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eymylif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veymylife

博文

要5%的现实,还是95%的未来? 精选

已有 8517 次阅读 2018-6-18 16:05 |个人分类:杂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生态, 帽子文化

     最近看了一期焦点访谈,讲的是已故的钟扬教授,他在西藏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我一直感慨于他所说的那句话。


     “ 种子是应对全球的变化。假设大家发现有一种植物有抗癌作用,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消失了,但是一百年前有个姓钟的教授好像采过。到那时,姓不姓钟又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教授又有什么关系呢?”


     钟扬教授的行为,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也相信还有着很多像他那样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奉献在教学科研的一线上,他们做着一些工作可能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却是属于人类认知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独具特性的“物种”,或许,现在我们仍然看不到他们所做成果的价值,这种价值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呈现出来。或许,他们所做的工作未来被证明是错误的,那同样是有价值,正是他们的尝试,让后来人少走了弯路。


    我们一定还记得2015年登上诺贝尔领奖台上的屠呦呦老师,她很谦虚的告诉大家,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集体智慧的成果。青蒿素是代号为“523”的战备防疫项目的重要成果。当时,这个项目集合了全国500人的科研团队,而屠呦呦带领的团队就从2000多个中药药方中汲取青蒿素的提取方法,最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发明了青蒿素的提取方法。这让我想到了耳熟能详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屠呦呦的成功告诉我们,一是,中国古时候的医药配方是如此的丰富,正是多样的药方,前人的不断尝试,奠定了我们发现青蒿素的基础;二是,就是1969年那个学术环境被破坏,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保持着广撒网,集合所有科学家智慧的姿态来促进科学发现。那么,我们现在“帽子”满天飞,注重个别“人才”的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否真的有利于原创的科学发现呢?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里这样思考过。


     “ 在产于威斯康星的22000种高等动植物中,可以用来出售、食用,或做其他经济用途的动植物,是否可以占到5%?不过,既然此外的生物也是群体的成员,而倘若——我认为正是如此——这一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取决于它的整体性,那么它们也是有权利延续下去的。”


     原创的科学发现绝不是将科研资金投在少数的一些项目上,或许这些项目有着成效快的价值,有着很强的“经济价值”,但那只是现实的价值,是管理者现实的价值,而非“科学”的价值,科学的价值在未来,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价值的事物,其科学内涵无不诞生于几十年,甚至于百年之前。如果用现实价值来评价一个科学研究是否有价值,显然不到时候;如果为了5%的短期现实价值而放弃另外95%的未来价值,也绝对是自掘坟墓的。


     我们的科学研究早在《墨子》《九章算术》等古籍中就有记载,中国绚丽的文化的创造也离不开科学发现,历史也昭然着学术生态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增任务时,我们是否真正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是什么?而生态文明建设又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吗?就文明而言,它使得人类与其他物种相比,变得更加强大,掌握了改造世界、发明创造和自我思索的能力。而在“文明”前加入了“生态”二字,则告诉大家在自我塑造和认知的过程中,“生态”思维应该是需要考量的。在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学术界也出现了一定的“反生态”的现象,这不仅与我们的任务目标格格不入,也在加剧着学术生态的恶化。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在促进学术生态良性发展的事情,比如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常规项目,教育部的高校基本业务费,他们资助了绝大多数的科研工作者,或许他们资助的能体现出现实价值的科研项目仅仅占到1%,那我们又怎么能否认剩下的99%的未来价值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0187-1119566.html

上一篇:读基金委“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一点感想
收藏 IP: 222.131.114.*| 热度|

17 黄仁勇 梁洪泽 王从彦 姬扬 杨正瓴 任晓龙 张瑞 黄永义 郭景涛 周健 吕洪波 璩存勇 郑翔 宁利中 陈南晖 李颖业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