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waho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博文

我的核物理量子纠缠态物质制备实验及其应用预期

已有 7859 次阅读 2016-3-31 04:2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量子, 纠缠, 核物理, 保密通讯, isomer

科学网炙手可热的黄小邪同学,妙趣横生的近作提到:

饶毅之问:物理学还有不是玄学的一部分?

饶同学:除了量子可以纠缠,原子、分子能不能纠缠?

潘老师:原子、分子都可以纠缠。

饶同学:那晶体材料、眼镜片呢?

潘老师:对,都可以。

饶同学:摄像机呢?

潘老师:对,也可以。

我最近以实验的方式背书潘老师的这番话的客观性。

但实物的量子纠缠,远不是潘饶对话那么轻松、那么夸张就能实现的,尽管人类可用妇女生产双胞胎生命的简单方法类比。

量子纠缠技术既可以在光子电子等轻子层面制备和应用,也可在单核子或重原子核等重子层面实现。

基于量子纠缠的京沪保密通信干线即将规划建设,学术界围绕该技术是否靠谱的问题,当下正争论得热火朝天。该领域的大咖非潘院士莫属。他虽成功将多光子量子纠缠态玩得炉火纯青,然而重子纠缠应用尚未入其法眼。

那么重子纠缠的新天地是啥样的图景呢?

事实上,很多实验物理学家已经证实:只要纠缠的光子与物质粒子发生核反应,就能将光子的纠缠性,转移到实物粒子。

在原子层级制备多光子纠缠,其难度远大于在核反应层级,因为电子在Rydberg多层级跃迁的分段控制,因速度极快(阿秒级)而难以精确定位:假设氢原子电子初态处于4s轨道,由4s直奔1s终态的可能性,呈指数级远高于4s->3s->2s->1s逐级跃迁—前者得单光子,而后者可得3纠缠光子。

这就是为何潘院士要费9牛2虎之力,才能成功制备纠缠的6光子!

而在核反应的受激伽玛γ衰变,由于核的转动惯量大,导致衰变时间毫秒、微秒、纳秒、皮秒级别的案例比比皆是,轻松可以得到相互纠缠的级联发射多光子。

挑选有纳秒级左右衰变时间的核素并不难,这类核素的受激状态的存在通常称为Isomer态,即同质异能态。

自然界最牛的Isomer原子核要算钽Ta-180m,其77.2KeV/9-的激发态半命时间竟达到逆天的7.1*1015年,基态则8.152小时就会“早泄”成铪Hf-180(86%几率电子捕捉)或钨W-180(%14几率β-)。当然我的实验不会选它,光阴似箭,咱等不起啊!

就选我在油田测井时经常用到的放射性同位素钴Co-60开始实验吧。其单核β衰变99.9%的概率,依次放射2枚能量1MeV以上的纠缠光子。

从下面的贝塔能级衰变纲图,就能定位2个纠缠的光子能量为:1173KeV、1332KeV。

 


再选一个能接受此纠缠光子,并能成功激发到一个较长停留时间的核素,主要方便观察记录。

In-115是个不错的候选元素,其336KeV的Isomer激发态In115m半命为268分钟,且激发能量合理地低于Co-60纠缠光子,时间裕度足够从容调整仪器以对比观察纠缠效应。下图为其前两级能级纲图,为突出isomer态,更高能级省略之:

 

对比组:

用非纠缠的核反应Sn118 + H1 -> He4 + In115m,即用5MeV以上的质子束流轰击锡118箔片即可,加速器用二手海淘的10MeV以下桌面小型加速器,高大上贵的就免了。

其它器材:HPGE高能伽玛锗计数器、多通道I/O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包、铅砖等等。

本实验产生的放射性高能光子以及快电子(β粒子),对生物组织有致癌伤害作用,那些打算重复该实验的人士,一定要倍加注意安全防护!

实验发现:

非纠缠的对比组,In-115m的测量半命与官方数据268分钟基本吻合;而纠缠光子激活的测量半命为249分钟,比非纠缠短命19分钟!

实验解释:

之所以纠缠激活的铟核短命,是因为Co-60发出的纠缠双光子,可能导致铟核两两之间发生量子纠缠。因而当纠缠的一方退激伽玛衰变,必然无时延触发纠缠的另一核也退激,因而局部衰变概率加倍!

