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尺量名画 精选

已有 8978 次阅读 2020-11-13 12:23 |个人分类:尺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0  博文“制度的尺长是精确的”及前后两篇博文都是以青铜器为例,说明商朝尺长19.7 cm、周朝尺长21.5 cm 和秦国尺长 23.1 cm 的精确性,如安徽寿春出土的铸客大鼎、铸客升鼎,基于腹围计算的腹径与四秦尺、二秦尺的差异均小于1 mm,笔者斗胆猜测标示铸客的器物是楚国冶师国亡之后所铸——国已成秦,此身是客。

当时就准备写篇博文说汉代以后社会用尺的变化。可惜,现在真是有些忙乱——本周竟然有三门课程,五次计10学时,真不能安心写作。好在下周只剩下两门。昨晚将今天下午的课程准备妥当,睡觉前也就能安心翻网,准备材料而略写几句,以了心事。 以下单位cm省略,计算结果保留至0.01,即 0.1 mm

1     公元前350年商鞅二次变法确定尺长23.1表明不再遵从周朝制度;秦兼并各国而推广该尺。汉随秦制,但控制松弛而尺长缓慢增加;新莽善政,校核尺长回归23.1;其后东汉、三国的尺长快速增加以致混乱。晋统一之时将尺长规整至 24.2 (24.6?);南渡之后,南朝各国维持该尺,但北朝则尺长增加迅猛,最终竟达到30以上。隋只得规整大尺29.6,而小尺 24.6 也并用于世;唐市尺或官尺已专用大尺,小尺则用于天文和音乐——倘若调整尺长,众多数据需要换算,可不容易呢。其后小尺维持恒定直至清朝废除不用;而大尺继续增加直至民国引进公制,至今仍恒定为1/3 米。 

2 下面以几幅名画说明唐宋的尺长,为拿把尺子考古提供佐证。

博友曾介绍盛唐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尺幅37 X 145.3厘米,绢本,设色,以捣练、理线和缝纫、熨烫三组场面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 捣练图.唐张萱绘.宋徽宗摹本.37504X3120像素.美国波士顿博物馆.jpg

因长度145.3精确到 mm,宽度 37厘米似乎可理解为37.0。其时尺长29.60,画面宽37一尺二寸半 (29.60*1.25=37.00),而长145.3四尺九寸过2.6 mm (29.60*4.90=145.04),可能属于误差或变形。该图藏于国外展馆。以下画作都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请点击链接欣赏全貌。 9491F4B3-694B-4076-8E6F-0FA242F26D17.jpeg

唐韩滉《五牛图》卷,纸本,设色;纵20.8七寸 (29.74*0.70=20.82),横139.8四尺七(29.74*4.70=139.78)。尺长为 29.74

B84053D4-F5D2-4AB5-82D9-AC7389A9D1EE.jpeg

唐阎立本(601-673)步辇图》卷,绢本,设色,纵38.5一尺二寸五分(30.80*1.25=38.50),横129四尺二寸半欠3.6 mm (30.80*4.2=129.36)尺长为 30.80。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列出现存唐尺41件,24.65、29、29.3、31.7、31.8 各一件,其余在29.5~31.5 之间(PP321-326)。不过,阎立本生卒年是 隋仁寿元年、唐咸亨四年,《步辇图》宽度对应尺长30.8 ,似乎有些疑惑。毕竟,这是宫廷用绢。

E56F2AFC-4E7F-486A-9F75-AA5D9461427C.jpeg

 北宋徽宗赵佶(1082-1135)祥龙石图》卷,绢本,设色。纵53.9一尺七寸半(30.80*1.75=53.90),横127.8四尺一寸半(30.80*4.15=127.82)。尺长是 30.80 。

mayuan.jpg

南宋马远(1140-1225)踏歌图》,纵192.5六尺二寸半(30.80*6.25=192.50);横111三尺六过1.2 mm (30.80*3.6=110.88),画面是五幅的拼接尺长是 30.80 62E94049-B01D-49E9-A86E-6BB4EDF10DBD.jpeg

南宋马和之豳风图》卷,绢本,设色,纵25.7八寸过2.3 mm (31.84*0.80=25.47),横55.7一尺七寸半(31.84*1.75=55.72)。尺长是 31.84 。 

似乎可认为宋朝的国家制度是尺长30.8 cm,当然实际社会实际用尺复杂。《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列出现存宋尺21件,27、28.3、35.7 各一件,其余在30.8~32.9 之间(PP358-362)宋南渡之后校核尺长即缩短至30.8 cm,或许是可信的。

3  笔者虽然不能见到实物,但基于上述名画的尺寸似乎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尺长是变化的,但唐宋绢布的宽度为一尺二寸半或一尺七寸半,似乎没有变化。只要画面是整幅布绢而未作裁剪,由幅宽就可以确定尺长;尺长具有时代特征,可以判断画年代。笔者儿时曾到裁缝家做衣,知道当时布匹有宽窄两种“门面”,大约是二尺四和三尺六(?);后者记不真切,有可能以前是一尺八,后来“双门面”是三尺六。

现存唐宋名画用绢或许多来源于宫廷,似乎不能反映社会用尺的实际情况。初唐、北宋和南宋的三幅名画的绢宽似乎都确定尺长为 30.8 cm。南宋校核尺长回归北宋初期的制度,可能是确实的事情;不过,唐初制度的尺长29.6 cm可以由《捣练图》确定,步辇图》绢宽对应尺长30.8 cm 需要做些更仔细的研究。笔者对此没有任何主张。

如文中所引述,现存唐尺、宋尺实物的长度范围较大;但应该区国家制度的尺长和社会实际使用的尺长。设想上世纪末自由市场的众多杆秤可能是一市斤为478~506 克,平均一市斤为 489.3 克(仅是设想,并非真实调查数据),而国家标准是一市斤500 克。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依据现存实物长度平均,确定唐大尺30.6 cm、宋尺31.4 cm;不过,作为国家制度的尺长,唐朝是29.6 cm,宋朝是 30.8 cm 或稍短

补充:隋展子虔《游春图》卷,绢本,设色,纵43 一尺七寸半(24.60*1.75=43.05),横80.5三尺三寸欠6.8 mm (24.60*3.3=81.18)尺长是 24.60 。故宫博物院藏品介绍称,作品年代现在存在争议;不过,绢幅宽一尺七寸半整似乎支持作品为隋代的判断;而长度或许原为三尺三寸81.2 ,装裱时对端头裁剪所致。

suidai.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58205.html

上一篇:中山国的尺度确认和兆域图的尺寸解读(修改稿)
下一篇:唐宋名画有尺寸
收藏 IP: 202.102.252.*| 热度|

23 朱晓刚 郑永军 籍利平 韦四江 李学宽 段含明 张晓良 鲍海飞 杨正瓴 蒋力 黄永义 刘炜 王从彦 史晓雷 许培扬 王安良 杨卫东 彭真明 宁利中 董全 杜占池 杨学祥 郭保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