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忆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swczgl

博文

向国内和国外SCI投稿的几点感触 精选

已有 11853 次阅读 2010-3-20 17:1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审稿, 期刊, SCI, 国外, 国内

     早就想写一写自己的科研经历了,只是一直觉得自己的资质可能不够怕误导了大家。今年6月就要博士毕业,论文刚写完。因为要继续在中科院留所工作,感觉没太大压力。也该把过去几年的科研经历总结一下了,希望对别人也有帮助吧。
     过去几年里写了几篇SCI论文,接收或发表的有国内的5篇,包括两个中国科学D,一个科学通报,两个地质学报-英文版,还有一篇国外的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当然也被国外Chemical Geology 拒过稿。
     我是做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向,合适投稿的期刊挺多。写第一篇的时候,真的是就想弄一篇国内的以毕业,因为中科院要至少1篇SCI论文才能毕业。第一次审回的判决是改后再审,刚开始吓一跳,因为这就是半死不活的意思。仔细斟酌后发现,两位审稿者的意见有些外行,但是还是要认真对待啊,尽管都是基本问题,还不能说人家提到的问题不重要。回答了一通,旁证博引。老板看了我的Reply 之后,说别这么大的手笔,一棒子打死不好。终于写的比较委婉,对方没脾气就直接接受了。我是个认真的人,这时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因为我没有通过审稿过程得到提升,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在应付。后来的几篇也都是在国内投,对审回意见的感触都很相似。其中一篇我写的是关于大洋中脊的岩石圈热结构的论文,还得到相关国外一著名教授的评价。后来,国内审稿人的意见是:该研究对陆地上相关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而且是被国外某某教授修改过的,可以直接发表。这个是我第一篇被直接接受的论文,但我想这洋中脊动力学过程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却得到的评语只有在陆地相关研究方面的意义?看来是送给搞陆地研究的人手里了,其它评语一概没有,心里开始挺兴奋,本来直接接受论文就是件振奋人心的事。这是我第5篇国内SCI论文了,兴奋了一天不到,就有了点沉思:是谁认可了我的论文?
     其实,我在接受了第一篇国内SCI论文之后,就想下一篇试试国外的。这个想法得到老板的回答是:我鼓励你投国外,但是你要先有数量再有质量,以后才能在科研路上顺心。时下,我也是因为一篇稿子被chemical Geology 拒稿,就没作多想。
  直到最近投在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上接受一篇稿子之后,才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科研结果可以被叫做成果。因为,这篇稿子经历了3次revise,每次都切中要害,审稿的是Nature的编委成员,本文与其方向十分相关。第一次的意见使我改了半个篇幅以证明自己观点,然后他还给的意见是“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and perhaps important observations in the data presented along with creative interpretations that give some redeeming aspects to the manuscript; eventually, this work should be published. However, at the present, I don’t see how this manuscript can be published given the issues discussed below.”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数据太少了。尽管我不可能再增加数据,坦白说了数据不可能增加,最终老外还是通情达礼的“The authors have revised the science of this paper in ccordance with the comments by the reviewers, and in some cases argued that changes required were not exactly as outlined in the reviews.   I am inclined to generally accept these scientific responses, and if the writing was satisfactory, I would be willing to accept the paper for publication” 这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中国总是喊口号说要高改革,建立优秀期刊,提高科研水平。结果现在国内科研水平不高,期刊更差,即便好 稿子都到国外了,甚至以投国际SCI稿子为极大光荣,单位也鼓励,例如,有不少单位在网站的论文快报栏里只提供国际SCI论文。当然,上层掌权人士想法总是好的,但要是不切实际,我所作为,那都无济于事。


  有个留过洋的朋友告诉我,老外对参考文献置信度顺序,从低到高一般是:中国人写的国内刊出的,中国人写的国内刊出但有老外参加的,中国人写的在国外刊出的,中国人写的在国外刊出有老外参加的,老外写的国内刊出,老外写的国外刊出。听了之后真的不舒服,老外偏见的确可恨,可国人呢?


  我也给国内SCI期刊的编辑部提出几点自己的小建议,仅供参考:(1)稿件一定要找方向相关的人审稿;(2)国内没有专家的稿子,请国外专家审;(3)编辑视情况给国内稿子找一个以上老外审稿;


  另外,还有一重要方面,如果实行,定有益处:强化和鼓励国内审稿人的责任感,例如,鼓励通过的稿件在刊出时的体现审稿人名字,文章以后被引用的次数也作为审稿人的荣誉加以提倡,当然无形中也限制了审稿人的不负责任的作为(随便通过一篇差的稿子或枪毙一篇优秀的稿子都是得不偿失的)。当然科研人员的能拿出手的审稿数也是个不错的个人荣誉认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785-304678.html


下一篇:国际海洋科学研究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资助困境
收藏 IP: .*| 热度|

16 刘晓锋 武夷山 杨学祥 王晓峰 段明 向峥嵘 陈儒军 曹聪 戴小华 周春雷 赵美娣 柳东阳 年福忠 左正伟 liangfeng xuqingz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