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广西民族大学:体质人类学网络课程《人类的发展》(附侯评)(2)

已有 2532 次阅读 2019-11-11 16:10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体质人类学, 网络课程, 人类的发展 |文章来源:转载

第二章   早期智人

在大约距今25万年前后的时期,人类的体质特征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脑量的增大尤为明显,已达到1300毫升以上,与现代人比较接近。但同时还留有许多原始性状,例如眉嵴发达,前额较为倾斜,脑结构中具有不少原始特征,枕部向后突出,吻部向前突出等等。由于该阶段的脑量明显大于直立人,故被称为智人(Homo sapiens)。生活在从25万年前到4~5万年前之间的智人又被称为早期智人(Early Homo sapiens),过去也曾经称之为古人。早期智人生活的时代,在考古学上属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地质学上属中更新世晚斯到晚更新世。早期智人的化石地点目前已发现有70余处,分布于亚、欧、非三大洲。按照学术界一般的看法,认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进经而来的。

第一节   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

现有的化石证据证明,早期智人是由起直立人演化而来的。尽管在分类学上,人们将他们分别归入人属下面的两上不同的种——直立人种和智人种,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差异的性质却截然不同于一般的两个“生物学种”之间的差异。生物学中“种”的概念,是用以表示自然存在着的、最大的个体群。群内的异性个体具备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具有繁育能力的后代特点。在古生物学中,“种”这一名词则具有不同的内涵。一个“古生物学种”是一个“时间序列种”,常用来表示系统进化中的一个环节,因此,祖先种和后裔种之间的界限完全是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而人为划定的。所以,至少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直立人和智人之间的界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随着化石材料的日益增多,这两个“时间序列种”之间的界限必将日趋模糊而终至消失。从理论上来说,时代最晚的直立人与时代最早的智人,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是非常相似的。不过,在研究中我们还必须把整个人的进化系统分段划开,并且给予各个环节不同的名称,否则我们就只得把距今1000多万年以前的古猿也称做智人。


在目前已发现的古人类学资料中,便有一些标本其系统地位很难确定,它们往往在同件标本上既具有某些原始特征又具有某些进步特征。因此,有的研究者强调其原始性状,便主张将其归入直立人范畴;而另一些研究者则重视其进步性状,又主张将其划归早期智人。在本书中,我们将此类化石材料视作直立人与早期智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的代表来加以描述。

一、昂栋人

1931年至1941年期间,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梭罗河沿岸的昴栋村附近,陆续发现了12个头盖骨,此外还有两段胫骨的化石。这批化石材料被定名为梭罗智人(Homo sapiens soloenisis),亦俗称为昂栋人(Ngandong Man)或者梭罗人(Solo Man)。时代属晚更新世。

头骨的骨壁很厚,颅骨较为高、宽。眉嵴发达,但左右两侧被中凹隔开,无胥嵴上沟。前额倾斜但比较宽,枕部明显突出,肌肉附着痕迹显著,乳突也很发达。成年人脑量估计为1035-1255毫升,平均脑量为1154毫升。对于昂栋人的分类地位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的学者强调其原始特征,认为应归属于直立人;另一些学者则强调其性状中的进步方面,认为应归于早期智人。

二、佩特拉洛纳人

1960年,在希腊卡尔基迪基省的佩特拉洛纳(Petralona)村附近的一个石灰岩洞穴中。

三、托塔维尔人

1971年法国史学家德·卢姆雷(H.de Lumley)等人在法国南部托塔维尔村(Tautavel)附近的阿拉戈洞(Arago cave)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获得的一个青年男子的面骨和额骨化石。德·卢姆雷等人认为阿拉戈21号颅骨等标本的形态特征与发现于亚、非两洲的直立人化石有别,因而另立一个新的亚种,称其为托塔维尔直立人(Homo erectus tautavelensis)。

四、博多人

1976年,美国地质学这卡尔布(J.Kalb)率领的考察组在埃塞俄比亚北部阿法地区的博多(Bodo)地点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颅骨化石,其年代估计在大约距今20-30万年之间。


