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取消清考,不如收费重考 精选

已有 10056 次阅读 2020-1-6 16:25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课程考核, 取消清考, 政策, 学分制


本文的主要观点概述

1、取消清考之后,应进一步规范毕业回炉考、重修等环节。

2、从官方层面出台收费重修的指导意见,且应适当增加重修成本,以此提振本科学风。

3、重修收费应明确收费用途、费用分配,做到透明、公开、公正。

4、弹性学分制与学年制之间的矛盾,需要调和一致,否则学分制及重修易难产和流于形式。

5、总体而言,国外课程少而精,但学费贵、挂科成本高。中国大学课程体系庞大,但杂而不精。收费重修,并不适合在所有课程中开展。

6、中国现有的挂科成本和学分制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本文提出的重修收费标准是偏高的。但本文提出了核心课重修收费和收费返给学生的路径,在督促学生持续改进、纠正学习态度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7、收费重修,是从生存需求的角度,将慈善教育,变成生存教育。在生存教育当中,不努力,就出局!

8、学分制下,初修与重修的双标制,也许同样值得探讨。

9、收费重考,一是以收费重修为基础;二是收费是手段不是目的,收费的主要价值流向是回归到学生手中和更加合理的匹配投入与所得的平衡;三是本文以“考”为切入点,但收费的目的并不是重考,而是强化学习过程中的重修,如果收费只是为了考试,则偏离了作者的初衷。

10、本文虽未直接探讨,但行政化主导之下高校如何自强并逐渐走上自力更生之路,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而言,仍任重道远、前路漫漫。

 

作者声明

1、本文未得到任何资助,纯属个人兴趣、探讨,限于调研资料有限,部分内容可能不够全面;

2本文引述中较多的引用了相关原文,已在本文以特殊字体标识或颜色标识,该部分文字未作修改

3、本文为原创作品,请合理引用,勿抄袭!

4本文公众号配图蘑菇头表情包原创作者为蚊子动漫,其他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5、本文图文并茂版已首发于公众号,如需转载,请私信作者。



(公众号)

 

0、回溯清考

关于清考的学术研究,数量并不多。尽管近年来取消清考频频登上头条、响彻会场,但因期刊论文发表的滞后性、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不高等原因,截至目前,从中国知网中文献一栏以“清考”为精确主题词且符合高等教育大学清考的文献量不超过40篇(含报刊文献)。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目前能看到的关于清考的较早的文献反而是一篇服务于清考而进行的程序设计(见:龚文娟等,2005,高校毕业清考安排程序的设计与实现)[1]2007年,媒体以“不合格大学生该如何‘退场’”为题,初步讨论了清考问题。该报道中提到了以下问题或现象[2]首都经贸大学发布了2007年应届毕业生“清考”成绩,500多人参加的考试,有187人未能通过,占今年毕业生总数的15%,创下了学校的历史纪录。按照学校的规定,这些学生只能做留级处理,不管其是否已经与用人单位签下合同,或者已经考上研究生。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对我们多负点责”;校方则认为“学生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教育界人士认为“大学生‘退出’机制应通畅”

2010年,长江大学的唐凤娥较早的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讨论了大学清考问题,这一篇文献,也可能是中文学术论文中第一篇专门讨论清考的文献吧。唐凤娥的主要观点包括[3]清考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清考照顾降低标准,助长了学生混文凭的依赖心理、②追求稳定过于迁就,强化了学生逃避学习的懒惰心理、③考试评价过于死板,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心理、④法定退出机制缺乏,导致了学校不敢清退学生的求稳心理,其对该问题的改进建议包括①完善学生留级退学制度,保证出口畅通、②建立学生能力考试制度,提升学习效果、③严格学生考试监考制度,提高诚信水准

有些遗憾的是,该文章自2010年发表以来,被引用次数仅为1,下载次数截至目前仅为468。一个侧面,似乎可以看出,对于高等教育细微的环节关注,目前不仅不够多,而且还不够精致。

此后对于清考的关注包括[4-8]

2011年,北京大学卢晓东在中国教育报以“毕业率90%何以成为新闻”、长江大学徐红以“当下我国高校清考问题的质的研究”;

