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莫斯科遇最冷夏天:预示2017年气温变冷

已有 4835 次阅读 2017-6-22 08:2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月亮赤纬角, 冷暖交替, 莫斯科冷夏

莫斯科遇最冷夏天:预示2017年气温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615莫斯科遇上138年以来最冷的夏天,白天气温甚至没有超过10度,62莫斯科竟然还下了雪。俄科学院专家卡尔纳乌霍夫称,应继续对今夏气温保持关注。

我们在2017123日之出,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全球气温在1939-1941年和2014-2016年两次三连冠,即连续三年破纪录,源于1939-1941年和2014-2016年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全球气温变化峰谷相间,预示2017年气温变冷。

相关报道

莫斯科遇最冷夏天俄专家说都怪中国量子卫星!

20170621 10:12 新浪综合 353

[环球网军事621日报道]“莫斯科2017年的夏天异常天气是由于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导致的?”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9日报道,一些匿名俄罗斯气象专家宣称,今夏莫斯科发生异常天气的主要原因竟是“墨子”号卫星试验所致。

  报道称,这些俄气象学家宣称,“莫斯科天气最恶劣的那几天,正是中国借助这颗卫星试验量子通信期间”。按照他们的说法,中国卫星被发射到4000-6000米的高度,在试验过程中释放出“负离子”,造成该区域“负离子”浓度上升,导致地球大气层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候变化,诱发降温、飓风和暴雨。这些专家还信誓旦旦地说,不久后大气层中的“负离子”就会恢复正常状态,温暖的夏季也会到来。

2016816日,中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近日它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为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可靠基础。据专家介绍,所谓“俄罗斯匿名专家”的说法错误很多,卫星根本就不可能在4000-6000米高度运行,这个高度比客机巡航飞行时还低得多。卫星运行轨道至少在距离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根本不可能干扰到地球大气层。俄罗斯人民新闻网20日称,俄罗斯“火卫一”气象中心首席专家叶甫格尼·季什科维茨称,今年异常寒冷的夏天并非是中国卫星所为,卫星影响天气的理论没有说服力。他称:“这纯粹是胡扯。我从事的就是该专业的研究,我可以告诉你们,没有任何卫星能影响全球气候进程。卫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能力,非常可笑的一点是,为什么该卫星只对莫斯科天气造成影响,而对世界其他地区却没有影响?”

  不过莫斯科天气今夏的确十分异常。615日莫斯科遇上138年以来最冷的夏天,白天气温甚至没有超过10度,62日莫斯科竟然还下了雪。俄科学院专家卡尔纳乌霍夫称,应继续对今夏气温保持关注。▲(柳玉鹏)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6-21/doc-ifyhfnqa4525478.shtml?cre=sinapc&mod=g&loc=20&r=0&doct=0&rfunc=25&tj=none&s=0

2014-2016年全球高温连续三年破纪录:峰谷相间预示2017年变冷

已有 1458 次阅读 2017-1-23 12:20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最热年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拉尼娜气候变冷   推荐到群组

2014-2016年全球高温连续三年破纪录:峰谷相间预示2017年变冷

                             杨学祥

关键提示: 众所周知,影响气温年际变化率的最大因素是来自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El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现象。我们的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全球气温在1939-1941年和2014-2016年两次三连冠,即连续三年破纪录,源于1939-1941年和2014-2016年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全球气温变化峰谷相间,预示2017年气温变冷。

关键词: 厄尔尼诺,;南极半岛海冰,;月亮赤纬角;太平洋海温;最热年三连冠

根据NASA采集的全球温度数据,2016年比19世纪后期全球地表温度高约1.2°C,比2015年高0.12°C。在NOAA采集的全球地表温度数据中,即使是在迅速变暖的北极地区时,也没有采取更加保守的测量方法,其结果显示该地区2016年比2015年高0.04℃。事实上,在NOAA公布的数据中,只有约62%的记录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而在NASA的数据中,这一数字高达96%。


对比图1和表1可以看到,极强厄尔尼诺、南极半岛海冰最小面积和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三者叠加是最热年连续三年发生的原因,这样的叠加百年难遇。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峰值和谷值相间发生,特别是连续三连冠之后,峰谷波动的幅度更大。这预示2017年变冷可能性变大。单凭温室气体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无法解释气温的波动。

2023-2025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2023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2014年南极海冰面积可能达到最大值(根据南极海冰变化10年周期),所以,2023年可能取得最冷年新纪录。2020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将增强全球气候的变冷强度。

