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caihu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ctorcaihui

博文

气象预报趋势及展望

已有 1911 次阅读 2018-7-31 17:26 |个人分类: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气象, 预报

 

1、预报员数据同化DA:预报员+数值模式,预报员的经验要成为引领和关键作用

2、欧洲中心EC下一代模式:加入更多的卫星解析要素,同时引入随机动力学方法

3、欧洲中心EC全球模式:提高性能寄于基于掩星技术的COSMIC卫星、风云系列卫星资料

4、美国NGGPS全球降水系统:定位全球3Km10Km,嵌入0.5Km2Km,有效期30

5NWS转变研发模式:从自主业务研发,转变为公开招标、学界参与研发NGGPS

6、各地球系统模式对接:各国模式实现对接,开展以大洲为代表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研究

7、基于大数据的预报:大数据理念、混合模式、气候数据库、跨学科混合技术;数值预报在验证后可以作为历史实况参考

8、快速同化系统大幅提升:30秒到1小时,高分辨率快速同化,卫星、雷达快速扫描战略,增加龙卷等强对流预警10分钟左右

9、数值模式输出:NWP强国技术输出,需要本地化调整,改进、调整模式系统和能力

10、气象服务全球一体化:气象机构与企业融合,气象科学融入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经济学理念

展望:

1、依托手机基站的下一代天气雷达,实现大气对流系统的全程无变形监测

2、对流模式、风暴模式逐步成熟,无缝隙预报预测,摆脱可预报性的束缚

3、全球大气及相关探测数据全面共享,迎接智能气象观测

4、预报时效延长,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程度可界定或预测

 

注:

可预报性predictability:利用一个给定的观测网能够预报未来大气状况的程度。通常用一个时段来表示,这个时段的预报是可信的;是指天气预报在时效上的一种上限,这是由天气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著名气象学家Charney在1951年就指出,即使模式性能提高了,人们对大气预报的技巧仍然有限,他认为这种局限性是由模式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初始条件的有限误差所造成的。

参考:中国气象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382-1126874.html

上一篇:二十年磨一剑,重拾初心
收藏 IP: 36.7.109.*| 热度|

1 檀成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