2012年,周麟等以“基于学分制下的学业警示制度的深度思考”;

2015年,陈淑娟以“谈‘因材施考’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

2016年,张微等以“由‘清考’现象引发的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为题进行了讨论。

实际上从上述列举中可以看出,针对清考的研究数量并不多。

时间一下子就跳到了2018年。2018822日,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9]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2019929日,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10]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20191024日,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11]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

几份文件的陆续出台,在社会上引发了新一轮讨论(请注意,我这里并没有用“热烈讨论”),其中以媒体讨论居多,而且论调似乎也比较一致,比如:

 

科技日报:本科变专科,还算不上严苛;

深圳特区报:严把毕业关当从严把教育观开始;

中国青年报:取消毕业“清考”,大学生还敢混日子吗;

羊城晚报:严控大学“出口关”,让混日子者无法混。

 

当媒体以较为一致的观点来点赞取消清考的时候,教育一线的老师,能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比如以下两篇文章,似乎更能说明相关教师的艰辛:

[1]吕苇,王海波。毕业季遇多重危机,拨开乌云重见阳光——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才智,2019(07):186。

[2]周超。全面取消“清考”背景下高校谈心谈话工作的再认识[J]。科技视界,2019(07):144-146。

 

清考,从无人问津,到变成取消清考的官方意见;

从浪子回头换学历的一环,变成学渣学傻的迎头板砖;

从一部分人要求另一部分人的无条件拥护,到另一部分人不敢对一部分人说出自己的内心酸楚……

 

以往的脉络,似乎也无法看清清考的传说。但当官方定调“取消清考”后,一边是高呼尘埃落定,另一边是想着怎么保证毕业率、就业率也同样符合有关规定。在上有政策之下,又是否下有对策?取消清考制之下,课程考核、人才培养又将何去何去?

且看今日评说。

1、课程考核飞升渡劫基本模式及现实问题

1.1 课程考核飞升渡劫基本模式

在一门课程或一个教学环节的考核当中,如果我们忽略中间的评价过程,而仅以通过与否来观察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考核,其考核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初考,主要指第一次课程学习按照教学计划而执行的第一次考试;

2、补考,主要指因无法参加初考或初考未通过,而在同一轮教学结束后所参加的第二论课程考试,如以期末考试为AB卷,初考为A卷,则补考有可能就考B卷,以此保证试题的难度等。或者直接参与下一轮教学的期末考试;

3、清考,主要指在毕业之前,对于未通过的科目所参加的一次集中考试,一般清考前有统一辅导,或以自学为主。对于没有任何辅导的清考而言,可以将清考视为一次特殊的补考;

4、重修,因课程考核达不到学校要求(一般表现为不及格),而按照学校要求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参加课程学习并再次参与课程考核;

5、毕业回炉考。应毕业而无法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每年返校参加相关科目考试,为特殊的补考。









image.png


根据上述简介,在校期间课程考核现有的飞升渡劫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初考-补考-清考制(此模式为原来实践较多的模式)。特点是初考和补考的机会只有一次,剩余的机会就是清考,毕业前会有清考,不能按时毕业,每年还会再次回炉考;

2、初考-补考-重修制。特点是初考和补考的机会只有一次,但重修和再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不限;

3、初考-补考……n次补考-清考制。特点是初考的机会只有一次,但在学期间补考有多次(一般是直接参加下一轮教学的课程考核环节),直至达到最大学习年限;

4、初考-补考-重修-清考制(此模式也应用较多)。特点是初考和补考的机会只有一次,无法渡劫飞升则参加重修和重修考试,还不合格参加清考。

 

1.2 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2.1 第一次补考的公平性问题

不管你信不信,考前划重点这个现状应该是目前还没法回避的,特别是对于普通院校,有可能这种情况更严重。一方面,是学校对挂科率的要求,另一方面,有些老师也疲于应对补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是,往往对于AB卷而言,期末初考是A卷,则补考大概就是B卷,不论是用排除法排除A卷的知识点,还是采用重点突击法再突击一遍A卷考过的重点,实际上补考的难度、新鲜感都要低于初考。换言之,一定程度上因为补考这一特殊环节的设置,已经人为的降低了补考的难度,从这一点而言,补考要更简单一些。如果在补考的监考过程中再放点水,那补考就会更easy

