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02.127.156.*   [532]白冰   2014-9-30 12:04
看了这么多 弹性力学书,还是 钱老 的 书 先进,严谨,简明。
IP: 202.127.156.*   [531]白冰   2014-9-30 10:57
给戴老师 一个建议:

建议上海大学 组织 重新 出版 钱伟长 先生的 《弹性力学》简体版。

这本书 迄今仍是 最权威的 弹性力学中文著作。
我的回复(2014-9-30 11:29):将把你的建议转给有关方面。
IP: 180.155.73.*   [530]卢东强   2014-9-25 20:34
《科研方略18讲》网上销售地址:http://item.jd.com/1314616830.html

http://search.dangdang.com/?key=科研方略18讲

其他热门网站应该也能搜到
我的回复(2014-9-26 12:28):谢谢东强!
IP: 202.118.28.*   [529]David3883   2014-9-23 12:03
戴老师,希望您看看我的新博文,就事论事,表达自己的观点!
IP: 202.118.28.*   [527]David3883   2014-9-20 10:18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至今仍在周排行排第5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能说明什么?
喻海良在博文 “这篇文章为什么我选择在PLOSOne上发表”回复jiangjiaomei 的评论,认为浏览量甚至强于citation,对吗?
IP: 219.216.122.*   [526]David3883   2014-9-12 13:45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经常是周排行、总排行、均排行里面都有他,至今仍在周排行中居高不下、排第5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乍一看来,很是震撼、佩服,细一品味,远非如此。从对国家的科学贡献而言,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是普通期刊论文,也有助于各种信息交流,促进科技的进步。但我们应提倡较高级别的期刊,这样更有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沟通,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知名度。像此人所罗列的《锻压技术》、《热加工工艺》、《钢铁研究》、《有色矿业》、《有色金属》等期刊,即便有英文摘要,外国学者是不看的,拿这些核心期刊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来凑数达到百篇,显然含金量不足。即便在国内,对于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教学工作,无需吃粉笔灰,完全靠论文吃饭的工科类专业生,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积累,论文逾百篇,也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大有人在的。而对于一个国家培养多年乃至送出国门的海外学子而言,以此为标杆被科学网热捧,将会极大的降低我国学者的层次水平。况且,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学术成就的大小应看其诸多方面,如果国家只凭发表数目众多的文章,经济就腾飞了,那岂不荒唐!
此人前不久还发过一个帖子“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可是,发表在全球的科学网上通报给对方,造成一个今年你申报、我推荐你,等来年我申报,你一旦评审,你也推荐我,这样一个小圈子内的循环,有悖于我国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的公平、公正原则。
IP: 219.139.217.*   [525]fqk6166   2014-9-10 21:11
祝戴老师身体安康!教师节快乐!
IP: 139.205.183.*   [524]路中华   2014-9-7 22:03
戴老,仿佛记得您写过一篇关于“八股文”的文章,现在想再研读一番,怎么找不到了呢?
我的回复(2014-9-8 03:45):请参看关于写作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819215.html)以及那里的相关博文。
IP: 202.118.28.*   [523]David3883   2014-9-4 18:32
科学网喻海良的博客非常有名,经常是周排行、总排行、均排行里面都有他,至今仍在均排行中居高不下、排第8位。看了他的简历,“2011年5月~2014年5月 沈阳大学,教授”,可是,在沈阳大学所有的网页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实在是奇怪!
他的“第100篇学术论文被正式录用感言”乍一看来,很是震撼、佩服,细一品味,远非如此。从对国家的科学贡献而言,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是普通期刊论文,也有助于各种信息交流,促进科技的进步。但我们应提倡较高级别的期刊,这样更有助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沟通,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学者的知名度。像此人所罗列的《锻压技术》、《热加工工艺》、《钢铁研究》、《有色矿业》、《有色金属》等期刊,即便有英文摘要,外国学者是不看的,拿这些核心期刊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来凑数达到百篇,显然含金量不足。即便在国内,对于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教学工作,无需吃粉笔灰,完全靠论文吃饭的工科类专业生,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论文逾百篇,也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大有人在的。而对于一个国家培养多年乃至送出国门的海外学子而言,以此为标杆被科学网热捧,将会极大的降低我国学者的层次水平。况且,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学术成就的大小应看其诸多方面,如果国家只凭发表数目众多的文章,经济就腾飞了,那岂不荒唐!
