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waho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博文

引力子射线的释放与吸收导致了宇宙膨胀

已有 8180 次阅读 2017-7-21 05:4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暗能量, 势能, 宇宙膨胀, 引力, 动能

自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数据确证以来,关于其驱动能量的来源,一直就没有一个正经的说法,只好归咎于至今未知的暗能量

暗能量是个筐,啥都可以装!设想一下:如果领导让你检讨一下业绩不佳的原因,你能蛮不讲理地推责到暗能量使坏吗?

这个暗能量借口注定了人类暂时的无能,它最终必须被一个更科学的理由取代。

我通过类比分析研究,似乎找到了宇宙膨胀的更合理解释。

拿微观世界的原子类比,比较贴合宏观宇宙星系。因为万有引力库仑力就像一个模板整出来的,都与两参数的乘积成正比,而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子也有自转和绕原子核公转,恰如行星的自转和绕恒星的公转。

已知电子的轨道势能,两倍于轨道动能,且取负号。那么类推后就知道:行星的势能= -2*动能

已知电子从外轨道向内轨跌迁时,会辐射一颗光子,其能量为两轨道间的能量差,或者说动能的增量。那么类推后就知道:行星轨道收缩时,也应释放引力子,其能量为动能的增益。

已知释放光子的原子,不能自己消费其生成的光子,只能让远处的另外一个原子享用。那么类推也成立:一个星系释放的引力子,只能被另一个星系吸收,不能自噬,否者星云吸积盘不能形成,因为内轨释放的引力子,可能踢飞外轨物质。

引力子与光子都是波色子,光子自旋为1,按理来说,引力子也应是1,不知为何理论物理学家,硬将其定为2

其实,波色子都有使命感,也就是说它们注定是用来交换的,不能单体自创自用。当然重的波色子适合短程交换,而轻的波色子,适合远征传播。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子要解放电子或使其跃迁,必须达到能量的阈值。而星系统似乎轨道并没有量子化,或者说即便量子化了,量子间隙也小得无法区别。

所以,如需将星系的某个行星完全踢出,使其成为自由的流浪行星,此时吸收的引力子能量,需要超过该行星的绑定能量,而对于星系膨胀跃迁升轨,似乎没有阈值要求。

源和汇、供和需总是趋于平衡和能量守恒的。我们意识到吸收引力子,可使得星系膨胀,那么我们也不应忽视:释放引力子意味着星系收缩。咋一看,这一伸一缩岂不相消?

非也!计算表明,同样额度的能量交易,所能产生的空间膨胀和收缩差别巨大:一个星系极小的收缩,可导致另一个星系极大的膨胀!

要证明这个推断,检验氢原子模型就够了。应关注的是|Δr/ΔE|,即半径变化对能量变化,在收缩和膨胀两个方向的差异。

经典波尔氢原子模型的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轨,即基态,半径53pm,能量-13.6eV;第n轨通式,半径53n2皮米,能量-13.6/n2 eV。可算出:

第二轨,半径212pm,能量-3.5eV;第三轨,半径477pm,能量-1.5eV

假设电子初态处于第二轨,可算出收缩时|Δr/ΔE|= 15.7pm/eV,而膨胀时|Δr/ΔE| = 132.5pm/eV

而见:收缩率和膨胀率严重不对等,膨胀率要远高于收缩率若考虑体积与半径的立方关系,上述试算值还要猛增。或者说,等能量驱动下的球形膨胀和收缩,非线性能量函数的影响,必然使得宇宙总空间呈膨胀态势。

局部星系膨胀了,星系之间的间隙没有理由要缩小吧?故而,宇宙膨胀现象应该比比皆是。

微观原子世界也是如此:局部原子激发后膨胀,也会带动周边整体膨胀,否则会给外围容器造成压力。

人造地球卫星,在自然降低轨道高度时,也会释放引力子。若需人工干预降低轨道,需要“踩刹车”,而降轨后的线速度反而要增加,这看似与踩刹车的说法矛盾。其实不然,只不过相当于将应该辐射的引力子,转换成了刹车热耗散掉。