目前,缓解补考尴尬的一招叫最高成绩60分。意味着,不管你补考多少分,凡是超过60分的,一律按60分计算。对于这种操作,一方面看起来对初考的人是实现相对公平,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补考中学渣对60分的低保需求。但对于为什么会划定60分作为分水岭,60分以上为啥没有进一步的更骚的操作,比如补考成绩超过60分时,按九折或八折这算,这样就避免了大面积补考60分和学生排名区分度不显著的问题。但显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往往没有这个决定权,而主管教务的,似乎又没有想过这个中的万千个可能。大抵,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就是这么来的吧。

补考确实给了一部分人第二次机会,但往往补考就安排在下一个学期之处,至于学生寒暑假是否真的学习了,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全信。所以你要问我补考是否达到了检验学生水平的目的,抱歉,我认为没有。补考更像是一个形式、一个惯例,明明已经有了A卷,却还要再宠爱一下B卷。高等教育的多情,也让一部分人暗自庆幸。

至于是否客观、是否公平,谁能说清?


1.2.2 教师:多劳,却不一定多得

总体而言,中国大学老师的工资和教学收入是比较低的,不同地区、不同职称、不同角色(行政、专任教师等)收入之间也是有差距。如胡咏梅等基于某985高校2010-2014年数据的案例分析表明[12]B大学教师工资的基尼系数在逐年下降;社科类教师工资显著高于人文学科教师工资,理科教师工资则显著低于人文学科教师工资;兼有行政职务的教师工资显著高于没有行政兼职的教师工资;退休人员工资明显低于在职同类人员工资。基尼系数分解的结果表明,绩效工资是造成专任教师收入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Shapley值分解的结果表明,职称和人才头衔对专任教师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分别为36.40%和22.54%”。

顾全博士在对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13]当前我国研究型高校的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1.教师整体薪酬水平过低,个体间差异过大;2.保障性基本工资过低,薪酬结构过于复杂;3.高校资金来源结构单一,自营自筹能力欠缺;4.高校薪酬自主权不充分,学术权益维护机制不健全。提出建设性建议:1.提升教师整体薪酬水平,构建合理的薪酬差异体系;2.提升薪酬制度保障功能,依循学术特性加强多元管理;3.建立多元化收入来源结构,加强自主竞争筹款能力;4.扩大高校薪酬分配自主权,加强学术权益维护机制”

就考核而言,笔者举个例子。某高校,对于试卷命题、试卷批改、补考或重修试卷命题及试卷批改是几乎是没有工资补偿的,即便有,数量也是杯水车薪。但作为试卷命题、批改的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却要大的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试卷命题错误,教学事故!

试卷批改错误,教学事故!

主考监考失误,教学事故!

更不要说试卷批改完毕归档后还要应对一轮又一轮、一遍又一遍的各种评估整改了。

如果一个教师为补考、清考所投入的时间、精力无法得到应有的报酬,反而还要承担巨大的责任。敢问,长此以往,还有几个卫道士甘冒教学事故风险、不惧学生吐槽甚至是人身攻击、坚持秉公处理呢?

退一步思考,就算是教师得到了相应的报酬体现,学生毕业或通过就一走了之了,但现在各种评估、教学检查可是不饶人啊,老师承担的风险和担惊受怕,足以影响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感。

不论是因为不挣钱,还是因为不想惹事,又或者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基于传统试卷考核模式,配合上补考、清考,本身就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

取消清考很容易,但取消清考之后如何避免其他环节变着花样放水,谁又说得清!


1.2.3 学生问:老师,我学的东西都有用吗?

学生问:老师,我学的东西都有用吗?

