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巴西东北部遭遇百年不遇干旱

已有 3198 次阅读 2017-4-11 17:4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南极半岛海冰, 厄尔尼诺, 干旱, 秘鲁寒流, 日食

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巴西东北部遭遇百年不遇干旱

                             杨学祥,杨冬红

巴西东北部遭遇百年不遇干旱专家:厄尔尼诺现象造成

2017-04-03 16:19:00新华社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2电(记者陈威华赵焱)巴西全国一体化部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巴西东北部地区正遭遇百年不遇的旱情,河流水位严重下降,农业和生活用水十分紧张,约八成市镇发布了旱情警报。

据巴西门户网站G1引述的官方统计数字,从2012年至今,巴西东北部9个州普遍降水量不足,众多水库干涸或逼近最低水位线。在皮奥伊州,高达98.2%的市镇发布了限水令;在巴伊亚州,受旱灾影响人口高达400多万;其他几个州的情况也都类似。地方政府出动大量送水车,每天向数百个严重缺水的市镇送水。

旱灾对农作物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巴伊亚州圣巴巴拉市,农民若泽在两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上种植巴西豆,最后的收成只有不到60公斤。巴西东北部地区是重要的甘蔗产区,但是预计今年甘蔗产量将下降20%

气象学家判断,该地区旱情仍将持续。阿拉戈斯州联邦大学气象学教授温贝托·巴尔博萨说,该地区旱情主要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短期内无明显改善趋势。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7-04/10421770.html

2017218早报:厄尔尼诺卷土重来2017可能2018一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我们在201741指出,厄尔尼诺的成因至今尚有争论,预测模型的选取与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大气环流说、海洋环流说、地震火山说、地球自转说、日食说、潮汐说、南极半岛海冰说等等,众说纷纭。因此,不同的学说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预测效果,特别是在某种因素起决定作用时,或多种因素叠加作用时,有较好地预测效果。

例如,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是2014-2015年日食多次发生在两极、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连创三年最热纪录、2014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和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2013-2016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等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按照日食说,2016-2017年应该发生拉尼娜事件,但是由于2015-2016年纪强厄尔尼诺带来的余热未退,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导致秘鲁寒流变弱,拉尼娜夭折。

如果2017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则秘鲁寒流必然增强,拉尼娜的复活就成为可能。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2014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2014年厄尔尼诺的发生;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2017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9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关注2017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的变化。

我们在2017218指出,2017218早报:厄尔尼诺卷土重来2017可能2018一定。2017821日食发生在中纬将导致厄尔尼诺增强,2018年两次日食发生在极区最终引发厄尔尼诺发生。

我们在2017331指出,2017922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2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8228.html

上一篇:2017年4月11日晚报:厄尔尼诺指数10日进入波动区间
下一篇:吉林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关注10-11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3 钟炳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