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那些年,一些欺骗过我们的假化石 精选

已有 16569 次阅读 2016-7-29 08:52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地球, 岩石, 地质, 矿物, 化石

在地质学家的研究工作中,化石是了解地球过去的地貌、气候以及生物的最好线索。但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认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难免会有差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地质学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多次“假化石事件”。



琳琅满目的化石

被愚弄的贝林格教授
化石曾被一些人认为是神灵雕刻的作品。公元十六世纪,有位名叫贝林格的学者坚信“化石神创说”,他收集了各种化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把研究成果写了一本书,引起极大的轰动。但是,后来贝林格教授居然发现了一块儿刻着自己名字的化石!原来这一切都是贝林格的同事的恶作剧,之前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化石,都是他的同事伪造的。这时贝林格教授才醒悟过来,急忙回收了已经出版的著作,闹剧才得以收场。

震惊世界的“古盗鸟事件”

1999年,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曾刊登了一篇介绍“辽宁古盗鸟”的文章,这种鸟类长着一段鸟类的身体和一只恐龙尾巴。它填补了恐龙演化为鸟类的一个缺失环节,正当古生物界为之振奋时,中国科学家发现这块化石居然是伪造的,其实它就是恐龙和鸟类化石被拼接在了一起。这件事还被媒体列为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技术领域中影响人类生活的20个重大错误之一。


伪造的古盗鸟化石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假化石
认识和辨别化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稍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那些骗人的“假化石”。

树枝石:2016年4月14日,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某地,发现一块4亿年前的古老岩石,上面布满了松枝状图案。一度被人当成植物化石。经过专家研究发现,这是一块典型的假化石,名为“树枝石”或“模树石”,那些看起来像是树枝的印痕,实际上是锰的氧化物结晶。这种结晶常常出现在岩石层面或节理面上,是由氧化铁、锰等溶液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渗透进岩层中的缝隙固结而成的。
树枝石

龟背石:在大连金石滩公园的海边,有一块外貌奇特的巨石,岩石表面分布着规则的龟裂状网纹,看起来就像是乌龟的背壳一样,被人称作“龟背石”,这是乌龟的化石吗?也不是。龟背石的龟裂状网纹是方解石,是在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掺杂进去的。若干年后,原来的沉积岩遭到风化,方解石脉突出在外面,看起来就像是龟壳的化石。

龟背石

结核:经常被误认为是恐龙蛋化石,其实是一种矿物质在沉积岩中形成的团块。结核大多数呈同心状构造,是分层依次沉积而成的。它们通常是在周围的泥沙胶结之前,就已经变成岩石了。也就是说,在沉积过程中,海水中的某些矿物质围绕着贝壳、鱼齿、珊瑚碎片等物质为核心层层凝聚,最终成为球状、卵状的结核。

结核,其中的纹理像树木的年轮一样

叠锥:在一些不纯的石灰岩(比如泥质灰岩)的层面上,会出现一些锥形的凹陷,它们是由许多小圆锥体套叠在一起组成的,锥底朝上,锥顶朝下,锥体轴垂直于层理,形状十分奇特。如果把它们敲下来,检验矿物成分,就可以发现它们是纤维状的方解石,在极少数情况下,也有可能是石膏、菱铁矿、黄铁矿等。地质学家称这种构造为“叠锥构造”。

叠锥构造,有时被误认为是化石

化石的真容哪些是化石呢?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化石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必须要在短时间内被迅速覆盖,然后在沉积环境中,被溶于水的矿物质慢慢渗透,经过漫长的岁月就和沉积物变成了化石。化石主要分为三大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

实体化石,由生物遗体形成
模铸化石,古生物遗体在围岩表面上留下印模之后,或者遗体被溶蚀之后留下空隙,然后被泥沙充填形成。
遗迹化石,为史前动物的遗迹和遗物形成,如足迹、粪便等。

改编自《环球探索》2016年7月刊《那些年,一些欺骗我们的假化石》,原文作者:马志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993329.html

上一篇:自然硫:最常见、最有用、最美丽的矿物之一
下一篇:气候变化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外强迫因子”
收藏 IP: 222.130.31.*| 热度|

37 刘光银 陆泽橼 姚伯元 徐令予 邵鹏 姬扬 张洋 范毅方 吉宗祥 章雨旭 周浙昆 李红雨 李土荣 陈楷翰 陈理 黄永义 杨正瓴 吕洪波 白龙亮 梁红斌 刘全慧 张珑 强涛 孙颉 史晓雷 张晓良 杨亭 徐向田 xlianggg aliala liyouxi ypxin bridgeneer wangqinling abang nm2 mbnl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