反推导出产生的纠缠核物质仅约3.56%,大部分铟核应该还是非纠缠产生的:这是因为Co-60的2个纠缠光子都用于激活铟核是小概率事件,更可能仅其中一个光子参与了In核激活,另一“配偶”光子因与电子发生Compton碰撞,失去能量而化作热量,所以不足以再去激活铟核。

解释数据是实验的重要环节。除了用纠缠解释本实验,还真想不到其它啥子因素导致In-115m的衰变加速现象。如果读者有新的另类解释,欢迎提出来切磋。若是你的解释更靠谱,我不在乎推翻实物的量子纠缠观点。

应用预期:

别怪我打击潘教授的积极性,隔空传物是巫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至于保密通讯嘛,我就不掺乎了,那是潘老师光子纠缠的强项,我这笨重的物质纠缠只能另辟应用领域。

用于量子纠缠保密通信,个人感觉是个鸡肋,现有通讯手段的保密性能已经够用,再上纠缠必定劳民伤财而收效甚微!再说有啥天大的机密怕泄露呢,若这类牛B信道给徐财厚乱用,说不定较多使用率花在纳财敛色上。

不象纠缠物质,纠缠光子它没法静止,也就没法捏在掌心把玩或携带,只能在真空或光学介质中消耗时间和能量去裸奔。因而应用受限制程度远大于纠缠的实物。这就是为何面对各种质疑,潘教授也无法现身现物说法,毕竟纠缠光子是很玄的呀。

量子纠缠用于遥控遥测,还是很有前途的。重子(物质)比轻子(光子)纠缠更适合此应用,但前提是要用现实的运输物流手段,将相缠的物质及时部署到应用地点。

建议大力开展面向民生、面向经济发展的纠缠物质应用技术的研究。

未来实验设想:

将含有纠缠激活核的In-115m,参杂到其它不同载体物中,可用于长距离试验,以验证互动反应时间是否瞬时超光速的无限大。

当在一端载体中人工强行“平仓”退激isomer核时,有纠缠关系的异地另一端载体中的同源isomer,是否也瞬时“鬼魅”般地遥相呼应自发“平仓”退激了呢?这正是未来实验的兴趣点!

1、10km左右近程试验

这个可在本地完成,毕竟10km也就10分钟车程,小意思!

扩展应用实验:遥控。可用灯泡点亮为信号,两地手机通话确认遥控是否成功。

铟物质较多时,可做遥控点火试验。

2、400km左右长距离试验

本试验拟在两城市多伦多与渥太华之间完成,车程4小时左右。

In-115m的半命为4.5小时,因而激发分离出来后,必须立即驱车上高速公路,风急火燎地送到多伦多的合作伙伴实验室。

扩展应用实验同样还是遥控。

3、北美ßà中国跨洲试验

这个实验要等到新的高速运载工具的问世,以便在3小时左右,赶在其自然衰变之前,将相缠的两份In-115m物质部署在太平洋两岸的实验室。

要是潘教授的隔空传物可以实现,这个实验就具备实施基础了。可惜,只能呵呵了!

如放弃In-115m而另选更长半命的核素,可以克服交通工具的慢速问题,从而可接续跨洋试验。

在地球两相向面做遥控试验,这以前要靠卫星中继无线电波调制信号。如果纠缠可行,则善莫大焉的太棒了!

欢迎有兴趣的机构或博导洽商,一起参与相关系列课题,协作培养研究生,共享成果技术成熟后即可开发应用产品

所有这三个试验,都可以用手机打电话沟通情况,虽然无线电波的速度不能超光速,但在地球范围内,极微的时延甚至难以直觉到。

脑筋急转弯:

量子纠缠是否也是一种波?纠缠波?至少不是电磁波。如果真的是波,且超光速、无衰减、无屏蔽传输那该多好,省去了昂贵的功率中继站,如此来看,未来的超远程遥控技术岂不要革命了?!

如果地球两面跨洲试验成功,则基本证明量子纠缠的非定域性与实在性完备,无需理会Bell不等式的证明与漏洞,Einstein也不得不承认量子的鬼魅属性。

将来人类文星向星际深空发射的宇宙飞船,无论离开多远光年,有量子纠缠非定域性的保佑,总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在纠缠上搭载视频调制信号,地球人再也不用从现有天文望远镜,看几十亿年前的录像啦。只待打开光速极限镣铐,坐享实时巡天美景!

除了丰满的理想外,现实更骨感的应用:卫星遥感、遥测、通讯也大有可为。

其他/她实验者:

美国华盛顿州卫生厅Daniel Van Gent研究员;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Robert Desbrandes教授、Wei-Hsung Wang博士等。

还是有自己的实验室好,想做啥实验全凭兴趣!

参考文献:

Arxiv:Induced Quantum Entanglement of Nuclear Metastable States of In-115

US patent:Method and Device for Modifying the Deexcitation Probability of Nuclear Isomer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966149.html

上一篇:负氢离子H-还可以这样玩!
下一篇:超光速的乌龙该收场了,我教你如何疑似超光速。
收藏 IP: 192.95.176.*| 热度|

26 朱晓刚 谢平 王毅翔 田云川 罗德海 张操 宁利中 钟炳 李颖业 赵国求 赵美娣 黄兴滨 苏力宏 鲍博 wynmng lyyng techsavvy DolbyGeiger EarlyMuddyBee sciguru dulizhi95 azzx hqhv xlianggg liudazhe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