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看看,学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ly 一个有点杂烩的网站。欢迎指教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83.78.*   [15]李蕾   2013-9-15 23:21
您好,我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博士生,最近想做一份用户打标签行为的调研(就是您在发表博文时会让您给博文添加标签),但是我缺少研究数据,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帮我填写一份问卷,问卷大约需要您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您!!
      问卷地址是:http://www.sojump.com/jq/2709468.aspx 将此链接复制进浏览器的地址栏,然后按回车键即可,非常感谢您!!!
我的回复(2013-9-16 14:27):抱歉,我不打标签的
IP: 159.226.141.*   [14]杜瑾   2013-6-3 10:44
您好,我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一名研究生,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帮忙填一份有关科学网博客的问卷,先谢谢您了,问卷链接:http://www.sojump.com/jq/2487466.aspx
IP: 218.28.191.*   [12]张珑   2013-2-20 14:49
谢谢,这家伙真厉害啊。拍出的照片超出我见到的大多数昆虫照片。您努力试试。
我准备以后入一个国产的灯,然后再入微距头,然后再试柔光,嘿嘿。不过目前我有硫酸纸,应该也可以努力把金龟子拍好一点了
IP: 110.6.243.*   [11]戎可   2013-2-20 12:51
http://dcbbs.zol.com.cn/1/18_7442.html
IP: 169.235.33.*   [10]张冠阳   2012-6-3 12:35
[我关于锥蝽传染并的回复] 那篇Plos One的文章把把锥蝽传染的Chaga's disease说成是新型艾滋病其实是耸人听闻了。而且有点误导大众。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不准确的报道。http://www.emss.org.cn/news/news.asp?id=72446&ct=dj。 这篇报道里说"寄生虫携新型艾滋病",这是误导视听。还说“正从美洲向全球逐渐蔓延”。这是不可能的。锥蝽在亚洲的种类不多,分布有限,而且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把病原传染给人,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美洲之外发现有这种虫子传染的病例的。[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 ... en.26.010181.000533] 即使是在美洲,也只是几种锥蝽传染能力。我认为,这篇Plos One的文章主要目的是绑架民意,以后好多捞钱。这类的文章多了去了,唯恐天下不乱,才能捞到更多的基金。
IP: 211.155.253.*   [9]苏德辰   2012-1-18 08:28
张老师:抽空请看看我新放上的虫子,以蜜蜂为食的昆虫,需要您来提供合理的解释。谢谢。
IP: 87.95.103.*   [8]甘春梅   2011-12-21 04:45
您好。我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博士生甘春梅。想麻烦您帮我们做一份有关“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调查问卷(需要7-8分钟时间,问卷地址:http://www.sojump.com/jq/1201103.aspx)。
        本次调查完全出于学术研究目的,旨在考察个体通过学术博客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情况。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增强您和他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深层知识。
        对您的合作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IP: 222.79.245.*   [7]李梅   2011-8-13 16:05
你好。我想问一下你博客上费菜的照片是在哪拍的?
我的回复(2011-8-18 15:08):河南嵩山
IP: 218.59.142.*   [6]刘光银   2011-6-30 15:06
碰线了。俺是说它们和当今的人们干一样的活。
IP: 180.155.110.*   [4]loujinshan   2011-5-16 12:33
张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在昆虫演化史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昆虫完成了完全变态?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想了许多年还没有想明白。预祝您养殖凤蝶的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生物爱好者    娄锦山2011.5.16留言
我的回复(2011-5-16 19:46):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假说比较多。有一种假说就是说变态的昆虫,幼虫和成虫的食物不同(幼虫一般吃叶片而成虫采花蜜)。从而形成生态位上的分化,这样可以降低种内竞争。这个意见供您参考。
IP: 61.128.234.*   [3]yuzhong007   2011-5-4 20:32
呵呵,偶然逛到,很是面熟。
我的回复(2011-5-4 22:17):难道是赵师兄
IP: 122.75.96.*   [2]齐彦收   2011-4-10 23:14
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鲜花 喜欢。走走看看学学挺好的。十分欣赏。
我的回复(2011-4-11 08:29):谢谢,请多提宝贵意见
IP: 222.216.5.*   [1]李丕鹏   2011-4-5 21:36
林蛙保育主要是林蛙越冬地和产卵水域的保护问题。欧洲在后一方面研究比较多。
我的回复(2011-4-5 21:55):李老师您好,我觉得嵩山地区春季干旱比较严重,所以想研究一下产卵水域的保护问题。您能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吗?能给出文章的链接也可以。谢谢您。我的邮箱是zhang1977l@126.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