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风景真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bing01

博文

刘瑞祥:杂谈不等式

已有 2236 次阅读 2021-3-4 12:04 |个人分类:数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说明:本来不打算在科学网上发这篇文章的,原因已经多次说过,就是觉得内容过于浅显,恐怕不太对科学网的胃口。但是据说有科学网的博主转发了我在公众号上的这篇文章,所以敢冒昧发在这里。这里给出相应的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kegmYPAZHwBfTp2ydWsog。因为我不知道科学网博客里怎么让图片在竖直方向上和段落文字居中对齐,所以为格式美观起见,每个用图片表示的公式都独占一行了。


  不等式,在很多人的眼里好像不如等式重要,的确,等式能告诉我们精确的信息,而不等式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但是,这种轻视心理恐怕大错特错。本文就讲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我要谈的第一个重要的不等式是所谓“三角形不等式”,即AB+BC≥AC,用文字表达即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什么是“距离”,以及“两点之间”除了“直线距离”还有没有别的“距离”,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我要说的是,虽然即使是小猫小狗也天然地懂这个不等式,但不要小看它,因为数学中的“度量空间”就是以之为定义的,当然还有另外两个要求:一是任意两点间距离为非负数,当且仅当两点重合时为正;二是A到B的距离等于B到A的距离。

  在应用上,这个不等式也非常重要。在《思考的乐趣——Matrix67数学笔记》这本书里,作者顾森曾经提出过一个不等式:


如果用代数方法证明将极为繁琐,但如果转化为几何问题,那无非就是这个不等式。

  再比如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同侧的A、B两点到该点距离之和为最小。我曾经思考过下面这个问题:以已知点A、B为焦点的椭圆与已知直线l相切,求这个切点。这里椭圆并没有具体给出,如果按照常规思考,似乎没有头绪,但如果考虑到光学中的“费马原理”,再结合这里提到的“将军饮马”,问题迎刃而解。

2.jpg

  在代数上,我所知道的最重要的不等式可能是所谓的平均值不等式,即


这个不等式的一个常见用途是求最大、最小值,比如已知正数x和y的乘积为某个定值a,则我们可以求出mx+ny的最小值,其中m、n均为正值。我当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例题时吃了一惊——原来还有这种操作?而这个问题的几何意义是,求直线族mx+ny=k与xy=a相切时的k值。当然,这个均值不等式还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正数的情况,这里就不再证明了。

9.webp.jpg

  下面给出最简单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3.gif

这显然就是前面平均值不等式的一个变形。这也说明,复杂、“高级”的数学知识,是可以从比较初等的数学中发展出来的。

  和均值不等式比较接近的还有一个,如果

8.jpg align=

,则

5.jpg

(其中a,b,c,d都是正数)。这个不等式直接证明起来也有点麻烦,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理解之,比如可以把分式看作速度、坡度、溶液浓度等等。

  “极限”的ε-δ定义也是用不等式建立的。这使“极限”一词摆脱了那种依赖于直观的模糊图像,变得可以真正被用来研究数学问题了。假如没有这个定义,我们遇到“极限”的时候只能说“越来越接近”,这对于数学证明没有丝毫作用。类似的,判断极限是否存在的柯西准则,以及夹挤定理,都需要不等式。

10.webp.jpg

  这个定义除了直接证明某个函数的极限外,还用来证明极限的运算法则(函数和差积商的极限等于函数极限的和差积商)以及可以证明若干函数不存在指定的极限。但有些微积分教材只给出了函数和的极限等于极限和的证明,如何证明其它几个运算法则?我强烈建议教师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讲一遍,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重大遗憾——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的一个证明极限的方法是用增减性,结合上(下)确界定理进行证明。而这也都需要不等式,比如要证明级数

4.gif

当n趋于无穷时收敛。首先可以判断这个级数随着n的增大单调递增,然后将其放大到

6.gif

(除了首项),显然这个新的级数小于1。不等式在微积分中的运用当然绝不仅以上几点,这只是略谈数例而已。

11.webp.jpg

  最后一段聊聊物理吧。虽然我们通常接触的物理定律大都是等式形式的,但热力学第二定律却是一个不等式。因为涉及到概率,它给人的感觉是地位似乎不如其它定律稳固,却是我们得以活下去的基础——从来没有人担心某一天所有的空气分子都挤到房屋一角而导致自己窒息。一位物理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你提出的理论和其它物理定律相矛盾,那么你很可能获得荣誉,但如果是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则你获得的将只有羞辱。(大意)这句话说明了这个定律的坚实程度。物理学里另外一个和不等式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是所谓“测不准关系”。巧得很,它所属的“量子力学”也和概率有着密切联系。顺便说一句,我国著名科学史专家,玻尔集的翻译者戈革先生,曾经在其著作《史情室文帚》里对玻尔的“对应原理”作过一番梳理,说这个原理在运用时也涉及到“几率”(上册,P28、P448两处)。这是一句题外话了。

  以上关于“不等式”的话题很不成系统,故谓之“杂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8899-1274960.html

上一篇:刘瑞祥:我和Flash的情缘
下一篇:刘瑞祥:本人在数学公共号上发表的文章(41-60)
收藏 IP: 218.68.107.*|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