我做出与我年龄并不匹配的慈祥的样子答道:傻孩子,多学点总是好的。

答毕,内心苦笑。

 

根据刘建清等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结果[14]

从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对总学分及分配、课程的分类及必须开设的课程门数要求、实践时间及组织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上,各“标准”之间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学科门类下相临的专业门类之间也是如此,尤其是对总学时要求差异很大。

在总学分上,12个“标准”对总学分没有提出要求,17个“标准”在总学分额度上做了硬性规定,20个“标准”提出了总学分额度建议,60%的“标准”对总学分提出了一个区间范围供学校选择。四年制专业的总学分限定最低是120,最高则是200。学分要求范围跨度最大的是矿业学类,在140~200之间,跨度为60个学分。跨度最小的是大气科学类下的两个具体专业标准,区间为150~160,跨度只有10个学分。

我们就以120~200学分来计算一下,以四年制为例,四年合计8个学期,平均每学期的学分为15~25学分。通常,一门课为2~3学分,再考虑一下实践环节,简单换算一下,中国学生每学期要学习的课程约5~8门课(注:这个数字不完全准确,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学生课表去统计评价)。如果考虑一下大部分学生还有一个学期是毕业设计或论文,实际上可能比上面的数字还要大一些。

总的感觉是:中国学生的课真的不少了!

类似的与国外的对比可以很容易找到,比如国防科技大学周云等认为“美国老道明大学是世界建模与仿真教育与研究的著名高校,是美国唯一一所提供从本科到博士阶段仿真专业教育的学校。分析研究老道明大学仿真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发现老道明大学仿真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具有课程少而精且结构均衡、专业课程知识体系鲜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15]

总体而言,国外学生的课程相对少而精,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有时间、有精力来完成诸如小组讨论、分组汇报、项目设计等内容,而中国的学生总体而言课程多而过程监管不足,导致学生带着脑袋走进课程,听得多做得少,但如果一个学期翻转课堂太多,可能学生根本就无暇顾及那么多翻转,学习效果差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被动接受和主动学习是两种状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或反面说明这种现状的现实,是国内对课时量的要求和国外对课时量的要求,很明显,国外对教师上课的课时量要求要明显低于国内。比如国内某些高校要求副教授年均180甚至300个教学学时,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教学当中了,是疲惫的教学,而不是最佳的教学。一个学期1~2门课足以(年均纯理论课堂教学课时量超过200学时的,都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再多点,备课、上课、教学效果都是问题,更何谈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过程考核了。所以,中国大学有良知、有上进心的教师,为了教学、科研所加的班,绝不是996可比的。如果有区别,大抵是笼子更大一些,基本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笼子里生活。

 

在课时量要求上,学生和老师需要的是减负提质!

至于整个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有些制定人也不过是按章办事罢了。有些章又是州官章,普通人谁敢太岁头上动土?

 

回到本节最初的问题,学生问:老师,我学的东西都有用吗?

我发自内心的答道:孩子,多学点总是好的,前提是把东西学到手,而不是学到皮毛。

答毕,充满期待。

 

1.2.4 清考放水问题

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比较普遍了。

从命题放水、辅导放水,到监考放水、批改放水,全方位服务于60分万岁。

要问为啥?

答:被逼的!

问:谁逼得?

答:生活让人做牛做马!

 

1.2.5 毕业回炉考的意义问题

实际上,毕业回炉考也是放水比较多的环节。原因很多,比如不能收费、但印刷试卷、出人头监考、评改试卷却需要成本,再比如对学生的同情心理等。

如果毕业回炉考的难度、公平性不能保证,则取消清考只是消除了毕业前的那次特殊补考,从而提高了当年的毕业率,但并没有改变过个一年半载最终还是要给学生发证的现实,而这个过程,因为毕业回炉考的难度、公平性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还是无法保证。取消清考的意义,可能与毕业回炉考矛盾。

 

1.2.6 重修成本低的问题

中国重修收费被很多学生吐槽,但即便这样,中国重修的费用还是非常低的。因为中国大学的学费本身就比较便宜。

这里,我们根据网媒的信息列举一下国外挂科重修的成本,你感受一下:

澳大利亚[16]

墨尔本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41,140/year,两个学期8门课,也就是每学期每门课大约$5,143澳元。

新南威尔士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41,280/year,每一门课:$5,160。

莫纳什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40,500/year,每一门课:$5,026。50。

悉尼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40,500/year,每一门课:$5,062。

澳国立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42,960/year,每一门课:$5,370。

昆士兰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39,424/year,每一门课:$4,928。

阿德莱德大学,2018年的金融本科:$39,000/year,每一门课:$4,875。

一台iPhone X的澳洲价格是:$1,579,也就是说挂一科能卖3。2台iPhone X!

