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奕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iyian 关于未来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技术方案,能源,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

博文

实在性(全局诠释之十一)

已有 3537 次阅读 2020-9-30 10:49 |个人分类:量子力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量子力学, 实在性, 全局诠释

客观实在之争

实在性(Reality),或称为客观实在性,是一种哲学概念,是指物质,或客观世界,不依赖于人类感知,独立于人类认识的存在和性质。而我们对物质的感知和认识则属于主观范畴。

在量子力学领域内,物理体系相当于物质,属于实在,测量相当于感知和认识,属于主观。由于量子力学中,测量会影响被测量的物理体系,也就是主观会影响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独立性就受到了怀疑。即,是否存在客观实在?

这是量子力学建立早期的重要争论之一,认为客观实在性仍然存在的叫实在论(realism)。爱因斯坦是坚定的实在论者,而玻尔坚决反对实在论,认为如果没有观测,讨论客观实在就没有意义。反映这一认识差别的名言是:“如果不看月亮,它就不存在吗?”。仅仅在哲学层面,这一争议并没有明显的答案。爱因斯坦认为,无论看还是不看,月亮都是存在的。玻尔认为,如果没有人看到月亮,讨论月亮存在不存在就没有意义。看到就是测量。

具体到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比如电子的自旋,由于单个电子太脆弱,无论用什么方式测量它,都必将显著改变它的状态。那么在测量之前它有没有一个自旋状态,是不是我们测量到的状态呢?这里有几种可能(假定测量正确):

1、         测量没有改变电子原来的状态,测量到的值就是电子自旋原来的值。

2、         测量没有改变电子原来的状态,测量碰巧测到了该值,也有可能测到另一个值。

3、         测量改变了电子的状态,电子将本来的自旋方向转到了测量的值。

4、         测量改变了电子的状态,电子之前本来没有自旋,测量导致电子产生了测量到的自旋。

很遗憾,虽然我们都认可测量结果,但我们完全没有办法知道究竟发生的是上面哪一种可能。

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无论测量有没有改变客体,客体原来是不是有一个确定的状态?虽然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该状态是什么。实在论认为是存在的,而玻尔认为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对于第1种和第2种情形,即测量不改变电子状态,不太可能。无论是磁场还是电场,都将影响电子的状态。有可能电子不需要改变,但是原则上要与测量装置相互作用,因为装置比单个电子强大得多。测量不改变电子状态也与哥本哈根学派对测量的理解不一致。但是第2种情形也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一种理解,这里测量的效果是波函数坍缩,坍缩之前电子状态没有改变。第1种情形是第2种的特殊情况。

第3种情形,即单一电子就具有确定的自旋,虽然方向不确定。这是传统的观点。它与第2种的差别在于,电子状态在测量的时候已经发生了改变,变成了相应的本征状态,比如已经沿磁场顺排,不是第2种的概率坍缩。概率坍缩有机会坍缩到另一个值。

第4种情形意味着,有电子参与所有的相互作用中(比如在磁场中),电子的自旋自由度选择了一个本征方向,或者说自旋(和方向)是在相互作用的时候产生的,至少特定方向量子化是相互作用的时候产生的。它独立存在的时候,可能没有自旋,或者是上次相互作用时留下的残余自旋。

第1、2种是概率测量,不考虑相互作用。第3、4种考虑了测量带来的相互作用,是确定测量。

其实,4种情形都符合实在论。也就是测量以前,电子有一个确定的状态(包括叠加态),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该状态是什么。玻尔认为,讨论测量前的状态没有意义,所以他其实也没有否定实在论。他只是认为,物理应该基于可测量或已测量的性质(工具论,instrumentalism)。

实在论成立的另一个证据就是我们对基本粒子的计算。我们根据标准模型对粒子,比如电子的一些基本性质的计算,可以非常准确。而计算的依据,即各种费曼路径,是无法测量的,但是它们仍然在起作用,并且应该已经被准确描述,所以才有非常精确的计算结果。虽然由于计算困难,其它粒子的计算受到限制。

全局诠释的回答

纯粹在哲学层面,如果不可实验验证,争论的确没有意义。毕竟争论的人,或者科学探索者本身,只能是主观的。我们对任何客观的描述,必须经过我们的认知,我们的测量。如果测量本身不客观,客观性就不成立。如果不可测量,不可验证,不同的观点就是哲学,不能算科学。

但是,我们毕竟还是希望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现在无法测量,无法知道,也不一定等于未来也无法知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侧面来猜测。

全局诠释从标准模型出发,认可相互作用,以及基本粒子的复杂性。

上节的第1、2种情形实际上否认了相互作用,而把结果归咎到测量的特殊不连续性。我们认为这种测量观是一种粗暴的简化,来自于薛定谔方程的波动理想极限图像。从一个理想波动瞬时变化到下一个理想波动必然是不连续的,但这不是实际过程。