此人前不久还发过一个帖子“另类成功,今年推荐的基金都中了”。被国家基金委邀请参评了面上项目,一共10个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可是,发表在全球的科学网上通报给对方,造成一个今年你申报、我推荐你,等来年我申报,你一旦评审,你也推荐我,这样一个小圈子内的循环,有悖于我国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的公平、公正原则。
IP: 112.64.0.*   [522]夏铁成   2014-9-2 18:05
说有难度就有难度,说没难度就没难度!如果真的进行分类的话,弱势群体就在第三类。对于第三类,基金委也一定给人家一定比例,问题迎刃而解!
IP: 112.64.0.*   [521]夏铁成   2014-9-1 21:17
对博文<也说基金季--给受伤者说几句话>罗汉江著!
的评论是:面上科研基金的确要分类(如果给的话):第一类带博士的研究生导师80万,第二类带硕士的研究生导师60万,第三类没有硕士的获得者40万。这样的竞争就分成三类:有博士点学校带博士的可能获得者分成一类,有硕士点学校带硕士可能获得者分成一类,第三类没有硕士点学校可能获得者分成一类。这样的话大家都机会,至于为什么这样分,大家都懂,现在带博士需要很多的投入!没有硕士可带的,自己花这些钱可能够了。
我的回复(2014-9-2 04:41):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我认为,对多数个人和弱势单位而言,对于基金,主要是能否拿到的问题,而不是拿到多少的问题,你认为如何?
IP: 110.104.25.*   [520]孟春霞   2014-8-27 19:31
有些难过,把专家意见发给戴教授。怎么觉得几位专家的意见有些矛盾。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船舶噪声控制正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并于2014年7月1日将执行的一项措施,这对我国船舶设计、建造企业都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申请者所在单位也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工作,因此,申请者本人对该项工作进展的程度有着旁人无可比拟的了解深度,此外,前期的研究基础也将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研究内容比较恰当,研究方案可行,所凝练的科学问题大致反映了该项研究工作的本质。
建议:本研究内容中适当增设工程应用背景方面的研究
<2> 该项目重点探索海洋波导条件下多船舶辐射噪声叠加的物理机理,揭示低频辐射噪声场的分布规律,提出在较大尺度空间的多船舶辐射声场的预报方法。
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全面,技术路线合理可行。
对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比较深入,采取的关键技术能解决问题。
项目研究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建议:
1、对声波叠加分析是重点之一,是基于声压叠加还是能量值叠加需要有明确的认识,涉及到信号的相关性等。
2、本项目主要针对海洋波导环境。海洋环境还包括风浪流雨等。
3、仅考虑水面船舶,水下航行器也需考虑。
<3>本项目拟通过分析多船舶空间分布特点及辐射噪声源特性,探索海洋波导条件下多船舶辐射噪声叠加机理,分析声场分布规律,提出基于组合声源的多船舶辐射声场预报方法。该研究可为评估和治理海洋环境噪声污染及规划船舶航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申请人对有关船舶辐射噪声模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比较清楚,针对国内外研究不足提出本项目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研究内容比较明确,主要通过对改进船舶的方向性点源组合模型、建立三维海洋波导模型和多船舶辐射声场叠加方法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着研究内容提出的比较恰当,内容具有一定的特色。
申请人所提出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对有关多船舶辐射噪声叠加物理机理和辐射声场叠加方法研究方面阐述相对比较明确,有一定操作性,但有关三维海洋波导模型建立等方面的论述还不够充分,对该部分研究工作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提炼论述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另外,鉴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申请人在建模时拟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应在目前已积累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经费预算较为合理,综上,申请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申请项目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研究内容和总体研究方案较好同意资助。