美国[17]

Q1:学费大概多少?挂科怎么收费?

@美西课代表1:一学分2000刀,一门课3学分就是6000刀。一学期12学分大概24000刀。挂科就需要重新交钱再上一次。

@美西课代表2:一门课大概是$2400,一学期$1w7左右(能选5-7门课),挂了下学期重修,一般来说没有额外费用,也不存在补考一说。

@美东课代表:一个学分1680刀,硕士一门课一般3个学分。学费一学期两万出头吧。挂科补考那个不清楚,没有经历。

@美东课代表:一年3万3,一个学分大概$350

@美中课代表:1学分1000刀吧,一学期20000刀左右。挂科以后没有补考诶,没这么好的事情。

总体而言,国外课程少而精,但学费贵、挂科成本高。

论学习内容体量,中国大学的现状不输国外;但论学习质量,可能要差一些。

挂科是国际性教育问题,但在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往往穷的挂不起科;而在中国扩招的背景下,有些学生不仅穷,还穷的理直气壮、不思进取。相比而言,中国学费低、挂科成本低,对学风和学习质量有较大影响。

我曾用节约用水的例子讲过这个问题。上学期间,你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几乎是效果甚微,但毕业以后,学生自己生活了,要交水费了,自动就节约用水了。等到执行阶梯水价的时候,恐怕他或她还会主动关注一下阶梯分级。

收费重修,是从生存需求的角度,将慈善教育,变成生存教育。在生存教育当中,不努力,就出局!

生存教育冷血、缺乏温情,甚至被质疑拜金,但由此激发出人的本能生存欲望和反应,可能你会挂科一次,两次,但如果成本太高的话,我相信在督促学习这件事上,会起到效果。至少大学期间总的挂科数量,会降下来。


2、学分制/重修收费改革,有官部门怎么说?

2.1 相关政策

按道理,有官部门的文件应该放在篇首,这样才能立一个基调。但……如果基调都立了,很多讨论就被既定的框架限制了,反而无法发挥自由的想象。另一方面,作为并非专门的政策研究人员,在相关政策的引述上也有可能存在疏漏。

笔者收集到的可供参考的政策有:

根据官方的回复,具体如下[18]

image.png

 

但另一方面,学分制是允许收费的: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19]

一、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高等学校改按学分制收费,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教财〔2005〕10号)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方案,同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并在召开听证会的基础上,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凡未按规定程序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高等学校不得自行改按学分制收费。

二、实行学分制收费的学费不得高于按学年制收费的总额

经批准按照学分制收费的,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生当年所缴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改按学分制收费后,高等学校可以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需要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不得超过原来学习该门课程的费用标准。严禁高等学校以改按学分制收费为名,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或收取其他名目的费用。

另一方面,遏制依靠学分制乱收费、高收费也是教育部明确要求的[20]

image.png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其中关于学分的规定引述如下[21]

10.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校,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本科教学秩序。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探索将辅修专业制度纳入国家学籍学历管理体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善学分制,推动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增强学生学习的荣誉感和主动性。

26.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加强慕课在中西部高校的推广使用,加快提升中西部高校教学水平。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以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慕课等优质资源平台发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形成支持学习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新环境。

30.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关于学分的规定引述如下[10]

2.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10.完善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选择学分创造条件。支持高校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实践,以学分积累作为学生毕业标准。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学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修满毕业要求的学分,应准予毕业;未修满学分,可根据学校修业年限延长学习时间,通过缴费注册继续学习。支持高校按照一定比例对特别优秀的学士学位获得者予以表彰,并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或奖励证书。

12.推进辅修专业制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支持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其它本科专业。高校应研究制定本校辅修专业目录,辅修专业应与主修专业归属不同的专业类。原则上,辅修专业学生的遴选不晚于第二学年起始时间。辅修专业应参照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辅修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要结合学校定位和辅修专业特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健全与主辅修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联动机制。对没有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学生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13.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支持符合条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试点须报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试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试点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充分反映两个专业的课程要求、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得变相降低要求。高校要推进试点项目与现有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所授两个学位应在证书中予以注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开展授予双学士学位工作。

