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uhao

博文

直立人是怎样进化出来的?

已有 7110 次阅读 2019-10-29 11: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类的进化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进化而来的。

     直立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直立人告别了古猿四肢趴在地上的历史,从此站立起来了。

     现有的解释认为直立人是环境变化,导致古猿被迫用两条后腿走路,用手取食、御敌,渐渐进化出了直立人。这是一种渐变论的观点。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变异。

     2、自然选择。

     这两点就能够清楚的解释直立人是怎么进化来的。逻辑很简单,基因变异产生能直立行走的古猿,然后长期的生存斗争选择了这种具有生存优势的古猿,并进化出直立人群体。

     首先,生物中的变异无处不在,时刻发生,从而有可能从古猿中突变出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这种变异主要是突变,但是这种突变有可能是先前渐变的积累中产生的从量变到质变。

    其次,自然环境(生存斗争的主要表现为适应自然环境)选择了这种突变的古猿,可以设想一下,当环境变化,逼迫古猿人长期到河谷中或者其它水域生存时(强大的选择压),由于需要到河流等水域中渔猎,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不会直立的古猿人渔猎非常不方便,有可能溺水,也不能腾出上肢运用工具捕猎,渐渐被环境淘汰。从而使得那些能直立行走的具有生存优势的古猿人变异个体迅速扩大,进化出了直立人群体。这个假说的证据主要有两点:

    1. 古生物考古学也经常发现直立人会使用鱼叉等工具的记录,还有直立人在河谷中生活的洞穴等。

    2. 各种熊类喜欢在河谷等水域渔猎,所以熊类也像直立人一样能够站立,从而防止溺水,腾出上肢捕鱼等。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熊类及大猩猩等能够站立的动物没有像直立人那样进化出永久站立的种类呢,因为相对来说,直立有个缺点就是奔跑不快。比如突然来了一头野猪,熊直立行走和四肢趴在地上奔跑捕到野猪的机会哪个大些?这时候熊趴在地上四肢跑得飞快,就会放弃直立而笨拙的跑姿。熊类等即有直立捕鱼的环境又有四肢趴地奔跑捕猎的环境,它们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导致完全直立的熊类等进化失败了(也就是逼迫它们直立行走的选择压不够大),而古猿中的一支不擅长四肢趴地奔跑捕猎只能长期处于直立渔猎选择环境条件下则永久进化出了直立人。

    为什么这些古猿人选择河谷等水域生存呢? 一种可能是部分大陆地区开始大面积干旱,逼迫这些古猿人到河谷等水域生存。另一种可能是河谷等水域中的食物比大陆更丰富,诱使这些古猿人到河谷等水域中生存。

   更重要的是渔猎不像大陆中的生存手段---需要发达的四肢和蛮力(四肢趴地的动物具有奔跑等优势),除了需要直立行走之外, 渔猎还需要艰苦的思考,需要运用一些精细的工具如鱼叉,粗糙的鱼网等,需要判断鱼群经过路线及鱼群大小等,这为古猿人进化为直立人更为直立人进化为智人提供了强大的选择压。

    利用简单的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基本观点,我认为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能直立行走的少数古猿个体在强大的河谷环境选择压下获得了很大的生存优势,在这种河谷环境下,淘汰了其它种类的古猿人,进化为具有生存优势的直立人群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种类的古猿没有能够进化成直立人,包括现在的猿猴类的进化,因为它们没有长期遭受到在河谷中生存这种强大的选择压,换句话说,如果有同样强大的环境选择压,现在的猿猴类也可以进化出直立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进化中变异是必然的,但是自然环境导致的自然选择却是偶然的,生物进化过程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总之,与以往关于直立人进化观点不同之处在于三点:

 1.古猿人的突变产生能够直立行走的少数古猿个体

 2.这种能够直立行走的少数古猿个体长期遭受到了强大的河谷渔猎环境这种生存选择压,从而具有进化优势,进化出了真正的直立人群体。

 3.直立行走的选择压不够大,导致熊类、大猩猩等物种完全直立行走的进化失败了。

     本文的假说符合简单的达尔文进化论。

     以上观点是在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时想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380-1203896.html

上一篇:光真的不能同时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吗?---再论“光是波动的光粒子流"。
下一篇:宇宙演化的根源可能是对称性破缺。
收藏 IP: 183.227.2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