我们以前学习高中物理时,要算出物体从高度h跌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总是假定势能全部转换为动能,列出方程mgh = 0.5mv2,从而求出v = √(2gh)。其实,这只能算是一种近似,但精度还行,尽管忽略了引力子的辐射。

结论:不计入暗能量,仅考虑引力子的辐射和吸收,也能圆满解释宇宙膨胀现象。

有位天体物理学家测算出:地月系统中,月球轨道每年要外迁3.8厘米;日地系统中,地球也每年升轨15厘米。照此趋势,太阳系及其内嵌子系统,正在吸收外系辐射来的引力子,处于持续膨胀中。

正如光子广泛飞行于宇宙空间,以至于人类仍然可以接收百亿年前的残余“野光子”,宇宙间也应该充满横冲直撞、能量各异的引力子,只是苦于人类现有科技开化程度,尚无能力用仪器检测,更遑论采集或聚焦引力子射线,转换成可利用的能量,以造福人类及推动文明进程。

一年多前,LIGO团队终于逮到据称来自10亿光年之外的引力波,报告说是双黑洞合并引起,论文作者推断:相当于3倍太阳质量的物质,勾兑成了引力波能量。只是这些巨能巨量引力子,到底在宇宙间掀起了啥狂澜,无人知晓。


下面若干段内容,纯属猜测。

引力子到底是从那个位置点,朝啥方向辐射出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仅从原子物理类推是徒劳的,因为量子世界针对光子的同样问题也是没有解的,尽管有学者猜测光子从电子表皮甩出来。

但根据角动量守恒的要求,可以推断引力子可能从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的方向射出。至于射出点,我猜测位于降轨行星与恒星连线上的两者质量分布的重心。

这个重心点,对于日地系统那样质量相差悬虚的配置,肯定在恒星内部。但对于质量相若的双星互绕系统,就不在任一天球内,这似乎有无中生有之嫌。反正是猜测,大家见仁见智就好。

行文至此,几乎全是从原子系统,类推星球系统。反过来,从已知的天文现象,反推原子系统的未知属性,是否会启迪原子世界的探索呢?

例如:陨石坠落到地球后,会发出耀眼的光子流,那是因为与大气摩擦产生极端高温的缘故。

电子坠落到原子核或轨道跌迁的时候,速度都要狂增,并能发出显著的高能光子,这与陨石坠落何其相似乃尔,只是其发光机制不被承认为与陨石类同,因为现代主流科学不认为原子内部,除了电子和核之外还有啥异物!

如果胆敢假定原子核外吸附了一定厚度的、无法检测的“以太大气层”,象地球大气那样内密外疏不均匀分布,就可让电子跌迁的发光机制,由电子与以太的摩擦来背锅。这些太玄了,我就不胡思乱想了。

留道习题

自由电子以速度v匀速飞行,逐渐闯入一个离子或裸核外围的电子轨道区,而其入点几何位置,刚好使得被原子核捕捉后,仍能够平滑地保持原速度,只不过改做圆周运动,试证明这一过程释放的光子能量,两倍于原电子自由态时候的动能,即E = 2*0.5mv2 = mv2

思考:这里的产出能量放大,是否反映能量不守恒?


类推:星系也能捕捉流浪行星,释放的引力子能量,也可能大于其流浪时的动能!

我已写出了与此对应的英语论文,供世界学术界研讨:

A Conjecture of Gravitons Driving Cosmic Expansion http://vixra.org/pdf/1707.0271v1.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1067384.html

上一篇:一公斤钴60有多火爆?推导核衰变热功率密度公式
下一篇:同位素201Hg全部剔除后的水银还是温敏液金属?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27 尤明庆 钟炳 徐令予 张忆文 朱晓刚 张操 叶苍 李颖业 代恒伟 田云川 朱林 杨学祥 孟凡 李务伦 azzx techsavvy sexyatom lyyng sciguru hqhv zjzhaokeqin wangbin6087 DolbyGeiger yinda7216 wrkng DavidHK yunwow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