14.稳妥推进跨校联合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实施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发挥不同特色高校优势,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项目须报合作高校所在地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该项目相关高校均应具有该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课程要求、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不得低于联合培养单位各自的相关标准。实施高校要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联合学士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开展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工作。

18.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探索实行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的,开展岗前和在岗专业科目培训。推进高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完善校企、校社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工作站)机制,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鼓励高校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设立荣誉证书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关于收取费用的规定,主要参考资料有以下内容:

1996年制定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22]

2003917日《中国教育报》刊载的“教育收费政策解读”[23]

上学要缴哪些费?

制定学校收费项目、标准的审批程序是什么?

学校的收费项目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或者由各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其他任何部门或单位都无权自行制定学校的收费项目。

国家对高等学校收取学费和住宿费有哪些规定?

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但禁止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即“双轨”收费。

各地在制定学费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学生家庭或个人的承受能力等情况。

高等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住宿收费,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成本确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同时要有利于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

定向生、特长生、预科生、专升本学生是否执行单独的收费标准?

定向生、特长生、预科生、专升本学生应与同等学力层次学生执行同样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除按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外,学校不得额外向他们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专升本学生升入本科后,其学费按照相同专业本科生的标准收取。预科生在预科阶段的学费按照预科培养学校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预科生收费标准收取;预科生升入本、专科后,其学费按照预科招生当年的普通本、专科生的学费标准收取。

教育部答网民关于调整高校收费的留言[24]

2.关于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高校收费实行属地化管理。国务院或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收费管理的宏观政策,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审批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收费标准。2012年以来,国家关于稳定学校收费标准的政策到期,全国有9个省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调整了学校收费标准,另外有6个省份正在启动调整收费标准的相关程序。各相关省份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履行成本监审、价格听证、收费公示等程序,努力做到科学核定生均培养成本、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主动公开收费标准。各相关省份大多是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了不同的学费标准,不同专业涨幅不同。从已经调整高校学费标准的9个省份来看,调整后的学费标准,一般专业在4000-6000元之间,艺术类专业在7000-12000元之间。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要求,各地在调整高校收费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认真履行成本监审、听证、公示等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的规定。


2.2 政策的要点概述

上述政策内容丰富,以下进一步浓缩出与本文讨论内容密切相关的政策:

高校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学费、住宿费和考试费三类,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重修费。

学校的收费项目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或者由各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其他任何部门或单位都无权自行制定学校的收费项目。

高等学校改按学分制收费,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方案,同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并在召开听证会的基础上,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凡未按规定程序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高等学校不得自行改按学分制收费。

经批准按照学分制收费的,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学生当年所缴纳的学费可根据选取学分所需的费用收取。改按学分制收费后,高等学校可以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需要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不得超过原来学习该门课程的费用标准。严禁高等学校以改按学分制收费为名,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或收取其他名目的费用。

学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修满毕业要求的学分,应准予毕业;未修满学分,可根据学校修业年限延长学习时间,通过缴费注册继续学习。

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2.3 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1)“重修费”是否等于“重修学费”

上述文件规定“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重修费”,又规定“改按学分制收费后,高等学校可以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需要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

显然,原有政策中不得征收重修费和后来征收重修学费之间是矛盾的。

此外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实行按照学分制收费,学生重新学习的成本谁来支付?

2)总额限制问题

“经批准按照学分制收费的,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的学费总额”。

学生重修了一次还是无法毕业,以后的补考支出谁来填补?是否有硬性的多次重修规定?

3)单科限制所导致的收费低问题

“需要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不得超过原来学习该门课程的费用标准”。

以北京大学为例,根据《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9版)[25]

北京大学校本部学费收费标准: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电子信息类、生物科学专业为5300元人民币/学年,其他专业5000元人民币/学年;住宿费:750-1200元人民币/学年。

我们按照上限计算,5300元人民币/学年×4=21200元,21200元÷120学分(“国标”最低学分标准)≈17667/学分。一般一门课1~3个学分,按照这个标准,挂科重修成本仅为17667~530元,是不是太低了呢?