1 1880-2016年最热年、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对应关系

序号

月亮赤纬角

厄尔尼诺/拉尼娜

叠加状况

最热年

1

1883-1885年最小值

1884-  1885弱厄尔尼诺

相互增强

峰值

2

1892-1894年最大值

1892-1894强拉尼娜

相互增强

谷值

3

1902-1904年最小值

1902-1903厄尔尼诺

相互增强

峰值

4

1911-1913年最大值

1908-1911强拉尼娜

相互增强

谷值

5

1921-1923年最小值

1922-1923弱拉尼娜

相互减弱

峰谷转换

6

1930-1932年最大值

1930-1931厄尔尼诺

相互减弱

峰谷转换

7

1940-1942年最小值

1941-1942弱厄尔尼诺

1939-1941年峰值)

相互增强

三连冠

峰值

8

1949-1951年最大值

1949-1950拉尼娜

相互增强

谷值

9

1959-1960年最小值

中性

低峰值

10

1968-1970年最大值

1968-1971强拉尼娜

相互增强

低谷

11

1977-1979年最小值

1976-1977厄尔尼诺

相互增强

峰值

12

1986-1988年最大值

1986-1988强厄尔尼诺

相互减弱

峰谷转换

13

1995-1997年最小值

1997-1998极强厄尔尼诺

相互增强

最热年

14

2005-2007年最大值

20042006厄尔尼诺

相互减弱

2005最热

峰谷转换

15

2014-2016年最小值

2015-2016极强厄尔尼诺

相互增强

连续三年最热年

16

2023-2025年最大值

2023年预测为拉尼娜

相互增强

最冷年


2016年和1998年最热条件比较

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都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年和2015年都发生了超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和2016年都发生了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事件。1998-2000年和2016-2017年都发生拉尼娜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6996.html

1999-2012年全球变暖进入一个相对停滞时期,2017-2025年将重复相同的变化过程。

附加条件是:2020年太阳黑子进入低值时期和日地距离进入最大值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95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8130.html

根据南极海冰显著的120个月的周期,南极海冰异常增加将发生在2024年前后,增强预测中的拉尼娜事件,配合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将导致全球气温进入低值时期。

1997-199820世纪最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的2000年强厄尔尼诺被推迟到2002年发生,代之而起的是1998-2001年超长的拉尼娜事件,并伴随全球变暖的十年停滞。同样,预测中的2018年厄尔尼诺也可能被推迟,2017-2019年超长拉尼娜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变冷是今后三年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Frakes. L.A. and Kemp, E.M., 1972. Influence ofcontinental positions on Early Tertiary climate. Nature, 240: 97~100.

2.Frakes. L.A. and Kemp, E.M., 1973. Palaeogenecontinental positions and evolution of climate. In: D.H. Tarling and S.K.Runcorn (Editors), Implications of Continental Drift to the Earth Sciences, 1.Academic Press, London,pp. 539~559.

3.Frakes, L. A., 1979. Climates throughoutgeologic time.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Oxford—New York,pp. 182, 192, 200, 223, 315.

4.Kaneps, A., 1970. Late NeogeneBiostratigraphy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Biogeography and DepositionalHistory. Ph. 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N.Y., pp. 299~328.

5.Kennett, J. P., Burns, R. E. and Andrews,J. E. et al., 1972. Australian-Antarctic continental drift, palaeocirculationchanges and Oligocene deep-sea erosion. Nature, 239: 51~55

6.Kennett, J. P., Houtz, R. E. and Andre,P. B., 1975. Antarctic glaci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m-AntarcticCurrent. In: 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29.U.S. Government PrintingOffice, Washington, D.C., pp. 1155~1170

7.Van Andel, T. H., Heath, G.R. and Moore, T.C., 1975. CenozoicHistory and Paleooceanography of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Geol. Soc. Am., Mem., 143: 134 pp.

8.杨冬红, 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5): 1680-1685.Yang D H, Yang X X. Australia snow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 22(5): 1680-1685.

9.周秀骥, 陆龙骅主编.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 12, 380, 381~392.

10.     杨学祥. 2002, 厄尔尼诺现象的构造基础与激发因素. 西北地震学报, 244):367-370

1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12.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610615.

1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54(4): 926-934

1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15.       魏松林。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79-8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42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2221.html

上一篇:6月21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7年6月22日早报
下一篇: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关注6月23-24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1.9.102.*| 热度|

4 周少祥 魏焱明 杨文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