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mma09

博文

《爱和自由》

已有 3508 次阅读 2013-2-22 20:4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自由, 独立

这是办公室怀孕的同事为自己准备的育儿书。我拿过来看,是要进行自我教育。

 

因为这些理念,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从未有人向我提过:

至少70%的成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爱;

儿童本身不喜欢玩耍,他们喜欢“工作”;

一个孩子无论获得多少爱,都不为过;

儿童的审美是高于成人的;

儿童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你大概理解其中一些,但是多数没有听过。就像我也一直怀疑,到底什么才是爱?

儿童难道不是就喜欢玩耍么?玩,不是孩子的天性么?

不是有很多人太爱孩子,使得孩子娇生惯养不成器么,爱多了怎么就不为过?

儿童有审美么?还高于成人?

儿童听话不听话,不是父母教育的问题么,和爱什么关系?……

 

当然,也因为这些问题,我感到好奇:

儿童的创造力来自哪里?

为什么儿童喜欢做同一件事情?

为什么孩子会具有不同的品质和智力?

儿童是怎么开始认识世界的?

问题儿童的问题是怎么来的?……

 

你会怎么回答呢?

 

蒙特梭利教育和华德福教育共通的一点是:承认孩子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不过后者强调的是教育规律,前者则强调儿童的自我成长规律。

 

在儿童成长阶段中,特定的能力都有各自发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到来时,孩子会不停地重复尝试、感受和学习,发展一项特殊的能力,如触觉、味觉、数学计算、语言能力。敏感期没有来时,父母强制的“教育”不仅事倍功半,甚至打破本阶段的发展,导致某项能力发展不足,直接或简介影响后续能力的培养。如果整个儿童阶段都是如此,那孩子的脑子就会变得十分混乱。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是靠自己的感觉来认识世界的。触觉,听觉,味觉,嗅觉,他们自己和世界联通,自己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父母和老师能做的,就是在他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让他们把认知和语言联系起来。儿童在自己的敏感期,会长久地认真思考和感觉,不同于一般的“玩耍”,这种专注力,让他们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不仅帮助他们的完善,也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毅力和专注品质。

 

而影响一个孩子人格品质发展的,则是他们获得的爱和自由。孩子获得越多的爱,真正的理解和尊重的爱,他就会越感觉安全,越感受到喜悦和平和,人格发展就越完善,越独立,越懂得自由的意义和代价……

                                                      

然而,真正的爱,似乎太难了。大人们常常打着爱的幌子,“奴役”一个原本独立的孩子,还引以为傲。这样的教育,越早开始危害越大。如果我也非要在这里谈下中国为什么没有再出“大家”,原因正在这里:我们的脑子从吃奶开始就“坏”掉了。

 

不过我常感到怀疑的,还不是爱本身。而是,自由和独立。

 

在年少时通过爱学会独立的人大概不多,最终理解独立和自由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度很不平别人教育我要培养“独立的人格”。因为那时,我连什么是独立的人格都不知道。这种反感,真应了那句话:一个人的痛苦来自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直到真正感觉到自己能够独立判断和决断的时候,也才理解什么是自由。把握自己,掌控自己,用自己的脑袋判断好坏对错,判断风险和机会,判断前行和后退,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没有抱怨,不去遗憾。得失荣辱,淡然看待,平和接受——这就是自由。

 

我是把自己狠狠地折磨一番,才想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并且还不能完全去实践。也就是说,那些早该在孩提时期就完成的成长,我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完成。

 

这是一本育儿书,不过,需要补课的人,应该不只我一个了。

 

 

对有小孩的大孩子们,推荐三本书:

《爱和自由》,《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卡尔·威特的教育》。

最后一本,是初中时哥们送的礼物。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是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典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6039-664230.html

上一篇:从CSA到新型农业和新型教育
下一篇:找工作,态度和能耐并重
收藏 IP: 125.39.2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