上述计算当中,学分我们取的还是极小,如果学分再多一些,挂科成本还将更低。当然,另一个声音是如果学费提高,也会导致按照学分制收费的费用提高,但按照现在的大学学费而言,很多专业一年的学费在1万元人民币以下应该是比较普遍,也就是对上述标准约提高两倍,那么挂一科的成本大约是400~1100左右。与现在的物价相比,这个价格的震慑力也不够强。

4)延期,还是毕业回炉考?

按照规定,延期是要“缴费注册继续学习”,而毕业回炉考则成本相对低一些,甚至在一些高校毕业回炉考就不收取费用。现实当中,往往本科延期的执行力度也不及研究生培养,经常听到研究生延期的新闻,却很少听到本科生延期重新学习的新闻。

一些明明属于延期性质的学生,最后选择的是毕业回炉考,前述的毕业回炉考方面的成本支出,谁来关照?

5)弹性学分制呼声与学年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尽管弹性学分制已被喊了很多年,而且弹性学分制也是与学分制收费相适应的。但目前的教育现实依然是按照学年排定主要的学习课程和顺序。尽管很多高校都在课程制定中引入了学分的概念和界定,但因为课程体系并不弹性,以至于学生重修和正常学习可能存在冲突,导致重修无法落实。

6)实践环节无法补考的问题

目前,通行的做法,一般实践环节不能补考、只能重修,但实践环节的重修收费问题,还没有被大量讨论。特别是无法实行弹性学分制的学年制而言,怎样解决实践重修成本增加的问题?

7)高校的自强之路何去何从?

应该充分肯定,禁止高校乱收费是非常正确的。

但当前高校的收入只要以财政拨款、学费等为主,其中财政拨款还是主要渠道。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如何自强,也是一个问题。


3、收费重修的基本构想


3.1 一个不变:保证学费不变

扩招造成学生人数众多,而经济发展不均衡,又使得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还不能收费过高(与发到国家大学学费相比)。未来一段时期内,保证学费不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高等教育入口而言,学费与现状基本不变,也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在接受高等教育层面上不会对现状造成大的改变。


3.2 收费的几种模式

1、按课程收费

该模式比较固定,与国外目前的做法比较一致。优点是简单粗暴,缺点是不够精确。

2、按学分收费

与上述模式基本相同,因不同课程学分不同,按学分收费,是以学分为基准进行定价。国内关于学分制的已经一定实践经验,根据调研(见下文),目前较为通行的做法是1学分的100元左右,成本相对较低。

3、按成绩收费

对于59分和1分的学生而言,如果按课程或按学分收费,其痛苦程度是不一样的。按成绩收费,以60与挂科成绩的差值为基准,差值越大,需要重修的费用越高。该模式的好处是即便是学渣,也要为一分两分而奋斗,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分分必争的效果,而且根据成绩进行了权重分配,也反映了不同学习程度的差异,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如果再配合上过程考核,学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就能赚分,也能起到一定督促作用。但该模式的缺点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对教师评改卷、判定成绩要求较高,分分必争也会造成学生倒逼教师严格评分,由此,优点是教师不敢随意批改了,但缺点却是很多自由发挥的题目上可能存在争议,造成试卷命题保守、死板。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给予教师一定的评改自由度,比如5~10分的个人判断是允许的,并加强对评改的教学监管和学生监督。

若采用此模式,收费过低,还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笔者建议,1分的收费为20~50元,若考试成绩为50分,距离合格线差值为10分,重修需要缴纳200~500不等;若考试成绩为40分,差值为20分,重修需要缴纳400~1000不等。与现有的重修收费相比,该标准是明显偏高的(下文列举现状调研的个案),因为收费高,震慑效果会更强。

当然,这个标准是偏高的,并不适合所有课程。

但笔者觉得,虽然此方法更科学,但因为计算过程复杂,反而某些管理人员为了方便,还是更喜欢12的简单粗暴模式。加之目前已经实践和号召实践学分制,学分制收费未来有可能大行其道。但按照现在的学分制的收费标准,挂科成本太低,达不到改善本科教学学风的效果。