在分类地位上,有人认为博多人应归属直立人范畴,有人则将其划归早期智人。

五、金牛山人

金牛山是一座海拔仅70米的小山包,位于我国辽宁省营口县永安乡西田屯村附近。该山上山体裂隙较发育,其中埋藏着丰富的动物化石,所处自然环境与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颇为相似。1984年秋季,由吕遵谔教授领导的北京大学考古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实习队再次对这个遗址的A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在第六层堆积的夹杂角砾岩的棕红色砂质粘土中发现了一批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料,经初步鉴定,这些标本均属于一例成年男性个体,被称做“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颅骨额部明显后倾,具有颇为清晰的矢状嵴。颅骨最大宽位于颞骨鳞部的后上缘处,明显比北京猿人的相应位置要高一些,而与大荔人相似。眉嵴发达,呈圆枕状,其两侧向后延伸,顶面观呈“八”字形,与北京猿人的“一”字形眶上圆枕有别。角状转折较为圆钝。与北京猿人相对比,金牛山人的枕外圆枕和角圆枕的发充均趋于减弱,颅壁厚度变薄。金牛山人的脑容量估计约为1390毫升。

对于金牛山人的系统分类地位问题,学术界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或认为其应归属于直立人,或认为其应归属于早期智人。从其主要体质性状的特点来分析,金牛山人可能恰恰是处于内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中的典型代表。其绝对年代为距今28万年左右。

第二节   “典型尼人”和“进步尼人”

最早被确定为属早期人类型的化石材料是在德国莱茵河畔的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后来人们便把处于该进化阶段中的其他人类化石称为“尼人类型”。因此,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尼人”、“古人”被赋予了同样的含义,均意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早期智人”。目前所谓的“尼安德特人”也包括两重内涵:狭义的“尼安德特人”仅指在尼安德特河谷所发现的标本;广义的“尼安德特人”一般泛指在欧洲及其邻近地区所发现的早期智人阶段的化石。迄今为止已发现了相当丰富的尼人化石材料,其分布范围从西欧向东直至苏联的中亚地区,北抵北纬53。线,南及巴勒斯坦。现将其中比较重要的材料简介如下:


一、尼安德特人

1856年,在德国迪塞尔多夫( Disseldorf)城附近的一个被称做菲尔德荷芬洞(Feldhofer gorotto)的山洞里发现了一具成年男性的头盖骨和一些体骨化石。该头骨化石的眉嵴粗壮,额骨赂后倾斜,枕部突出,颅骨高度较小,脑容量为1230毫升。1864年,谢夫豪森(H.Schaaffhausen)在其正式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将这批人类化石材料命名为尼安德特人。
实际上,尼安德特人并不是最早发现的早期智的化石。早在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8年前,1848年们就曾经在西牙班南端的直布罗陀(Gibraltar)发现过一具颅骨,这就是直布罗陀人。但在当时并没有引直人们的注意,直到尼安德特人化石被发现和认定之后,才知道直布罗陀人也应归属于尼人阶段的远古人类。

二、圣沙拜尔人

1908年发现于法国科里泽(Correze)地区的圣沙拜尔(LaChapelle-aux Saints)村附近的一个洞穴里。化石材料为一具比较完整的骨架,其中包括一具基本完整的颅骨和下颌骨,此外还有许多体骨化石。所有化石标本均属于一例老年男性个体。由于圣沙拜尔人的化石材料比较完整,故人们描绘时多半以此为根据。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鲍尔还以圣沙拜尔人化石为依据塑造了尼人的复原像,遗憾的是,鲍尔对骨骼与肌肉之间的关系理解有欠妥之处,另外,他还忽视了圣沙拜尔人化石上存在着某些由于老年人和关节炎所引起的骨骼变形现象。因此,他复原的尼安德特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头部前倾,双肩高耸、弯腰屈背、膝部弯曲、两腿外展,步履蹒跚。直到近年来,这种被长期的传统偏见所歪曲了的尼人形象才得到纠正。美国的科学艺术家马德内斯(Jay Matternes)重新复原了尼安特人的形象(图45),他的作品得到了国际人类学界的好评,被认为具有科学上的正确性。

圣沙拜尔人的颅顶低平,额部后倾。颅骨最大宽位置比直立人略高一些,但明显低于现代人。眉嵴发达,但缺少眶后缩窄现象。面骨粗大,梨状孔宽阔,无犬齿窝,眶间距离很大。下颌骨粗壮,无明显的额隆凸。脑量很大,约1575毫升。

三、莫斯特人

1908年,德国学者克拉茨(Klaatch)等人在法国多尔多涅(Dordo gne)省的莫斯特(La Moustier)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和人类化石。经过对此化石碎片的认真拼对,修复出一件大约16岁左右的男性少年个体颅骨标本,称之为莫斯特人。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大多数是由石片修整而成的尖状器和刮削器,此外也有用盘状石核制作的小型手斧。这些石制品所代表的文化因而被命名为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该文化的创造者即广义的尼安德特人。

