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y98765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博文

“文革”中我曾为陶铸挡石块

已有 5276 次阅读 2010-4-14 22:4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革”中我曾为陶铸挡石块

陶铸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革”前,我对陶铸同志就印象极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陶铸题为《松树的风格》文章。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松树各种“风格”生动形象的描述,寓意共产党人、革命者应有的革命品格和情操。文章说写得是“文质彬彬”,声情并茂,华美动人,寓意深刻,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又听说毛主席称陶铸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使我对他更加佩服、敬重了。

“文革”期间,陶铸同志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曾两次到人民大学参加校内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辩论会,了解人大“文革”情况,并发表讲话。第一次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二日,是陪同邓小平同志来的。同来的还有陶鲁茄、张经武等中央领导同志。会议由当时的北京新市委副书记吴德主持。第二次是八月二十日。这次是以陶铸同志为主,陪同的仍是陶鲁茄、张经武等同志。

两次辩论会的中心,都是应该如何看待校党委书记、副校长(校长是吴玉章)郭影秋(历史学家,曾任云南省副省长、南京大学校长)的问题。

我对第一次辩论会印象模糊。我当时也和许多同学一样,只是台下的一个听众、观众,对于台上辩论的问题及领导人讲话的内容,孰是孰非,搞不清楚。只记得当时我校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党史专家何思敬老先生,抱着一大堆材料,要上台和郭影秋辩论,但被劝止了,感到十分有趣。

第二次辩论会,情况就不同了。那时我已是“人大红卫兵”“勤务组”负责人之一。会议由“校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简称“校革筹”)主持。当时,由于学校各职能部门已不起作用,为了保证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校革筹”不得不向“人大红卫兵”求援。于是红卫兵“勤务组”经过研究选出了十名忠实可靠、身强力壮的红卫兵“战士”,由我带领,到主席台上充当了临时的安保人员。

在两次辩论会期间,邓小平和陶铸等同志还曾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人大“校革筹”和“人大红卫兵”的代表(八月十七日),并对人大“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作了指示。我作为“人大红卫兵”的代表之一,也参加了这次会见。

当时人大干部、教师和学生在郭影秋的问题上,已发生了严重分歧。一派认为,郭影秋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现在看来,确是如此);一派认为郭是什么人,应在运动中经过群众的揭发、辩论搞清楚,不应在“文革”一开始就定性并保护起来。而陶铸同志在“八.二”辩论会上的讲话及在人大会堂会见时的指示精神,被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是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的,因而很难接受,并出现了十分激烈反对的意见。于是,当陶铸同志在第二次辩论会(八月二十日)上出来讲话时,台下就出现了吼叫声。“校革筹”负责人几次出来制止都无效。而且到了后来,台下竟有人往主席台上和陶铸同志身上扔砖瓦石块。陶铸同志当然并不在意,但是,我们作为身负保卫领导同志安全的人就着急了,万一陶铸同志或其他领导被打伤了,怎么办?这时,我看到情况混乱、危险,毫不夸张的说,真正是“挺身而出”,站到陶铸同志的前面,用身体和双手拦挡住了从台下各个方向飞来的砖瓦石块,身上挨了好几下,头上还出血。亏得我是校武术队队员(教练是北京高校武术七项全能冠军、后为交通部交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好友李德山),身手比较敏捷,没出大问题。另外九名“红卫兵”也分别站到了其他领导人的身旁。此时,主持会议的“校革筹”负责人也站了出来,拿过话筒,大声呼吁,要大家安静下来,并一遍又一遍的高声宣读《十六条》中的有关内容。这一招还果然有效。因为《十六条》是毛主席、党中央制定的;陶铸同志是根据《十六条》和毛主席指示精神来人大指导文化大革命的,你们乱来,就是反对《十六条》,反对党中央,反对毛主席,不听劝止,就是“反革命”。这样,会场才逐渐又安静下来,听陶铸同志把话讲完了。记得陶铸同志最后说:“是不是我也喊个口号:“毛主席万岁!”没想到这成了后来一些反对陶铸同志人的口实:喊毛主席万岁怎么还要“是不是”呢?现在,许多人可能不理解,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

值得庆幸和欣慰的是,我和我的一邦“战友”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对陶铸同志和其他领导人的保卫工作,并得到了陶铸同志的表扬。而这又成了后来“人大三红”(其核心是“人大红卫兵”)被人说成是“保陶派”、并被诬称作“陶小三”的重要原因。真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197-312108.html

上一篇:听电视台谈煤炭生产安检即兴二首
下一篇:七绝·戏题安庆某医院科室王主任与500女性“有染”
收藏 IP: .*| 热度|

16 周可真 段明 梅珍生 鲍博 马中良 钟炳 卜王辉 陈永金 邸领军 李学宽 鲍海飞 唐常杰 丛远新 刘广明 刘波 gongtao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