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百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quane

博文

[转载]“以刊评文”是“以文评刊”结果

已有 3718 次阅读 2011-12-7 18:5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学术规范, 期刊评价, 论文评价

 

“以刊评文”是“以文评刊”结果

任全娥

(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239177.html

 

2011年11月14日10: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长久以来被人们诟病的“以刊评文”现象,实际上是“以文评刊”的结果。期刊论文评价与期刊评价是互为因果的,要么形成良性互动,要么形成恶性互动。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越是影响大的期刊就越有丰富的高质量稿源供编辑筛选。最后,好的期刊会越来越好,差的期刊则越来越差,并逐渐被淘汰出“学术市场”。

  当前学术界,在期刊发表论文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生存及晋升的“硬通货”。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不发表就出局”(Publish or perish)这个“现代学术谚语”的意思是,搞学术研究若没有论文发表就没有出路。但是,论文发表就意味着作出了学术贡献吗?如何评价已经发表的论文质量?好期刊就必然刊登好论文吗?又如何评价哪些是好期刊?这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涉及一个科学评价问题,特别是论文评价与期刊评价关系问题。

  “不发表就出局”有隐含前提

  其实,“不发表就出局”的“现代学术谚语”中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假设前提条件,那就是论文的发表要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

  一般来讲,论文的内容要有新颖之处,真正代表着一个学者的科研水准,存在公开交流的价值与发表的意义;论文的形式要标注规范,既便于同行读者进一步查阅验证,又展示出作者的研究路径与科学方法,提供开展广泛交流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这一隐含的假设前提在国内有些期刊是靠不住的。有些期刊编辑部为了满足学者发表论文的需要,想出了各种互惠“妙招”协调双方利益,如出版“鸳鸯刊”、合作创办栏目等等。

  这样既可以给需要发表论文的作者和机构提供发表渠道,随后带来晋升、获奖、毕业、拿项目等一系列“衍生效益”,同时又为刊物带来了经济运营发展空间,但学术期刊所特有的传播学术成果、推动科学进步的本质功能却无暇顾及了。可想而知,在这一学术生态环境下发表出来的论文质量就不敢保证了。

  期刊评价根本在于论文质量

  论文评价属于微观层面的学术评价,是期刊评价、机构评价、人才评价、项目评价的最小评价单元,同时也是最为复杂、需慎重对待的评价对象。

  知识的生产流程,一般是从撰写论文、发表论文开始的,而知识生产结果的评价则是从论文在期刊发表开始的。论文在发表之前,要经过期刊编辑、审稿专家的多轮评价与筛选,这一层面的评价主要采取同行评议定性评价,直接评价论文本身。论文在发表之后,除了经历专家的主观评价,还往往借助期刊评价结果来评价在该刊发表的论文,比如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是否核心期刊、是否来源期刊等。

  那么,这些期刊评价结果又是从何而来呢?当然是来自于期刊论文的质量或者说是学术影响。期刊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传播载体,论文的整体水平直接决定着期刊的影响因子及是否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看来,长久以来被人们诟病的“以刊评文”现象,实际上是“以文评刊”的结果。期刊论文评价与期刊评价是互为因果的,要么形成良性互动,要么形成恶性互动。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越是影响大的期刊就越有丰富的高质量稿源供编辑筛选,期刊发表的论文就会引起更多的关注阅读、浏览下载、引用参考、转载传播,随之期刊在评价指标上也就具有更好的表现,从而成为核心期刊、来源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最后,好的期刊会越来越好,差的期刊则越来越差,并逐渐被淘汰出“学术市场”。

  期刊编辑需注重学术规范

  目前最常用的文献计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引文数据库来实现的,期刊能否被数据库收录,成为来源期刊,是成为核心期刊的先决条件。

  国内有六大期刊评价体系,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这些大型引文数据库都非常重视来源期刊的筛选,在自己的网站详细公开来源期刊的采选标准。一般情况下,首先要看的是期刊的编辑规范与文献著录标准。论文的作者及机构著录是进行人才评价与机构评价的分析单元,摘要、关键词及分类号著录是进行学科评价或内容分析(包括学科发展趋势分析)的分析单元,基金资助著录是进行项目成果评价的分析单元,参考文献著录是进行引文分析、学术影响、绩效评价的分析单元。这些分析单元,从评价学的角度看是“间接评价指标”,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是“管理元数据”,从信息哲学的角度看是物质实体的“信息中介”。尽管名称各异,但一些较为核心的基本分析要素却没有太大变化。

  引文数据库对来源期刊的筛选,除了有期刊形式的规范要求,还有对期刊论文内容质量及学术影响方面的要求。国际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一般要考虑到国际间平衡、内容主题互补、同行评议规范及被引用的表现,国内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则主要兼顾到学科平衡、省际平衡及被引用的表现。但无论国外引文数据库还是国内引文数据库,都会将期刊往年的被引用情况作为遴选来源期刊的关键指标,即非常重视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不同之处在于,国际引文数据库严格要求期刊实行国际化的同行审议,而且对审稿专家、编委、顾问等都有具体要求,国内引文数据库则对文献著录规范、参考文献量等指标较为重视。

  因此,期刊编辑在审阅投稿论文时,需要仔细核对并校正论文的形式特征,包括作者及机构、摘要关键词及分类号、资助基金、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看这些文献信息是否标注齐全、准确无误。这些看似简单的评审要素,对其后的文献计量评价信息的采集至关重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及期刊的评价结果。

  当然,期刊编辑既不能被“核心期刊”或论文评价牵着鼻子走,也不可对科学评价结果漠不关心、满不在乎或存有偏见,而要在内容上注重每一篇论文的质量,在形式上积极与国际接轨,走标准化、规范化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986-515925.html

上一篇:珍惜现在!
下一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揭牌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收藏 IP: 219.141.236.*| 热度|

2 何学锋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