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Garfield留给我的印象

已有 3051 次阅读 2017-2-28 16: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早上醒来,看到群里人们在说Garfield去世的消息,心里很是悲伤。其实,Garfield自己也有个”群”,叫Sigmetrics。2015年前半年,这个群还相当活跃,经常组织讨论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一些争议。Garfield经常以[SIGMETRICS] Papers of interestto readers of the SIG-Metrics List为主题给大家发一些他认为有趣的文章,我的几篇文章似乎都被他推荐过。我查了一下,从我所保留的记录看,Garfield最后一次发言,是2015年4月22日。

我于2007年去西班牙参加ISSI会议的时候,认识Garfield,有幸和他合影。那时候刚刚入门,在这个领域还懵懂无知。后来做研究,很多问题一追溯,就追到他了。但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他当初刚刚有创办引文索引的念头时,所遭遇的一些事情。

那时候,他试图说服国家的基金资助这个项目,但人们都不理解他,不明白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坚持了很久,最终也没有说服别人。后来,好像是一个风投给他投资,他这个想法才得以实施,也才有了我们今天风靡世界、褒贬不一的SCI。

我做过几个重要科学发现的科学计量学研究,而这些发现在一开始的时候,经常被人耻笑为痴人做梦,所以,一开始是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就不会有引用的。Garfield也一样,我想他更愿意告诉人们,他如何为了他心中的科学理念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故事,而不是他的文章数和引文数。我愿意步先生的后尘,为心中的科学理念,而奋斗终生。

Garfield先生千古。

下面这个链接是里瑟琦智库所推出的文章,端鸿在后面加了他的Garfield的理解,我们所见略同。也感谢端鸿的照片处理,在这样的日子里,是不该以大红来出现的,但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至今栩栩如生!

http://mp.weixin.qq.com/s/ccm_B9zr7C-HcrkbV2Fb_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1036648.html

上一篇:斯坦福大学的科史哲
下一篇:汪品先院士沟通文理的努力
收藏 IP: 222.66.187.*| 热度|

6 许培扬 张端鸿 武夷山 章成志 姜春林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