四、费拉西人

1909至1912年,在法国的多尔多涅省巴格(Bugue)附近的费拉西(La Ferrassie)洞穴中发现了一批从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在体质特征上应归属于尼人类型。

五、克拉皮纳人

1899年至1905年间,在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Croatia)北部萨格勒布(Zagred)市附近的克拉皮纳(Krapina)地点发现了一批颇为丰富的古人类化石。伴出有典型的莫斯特文化石器。克拉皮纳人可能是早期智人较晚阶段的代表。

六、埃林斯多夫人

1914年至1925年间,在德国威玛(Weimar)附近的一个叫做埃林斯多夫(Ehringsdorf)的村庄旁的采石场中发现了一批古人类化石。在埃林斯多夫人的下颌骨上出现了颏隆凸的雏型。处于里斯——玉木间冰期。

七、斯坦海姆人

1933年德国南部斯图加特(Stuttgart)以北约30公里处的斯坦海姆(Steinheim)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颅骨化石,被命名为斯坦海姆人。

八、斯旺斯库姆人

1935年和1936年,在英国泰晤士河畔的肯特(Kent)郡斯旺斯库姆(Swanscombe )地点发现了一具古人类化石。是目前在英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化石。有阿舍利文化类型的燧石手斧等文化遗物。

九、切舍克塔施人

1938年,在中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南部的一个被称做切舍克塔施(Teshik-Tash)的洞穴中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材料包括颅骨一具,此外还有躯干骨和四肢骨等若干件,均同属于一例大约9岁左右的少年个体。该颅骨额部后倾,颅顶不高,眉嵴显著,缺少颏隆突。经测定,其脑容量约1490毫升。值得注意的是,切舍克塔施人颅骨标本仅仅是一例9岁左右的少年儿童,故其成年人的脑容量当较这更大一些。与人类化石共出的文化遗物均属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类型。

十、斯虎尔人

1931年至1932年间,巴勒斯坦的卡梅尔山(Mount Carmel)又获得了古人类学上的重大发现。在一个被称做斯虎尔洞(Cave Skhul)的洞穴中发掘出十具人骨架,其中包括成年男性个体5例,成年女性个体2例,另外有3例属于儿童的标本。

十一、塔蓬人

塔蓬人的化石材料是由加罗德(Dorothy Carrod)教授率领的发掘队于1929-1934年间在巴勒斯坦卡海尔山区的一个叫做塔蓬洞(Cave Tabun )的洞穴中发现的。塔蓬人的地质年代可能略早于斯虎尔人,大约在距今7-4万年之间。

十二、沙尼达尔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索利斯基(R.S.Sslececki)教授于1953年至1960年间在伊拉克扎格罗斯山(Mount Zagros)的沙尼达尔洞(Cave Shanidar)相继发现了属于7例个体的尼人类型化石材料。伴出的也有莫斯特类型的文化遗物,其地质年代大约在距今4.5万年至8万年之间。


上述分布于欧洲及其邻近地区的早期智人化石,虽然一般都将其归入到“尼人类型”的范围之中,但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在形态特征方面仍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

目前在学术界中一般将尼人划分为两个类型:典型尼人(Classical Neandertals)和进步尼人(Progresive Neandertals)。典型尼人通常以圣沙拜尔人为代表,包括尼安德特人、直布罗陀人、莫斯特人、费拉西人等。在他们的体质特征中含有相对较多一些的原始性状,例如前额低平而后倾、枕外圆枕较发达,颏部后缩,无明显的颏隆凸等。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典型尼人生存的年代也普遍偏晚一些。进步尼人一般以斯坦海姆人和斯旺斯库姆人为代表,包括埃林斯多夫人、克拉皮纳人、塔蓬人和切舍克塔施人等化石材料。这些化石人类在形态特征上与典型尼人差异较大,故又称之为“非典型尼人”。一般来说,他们的颅顶和枕部多半较为圆隆,许多标本具有较明显的颏隆凸,总体特征上与现代人更为接近。进步尼人生存的年代较之典型尼人可能要更早一些。但是实际上,在通常被划归为进步尼人的这些标本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形态变异,因此对于他们在人类进化史中的系统地位问题上颇多争议。

由于典型尼人和进步尼人的分类位置直接涉及到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故多年来一直受到人类学家们的密切关注,分别提出许多进化模式。总括起来大致包括如下三种理论:

