一定的“高低搭配”?用高端的仪器抢占前沿高地诚然难能,但能够静下心探究经典的原理并加以验证则更为可贵。“议古论今,将今论古”、“温故而知行”式的螺旋式发展应该就是科研发展的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411129.html

上一篇:社会中的“最小作用量定理”
下一篇:方舟子vs王菲,不是科学vs宗教
收藏 IP: 117.89.161.*| 热度|

18 李学宽 吕喆 刘俊明 刘庆丰 陈安 罗帆 刘进平 丛远新 苗元华 刘广明 王号 唐常杰 刘立 孙学军 朱志敏 赵凤光 侯振宇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