在“光子是什么”一节中,我们认为光子的自旋不是量子化的,可以是任意值,是否量子化由光子产生过程决定。第4种情形相当于认为,单一自由电子的自旋不需要是量子化的,只是在相互作用的时候,+-1/2是电子的两个本征值,也就是,自旋是电子参与相互作用时的涌现,而不是电子的“内禀属性”。

在考虑电子与测量装置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与传统的第3种看法不同,全局诠释偏向于第4种观点。理由包括:

1.    全局诠释认为波动性质的全局本征表现,才是各种量子化的来源,电子自旋量子化应该也一样。

2.    1/2自旋的物理图像不好理解,比如转动两周之后才变回原来。而作为相互作用时的本征态,可以跟轨道角动量量子化类似理解。

3.    至少从经典角度理解单个独立电子的自旋很困难。

4.    至少没有实验证据反证。因为实验证据都必须通过相互作用,或者测量去获取。这条理由与薛定谔猫悖论相同。

由于实验不可能告诉我们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从逻辑上猜测,更有可能是哪一种。比如,哪种观点的假定更少。

我们在“量子化是自然涌现”一节中,已经认为原子能级和角动量的量子化都是自然涌现,那么基本粒子的量子化角动量为什么不可以是类似的原因呢?毕竟我们认为,基本粒子都是复杂多体过程的某一本征或稳定能量激发模式。它们在相互作用时和独立存在时,并不需要有相同的性质。比如中子单独存在时不稳定,而与一个质子在一起就非常稳定了。夸克无法独立存在也是一个例证。

总结,对于实在论,全局诠释认可爱因斯坦的实在论,但是与玻尔的工具论也不矛盾。但是由于承认局域相互作用和复杂性,我们不认可哥本哈根的概率和波函数坍缩测量论。作为量子化是涌现概念的延申,我们认为基本粒子的自旋也是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本征模式,不一定是独立存在时的性质。当然,也有可能,粒子独立存在的时候,自旋就已经维持在其指定的本征态上了。

实在的相对性

关于实在性,还有一点应该讨论。那就是,无论在哲学范畴,还是科学范畴,实在都是相对的。我们无法回避从主体认知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实在。

我们不能摆脱我们是认知主体的事实,无法排除认知能力和测量工具的影响。

我们对客体的任何一次认知,或者测量,都是一次复杂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被测量的客体越宏观,越稳定,时空距离越近,就越不容易受到观测工具的影响,越容易得到重复的结果,测量结果也越可信。比如是不是有月亮,虽然很多人没有看到,心里有疑问,但是同时还有很多人看到了;如果我们已经有科学工具,可以不受气候,月球所在位置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可以核实月球是否存在;如果我们知道月球引力引起的物理现象,比如潮汐,随时都存在,我们也知道月球在那里。

如果时空距离遥远,或者客体信号微弱,或者工具有缺陷,或者我们自己有偏见,观测结果就会不太可信。所以我们对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遥远天体的物理性质,微观物体的性质,目击证人不清楚的记忆,……,就没有很强的信心。

但是事实就绝对可信吗?比如,我们会相信月亮一定在那里吗?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月球不见了,或者说天上出现了两个月亮,你该不该相信他?两个人在说呢?三个人?

在物理测量上,体现在我们测量得到的所有数值,都有一个不确定度,比如电子质量,虽然已经很精确了,但是却有一个不可消除的不确定度,即实验测量统计分布宽度。

一般而言,量子化意味着准确,没有不确定度,没有分布宽度。

数学定义也是一样,我们定义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或者速度为v,一般意味着这些量是准确的,没有不确定性。

由于标准模型世界观中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随时加入的外来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得到一个无干扰的、干净的测量。无限精确测量不可能。

物理量的不确定性来自实在的相对性。对于测量一个未知电子自旋方向这样问题,误差和测量值是同样量级的,也就是非常不可信。虽然我们相信它有实在性,却是不可知的,这也是玻尔批评实在性的原因。

实际上,对于某些量子概念,比如量子计算,物理实在性的相对性被忽视了。在Shor算法中,需要有N+1,N+2,N%M这样的操作,其中的N由物理量表达,是至少1000个二进制位的整数,即300个十进制位的精确数。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物理量的精度可以超过15个十进制位。在量子计算中,3位精度都很困难。如何正确实现1.01(+-2)x10300+1?所以Shor算法不可能对大数实现。

基于认知和测量的实在性当然是相对的,即使“实在性”这个词,你去问不同的人,他们会告诉你一个不同的答案。连什么是实在性,我们都没有统一的看法,又有什么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精确的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8546-1252706.html

上一篇:光子是什么?(全局诠释之十)
下一篇:决定论(全局诠释之十二)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2 李焰东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