1)尼人阶段说(Neandertal –phase theory)由德国的施瓦布(Gustav Schwalbe)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首先提出。他根据当时的欧洲已经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等后来被称为做典型尼人的化石材料,指出尼人头骨上具有许多原始的近似猿类的改性状,认为尼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是从直立人发展到现代人的中间环节。

2)前智人说(Presapiens theory)由英国的基斯和法国和鲍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他们根据当时某些被认为年代比尼人为早而形态上却更为进步的人类化石,提出尼人不是现代人的祖先,而是在远古时代与现代人的祖先平行发展的另一种绝灭的类型,并不在人类的进化系统之内。现代人是由尼人以前的智人演化而来的。

3)前尼人说(Preneandertal theory)由英国的史密斯(Grafton Elliot Smith)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在已发现的尼人化石中有一部分标本较少特化,并且年代又比较早,因而认为他们是现代智人和那些比较化了的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但是史密斯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50年代经过意大利的塞奇(Sergio Sergi)和美国的豪厄尔的倡导后才得到人类学界的重视。这种理论模式认为那些年代较早、缺少特化的标本代表着一种广泛分布的“进步尼人”或“前尼人”群体,他们可能是“典型尼人”和现代人的共同祖先。

总之,目前在古人类学界对尼人,特别是以所谓“典型尼人”的系统位置问题,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从基本立场上来看,可分为两在理论派别。一种理论称之为直接演化论(Direct evolution hypothesis)或系统论,认为现代欧洲人是由当地的尼人逐渐演变而来的。另一种与之对立的理论称做入侵论(Invasion hypothesis),亦称迁徒论或代替论,认为欧洲以外地区的远古人类侵入欧洲的尼人居住区域,消灭了土著的尼人,进而发展为现代欧洲人。

近年来,还有一此学者倾向于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各个不同地区的古代人类在形态特征的发展速度上可以是不同步的,各地区之间也会有人群的迁徒和流动,各个群之间遗传基因的交流和文化成份上的相互借鉴在所难免。但是似乎不会出现外来人群完全取代原住地土著人群的现象,而只能是两个人群在冲突中相互融合。用这种观点来解释现代欧洲人的形成,应该是欧洲以外地区的移民和当地的土著尼人的长期交往中相互融合的结果。

第三节   其他早期智人阶段化石的发现

除欧洲及其邻近地区的“尼人类型”早期智人材料外,在非洲和东亚也发现了一些早期智人化石,其中比较重要的资料包括非洲赞比亚出土的布罗肯山人以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荔人、丁村人、许家窑人、新洞人、马坝人、长阳人和巢县人等。

早期智人阶段,由于人口的增殖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在迁徒规模愈来愈大,他们已经具备了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生存的能力。在该阶段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用火痕迹。在许多早期智人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火灰堆。在德国莫斯特文化的废物堆中还发现过干燥的菌类,被认为可能是用作引火之物,表明此时的人类不但能免够用火,而且可以人工取火了。

早期智人阶段,人类的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出现了有意识理葬死者的习俗。在法国的费拉西洞穴中葬有一对成年男女和两个儿童,每具骨骼均置于一个墓坑之中,最深的墓坑达30厘米,打破了可舍利斯的文化层。此外,在两个小孩子墓前还有一个深35厘米的土坑,内置砂粒和大块的牛骨。在成年男性的头部和肩部压着扁圆的砾石。圣沙拜尔人那里也有类似情况。人骨架被安放在长约1.45米,宽约1.3米,深约30厘米的墓坑内,身旁随葬有燧石石器,砂岩石砧,制做精致的尖状器和刮削器,还有各种颜色的燧石、石英和水晶料块。另外,在死者身旁还置有关节部位依然相连的野牛腿骨与驯鹿脊椎骨和肩胛骨等,说明当时人们不仅以石器随葬,而且还用兽肉供奉死者。除此之外,在伊拉克的沙尼达尔洞穴中还发现了用鲜花随葬的例证。

所有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存在着责任感,承担着义务。此外,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只有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时,才可能出现用生产工具和食品、花卉等随葬死者的现象。就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而言,莫斯特文化的墓葬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墓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5715.html

上一篇:[转载]广西民族大学:体质人类学网络课程《人类的发展》(附侯评)(1)
下一篇:[转载]广西民族大学:体质人类学网络课程《人类的发展》(附侯评)(3)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