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水杉,致吾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sequoia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博文

晓窗读易

已有 7000 次阅读 2011-1-22 01:45 |个人分类:格物致知|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书, 周易,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晓窗

    晓窗读易
 
        “晓窗读易”对古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似乎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菜根谭》里就有一章论及此事:“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二程文集》卷八《易传序》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自《近思录》)。古人不但可用《易》来陶冶情操,锻炼思维,还用其来作为生活行动的指南。如此风雅而实用的《易》,很有吸引力。
        2003年的4月19日,我在成都母校的新华书店内买了一本唐明邦先生主编的《周易评注》(1995年中华书局出版),想自己真正研读一番,体会一下《易》的理念和魅力,并找找“晓窗读易”的感觉。但说实在的,把《周易》读一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字古奥,艰涩难懂,单是“上六”、“九三”等等这些名词,一看就入云里雾里,不知何物,不知所云。当年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能)专门设置了让某学童读《易》的情景,以示其古奥。且听这位小朋友稚嫩的哇哇书声:“上九潜龙勿用……”。哟!还将“初九”的“初”读成“上”了!抑或周老师记错了?或故意写错的?或学童的书印刷错了?不得而知。(我是通过偶然百度才知道鲁迅写了这个错别字的,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781165.html)其实以前在图书馆也借过几次《周易》,均没有耐心读下去。这次买了书之后,下了几次决心,参考注释一句一句地研读——不看注释简直就是读天书。 在2003年的7月27日雨天午后终于看完第一遍,断断续续用了近三个月。2010年2月13日-25日春节在家温习《周易》中部分内容,并且还结合《近思录》中关于《周易》的论述来加深理解。
        万事开头难。一旦读进去,你就可以对某一卦的某一爻(比如九五、六二等,“九五之尊”可能就是这么来的)仔细地玩味,从而体会到易理的精妙。另外书中还有古代的哲学家对该爻的解释,他们作你的伴读,你也可以跟他们“切磋”。有些书你不去认真读、只道听途说或随便翻翻是不会感受到书中的智慧和美妙的。
        如何是学易的最好方法呢?《近思录》中有一个答案。“或问学易”,文中子(隋代王通)曰:“终日乾乾可也(一天到晚努力不懈就可以了——今人查洪德先生译)。”程夫子(是明道先生还是伊川先生,我没有详察)曰:“此语最尽”。“终日乾乾”来自《乾》之九三,即用《易》的精神来读《易》。其实做现代学问何尝不是如此呢?丁肇中十六年来只做一件事(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1/240464.shtm)。反观自己,需要发奋啊!
        六十四卦的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有的卦涉及如何处世(如《乾》《坤》二卦,其“大象”中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成为清华校训),有的卦的爻辞讲一种自然现象(如《坤》卦六二“履霜坚冰至”),有的卦的爻辞讲一次战争(如《既济》九三),有的卦还透露出一种美学思想(如《贲》卦)……每个卦确实可以作为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哲理文章来研读。
        《周易》里充满辨证思维,通篇讲究发展与变通的思想。由一爻到一卦,再由一卦到六十四卦,爻爻有辨证,卦卦有哲理。由最基本的阴阳两爻最终演化为精妙严密、博大深邃的六十四卦,恰似模拟了万物的生成演化过程,令人叹为观止!惊叹古人如何想象出这样一套模式,用阴阳两种符号就可以演绎出整个世界,用符号的位置变换就可以说明事物的发展,而且还解释得丝丝入扣!正所谓:“做《易》,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虫草木微物无不合”(自《二程外书》卷七,见《近思录》3.57条)。
       《周易》提倡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这一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成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周易》中充满忧患意识(系辞下),教人未雨绸缪;还含有革故鼎新(如《革》卦与《鼎》卦)、“与时偕行”(《损》卦)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需要继承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想象着:清晨,伴着清脆的鸟鸣声,在窗前的书桌上诵读《周易》,哲思与诗情融为一体,不觉太阳已从东方慢慢升起。一轮红日照竹窗,窗前青草绿旺旺。
 
(王力 / 部分内容初稿写于2004年7月16日,修改于2011年元月22日凌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465-406692.html

上一篇:纯蓝和洁白的童年意象
下一篇:雪天
收藏 IP: 159.226.74.*| 热度|

6 黄靓 武夷山 曾新林 吉宗祥 陈绥阳 杨月琴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