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ngmyc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ilingmycin

博文

教学改革课题,到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精选

已有 17555 次阅读 2020-5-31 00:55 |个人分类:个人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最近我又投了一篇有关教学改革的所谓教改论文,非核心,知网收录,版面费4000大洋,投稿后第二天收到录用通知和缴费通知,一切都是如此的高效率,宛如一条成熟的流水线。

为什么要投这种水刊,因为我手头上还有两个教改类课题要完成,每一个都需要发表2篇以上的教改论文才能结题。这是硬指标,马虎不得。现在教改项目的验收都是严格按照申报书来的,少发表一篇都不行。而且有些类型的课题,如果当年无法完成,最多延期一年,否则立马撤销立项,不仅这个课题再也无法验收,以后也再也别想申报类似的课题了。

为什么不能投好点的杂志呢?事实上,我也曾经尝试着选了一篇稍微好点的论文投一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但是结果不是直接被拒就是如石沉大海。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期刊代理口中所说的“很多杂志的大部分论文都被我们承包了,不经过我们很难中(这个估计有夸大成分,但不代表不存在,据说现在一篇教育类c刊的报价绝不低于5位数,而且要预付定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些搞理工科的,习惯了描述各种试验结果,而对于写需要较强文字和理论功底的教改类论文,则远不能跟文科的同志们相比,无论是理论深度还是撰写手法,都差的很远(在这里要表扬一下一部分同学,总能把一些大家都懂的道理在论文中表述的如此深奥,大幅度提高了科研工作者的神秘性和发表论文的档次)。同时,那么多人文教育管理类的硕士、博士乃至大佬们都在憋着劲发教育类核心或c刊,我们这些人就不要不自量力的去跟他们抢地盘了。

所以,我只能选择投水刊,毕竟还要在学校混下去。生活总要继续,论文总要发表。

但是,这么多的教改课题和教改论文,究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什么提高作用呢?

遥想当年,我完成了第一个省级的教改课题,战战兢兢的去参加项目结题答辩会。就在大家一个个把自己的教改工作吹的天花乱坠之后,答辩组的组长,我们省的一个资深教育工作者做了如下一番陈述(大意):

“你们这些老师,不要看一个个ppt做的那么漂亮,自己的工作吹的那么系统那么有价值,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有意义的。举个例子,很多人申报项目都要做教学体系改革,如果一个普通老师都有权力去改教学体系,那学校的教学秩序还怎么保证?还有很多课程体系改革,更是扯,不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谁能轻易的动学生的培养计划?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调研,每一个的结果都跟自己的假设如此吻合,到底数据有多少水分,你们心里应该是很清楚的。“

“别看你们的项目报告书写的这么漂亮,其实对教学工作的促进到底有多少,恐怕大部分都是没啥用的!“

“一天到晚的教学模式改革,学风教风越来越差,连最基本的教学都快无法保证了,还瞎改个啥!”

随着工作年份的不断增长,这段话一直在我的心里没有忘记。虽然自己也陆陆续续拿了一些省里的教学改革课题,但是这些课题到底对教学工作有什么实际的促进,或者说到底有什么真正的实践价值,我想,其实还是没有逃脱出当年答辩组长的灵魂拷问。

大概,每年国家投入的教学改革经费,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养活了无数的水刊,间接的促进了人员的就业和国家的税收吧。其次,就是给各个高校的评估和教师的职称晋升,提供了除科研成果以外的另一条途径。

当然,不能说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无用的,但是为了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为了评职称而进行的教学改革研究,恐怕大部分的质量和成果,都是可以预见的吧。

不说了,还差一篇论文才能结题呢,在拿教改课题-发水刊-结题-继续拿教改课题这条道路上,我还要继续的走下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9185-1235705.html

上一篇:毕业季的一点感慨
下一篇:由苟晶事件,回忆下当年的高考几个片段
收藏 IP: 40.131.156.*| 热度|

26 李东风 焦飞 邵宇飞 杨正瓴 黄永义 李士成 郑永军 丁凡 晏成和 陈百利 吴嗣泽 范会勇 梁洪泽 张忆文 冯大诚 罗晓清 郁志勇 赫荣乔 王勇 褚海亮 孔梅 陈日祥 王喆 蔡宁 王林平 王凌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