<4>本项目拟开展海洋环境中基于组合声源的多船舶辐射噪声场预报方法研究,
对治理船舶噪声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状况评价等方面有意义。
尽管申请者研究基础一般,没见有高质量的成果。但是,申请提出的方法和路线基本可行。
可资助。
<5>本研究工作基于海洋波导方程,海洋波导方程事实上属于研究大范围、宏观海洋混响场特性。真实海洋混响场受到多种辐射场源影响,多艘舰船在局部属于多点声源,在更为广阔空间可能也可以按照点声源处理,就好像研究舰船自噪声时需要把船上各处噪声都按照点声源考虑,而研究辐射噪声时可将舰船考虑为一个点声源一样。本研究对此关键问题没有详细描述,何时将多船考虑为一个点声源,何时考虑为多个点声源。
本课题研究思路不是特别清晰,而且属于复杂问题的简化分析。若没有把输入与边界条件都考虑清楚,贸然研究不会取得很好的结果。
因此,建议修改完善后今后再予以资助。
我的回复(2014-8-28 07:36):别气馁!评审结果不算太坏。据我推测为1A3B1C,离开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估计第一位专家给的是A。专家的背景、视角不同,意见会是各种各样的。
否定意见不算严重。应重点考虑第五位专家的意见。
自己总结一下要改进之处,我这里提供考虑的线索:
1)问题的提法。单点声源-多点声源?输入条件、边界条件?专家讲的是否有道理?
2)研究基础。有何差距?
3)创新性提炼。
4)水下舰船。要不要考虑?
5)风浪流雨等环境。要不要考虑?
总之,可以考虑来年再战。
IP: 110.104.25.*   [519]孟春霞   2014-8-27 19:28
戴教授好:我是760的孟春霞 ,今天收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邮件,基金没中。哎!
IP: 112.84.82.*   [518]吴跃华   2014-8-25 13:20
教授您好!我写了一篇博文《作为教师不宜称“教授”为“叫兽”》,查看地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37936&do=blog&id=821232欢迎您批评指正!
IP: 123.132.87.*   [517]huzihao   2014-8-24 08:19
戴教授,给您邮箱(sqdai@shu.edu.cn)发了个邮件,有个问题想请教您,请您注意查收。我的邮箱是1263498768@qq.com。
我的回复(2014-8-24 16:22):已回复你的邮件。
IP: 101.80.107.*   [516]戴世强   2014-8-23 11:24
告博友: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准情况已经放榜。迄今已有多位博友向我报喜,他们在申请基金项目时让我做过参谋,中标后很快来报告喜讯,这是他们艰苦努力的结果,我知道后感到比自己中标还高兴。
基金委会很快会给未获准者发“同行评议意见反馈意见书”。希望在申请时让我提供修改意见而未获准的博友们,在收到反馈意见后,把反馈意见转给我,让我一起来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儿?我将尽快一一回复。
IP: 223.240.24.*   [515]吴斌   2014-8-21 19:25
戴老师好!经您指导的国基面上申请获得资助,谢谢!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欢迎您来肥做客!
我的回复(2014-8-22 14:00):恭喜!这是你长期努力的结果。下一步就是认真完成项目计划,日后争取连续资助。合肥倒是常去的,有机会再一次去时当及时告知。
IP: 180.172.235.*   [514]戴世强   2014-8-15 12:18
以下是我的回复:
我本人缺少这方面经验,仅就所见所闻说一些想法:
1)“假说”型的论文较难发表,需要同行编者的慧眼,要做多处碰壁的准备;
2)如果你认为论文已达到一定的水准,不妨以“short communication”或“letter”的形式投给各种档次的刊物。我在1997-2012年期间担任《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主编时多次发过此类论文,规定不经过常规审稿,由4位正副主编认定可否发表,文责自负,效果还不错(目前此刊已停刊、转型了);我在北京的一位老同事,现定居美国,想发展相对论,有实验设想,但难以实现,就在国外的物理学杂志上发了论文;
3)花吃奶的力气把文章写好,尽可能把道理讲清楚;
4)目前似乎有门槛较低的网上刊物,你不妨调研一下,看有无可发表之处;
5)可在自己的博客上亮相,看看反映。
我想,发表此类论文有“立此存照”的意思,只要不是明显地荒谬的,应该有露面的机会。
以上想法仅供参考。
IP: 180.122.98.*   [513]yanan2015   2014-8-15 10:10
戴老您好!感谢您的回复,(关于假说性论文如何写作)可是我看不到,因为我不具备开通博客的资格。所以,可否麻烦您将回复以留言方式发给我,非常希望得到您的指教。谢谢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