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10.73.4.*   [10]王铮   2008-11-3 23:50
留言不是评论,与与我交流意见无关的,我删除了。虽然刚刚删除的留言很有趣味。
对不起了。
IP: 121.32.18.*   [9]关燕清   2008-11-3 09:15
不喜欢“智叟王铮”,喜欢“鹿鸣于野”。
博主回复:我有什么办法,被逼的。
IP: 210.77.66.*   [8]王保忠   2008-11-2 22:40
 关于研究生和铁路的那篇文章,本来想响应一楼的号召顶一下,结果没有显示评论.先感谢王导为我们学生费心了.但如果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做出的决策,即使再让我们牺牲,学生也顶它.
博主回复:谢谢
IP: 202.116.43.*   [7]关燕清   2008-10-15 19:30
云卷长空眺其舞,雪飞旷野赏他寒。。

兄请留步。


博主回复:写得好,我留下来争取作为座右铭。
IP: 218.57.175.*   [6]王春艳   2008-7-2 19:56
有篇文章:在作弊中慢慢成长!写得挺好的,baidu一下好了。我也觉得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感动学生,让他们不好意思作弊。学生现在挺可怜的,对这些可怜人严加管教可能一点好处都没有。不过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会吵成那样。性情中人啊。
因为读了王老师的近期文章,也就打算了解一下您的思想体系,大体看了一下,是个慈爱宽厚的性情中人。呵呵
IP: 58.211.117.*   [5]罗时光   2008-5-8 12:43
尊敬的王教授:您好!

您的这篇关于评估的文章,在下再次认真研读,明白引起对您的强烈反感的所有的问题皆在于标题和最后一句。深受教育体制伤害的大学教师们很容易被激怒,不会去认真阅读,从而对您进行人身攻击。而您的文章主旨写得也太隐晦,很容易被标题及最后一句所掩盖,这就导致您实在是蒙冤啊!鉴于此,就“教授应该知道廉耻”之我的卤莽批评,晚辈再次正式公开向您赔礼道歉!这是强加给您的不实之词啊!在下已收回本人博文中所有对您的不实之言论,还望先生删除在下留给您的两则不实、卤莽的评论,以还给您公道。

当然,虽如此,在下还是要送给您一句“教授何以如此天真!”。您批评教学、乃至评估之弊在于公共管理,太正确深刻,但进而以为推进此评估可以逐渐改进公共管理层,又太天真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您的理想只会是空想,并进而令您好心没好抱,从而凄凉蒙冤。


晚辈罗时光敬上。
IP: 58.211.117.*   [4]罗时光   2008-5-6 03:50
王教授:我是个急性子,刚才语言太过激烈,冲撞您了,很抱歉!您的那篇文章,站在因为有很多老师连讲义都没有从而造假的这一点来说,不无道理。但尽管如此,您仍没有采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以偏概全,伤害了一大片。这次评估,作为最底层的教师,我全程都参加了,您呢!
IP: 221.0.241.*   [3]luckydog   2008-4-5 15:41
王铮老师:
我无法登陆在那篇您抗议科学网的文章后面评论,只好在这里留言了,希望您不要介意。也许我的观点和您不一样,不过我誓死捍卫您持有自己观点的权利:)
看到这个99%入选《智者不惑》,我想起了朱竞先生主编的《鲁迅活着》一书,首篇是张梦阳教授的文章《我观王朔看鲁迅》,里面也有个99%,那段话是这样说的:“1995年在张家界召开全国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时,有同仁要我谈谈历时九年、编撰《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的感受。我在一再敦促下终吐真言:‘80余年的鲁迅研究论著,95%是套话、假话、废话、重复的空言,顶多有5%谈出些真见。’话一出口,全场哗然,鼓掌喝彩者有之,坐卧不安者有之,暗暗斥责者有之。林非先生为照顾大局,说我发言欠妥,我也表示数量统计有误,暂时收回。后来经再三统计、衡量才发现,我所说的真见之文仅占5%,并非少说了,而是扩大了,其实占1%就不错,即一百篇文章有一篇道出真见就已谢天谢地了。”
这本书非常有趣,里面有关于鲁迅研究的各种声音,有骂鲁迅的,也有骂鲁迅研究者的;既有人身攻击也有观点的论争;李新宇先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议鲁迅这一现象的出现,也许是学术环境正常化的表现”。声音的多样化至少说明了学术的宽容,张梦阳先生那篇观点犀利的文章是本书的首篇,值得每个阅读者三思。

我觉得科学网把99%选入文集,只能说明学术风气的宽容,绝对不会产生象您说的“由于本书产生的对中国博士或者中国学术在各种工作中、场合中的歧视,我认为中国博士和博导,作为中国公民,具有对《科学时报》社追索责任的权利,说不定哪天就发生。所以我不得不说,希望科学时报社澄清自己的观点。”

张梦阳教授是鲁迅研究的著名专家,指出99%的鲁迅研究是假话 套话 空话,丝毫没有对鲁迅研究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也没有人认为张梦阳教授就是1%的合格者,相反我们钦佩他说真话的勇气。对于一篇批判、反思型的文章,如果坐实了进行对号阅读,是不太理智的,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是理智型的,绝对不会有人因此去打官司:)
我觉得对王鸿飞教授的99%,您不必耗神去较真儿,编选文集需要一定的眼光,有纰漏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大概考虑那篇文章的影响,网易不是曾经选过吗?

我的观点也许不正确,不当之处请您原谅,无论如何我们是喜欢读您的文章的。



IP: 220.205.230.*   [2]龚胜生   2008-1-26 22:52
春节将至,龚胜生向您拜年,祝您新年吉祥,万事万福!
IP: 124.16.128.*   [1]科学网编辑部   2007-9-10 10:23
游客KXW和科学网编辑部无任何关系,编辑部观点仅发表在科学网博客中。请游客KXW不要以此名称发言,否则会引起误解。谢谢合作! 赵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3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