3.3 收费的用途

收费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因此,尽可能的将收费返回到学生手里,应该是重修收费的一个初衷。初步设想,收费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以100%计):

1、学业进步奖学金,50%。对挂科学生的学业提出阶段性要求,达到要求,可大比例返现,以此督促学生在未来更加努力的学习,此部分直接按比例返还给交费的学生。但反之,如果学业持续未改进,不能赚回去交的钱,还要继续重修交费。

2、优秀学生奖学金,15%。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体现优中选优、重点扶持、树立榜样。

3、毕业奖学金,15%。对挂科学生的学业提出毕业要求,根据挂科数量、挂科分数等,按照不同比例对学生返现。

4、教师补助,10%。用于补贴教师的工作量。

5、教学管理,10%。用于支付教学管理、硬件损耗等。

上述比例可根据教学经验进一步调整,但总的原则应体现为督促学生学业成绩的持续改进上。当学业进步奖学金、毕业奖学金有盈余时,可考虑部分投入到教师补助、教学管理或其他教育事业,但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核、公示,主动接受监督,避免公款私用。


3.4 收费及审核的实操问题

因为收费千头万绪,笔者认为,以二级学院教务科室为主要责任单位,同时引入授课教师、挂科学生、学院领导等的监管,二级学院教务科室按照既定方案收费,并及时上交和发放各种费用,可避免校级层面收费、返回的来回折腾。校级层面重点做好对二级学院教务科室收费的监管工作,避免不合理收费、超额收费、进入小金库等问题。

反正,如果是校级财务收费,则课程核算还是要返回到授课单位,容易来回折腾。

此外,二级学院教务科室作为实操主体,实际上也体现了二级学院对学生成绩的直接关注。


3.5 重修收费的范围

前面已经论述,目前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过于庞杂,以至于某些课程虽然列到了必修环节,但有些课程并不适合收费。

当前阶段,可以采取核心课程收费的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述的核心课程并非专业核心课,可将各个环节当中选择一定课程作为核心课,避免收费不合理和学生选课的偏好性和投机取巧。

如,通选课通常被认为不重要、放水,但校级层面可以要求,若必修6个学分的通选课,其中至少有一门为挂科可能收费的课程。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不良现象。但收费课程必须是经过校级或同行论证的,符合金课的特征,这样在教学质量和公平性方面,能更好的符合条件。进一步的,也可以从学生视角,来再一次检视金课质量。避免关系课、领导课、感情课、水课等滥竽充数。

诸如体育、SXXSZC等课程,可暂时不考虑重修收费,或低标准收费。毕竟,不是每个上大学的学生都想成为博尔特,有些学生只想成为霍金,而霍金的体育是不需要及格的,甚至霍金压根就不需要学习体育。


4、收费重修所引发的争议和思考

4.1 学生该不该有一次补考机会?

如果课程的过程考核做得好,完全没必要有补考。

但根据我对国内课程考核所做的调研(详见拙文的部分论述:“新工科”背景下通识选修课过程考核理论与实践),目前的过程考核大部分是换汤不换药,还达不到全面评价学生整体表现的效果。从教育现状而言,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并以此来缓冲收费重修对学生造成的冲击,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可能还有一定存在的合理性。

但双一流建设单位、双一流建设专业,则大可以取消补考环节。

但前述的文件则规定“补考后仍不及格、需要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政策与现实还需要调和一致。


4.2 大学四年已学完,还没达到毕业要求怎么办?

收费重修,依然无法避免一部分人即便重修了一次,还是无法通过的问题。这也是本文开篇曾提及的,在上有政策的同时,也会滋生出下有对策。目前,一些学校的做法是取消毕业前清考,然后每年再组织应毕业而没毕业的学生回来继续考。换了个形式,但换汤不换药,本质还是以考代评、以考发证。

这样有可能造成一部分挂科比较多的学生,又不愿意交费重修,最后要等到毕业以后每年回来补考。相比而言,这种钻空子似乎具有一定经济优势。

笔者认为,目前对应毕业而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考试,还以校内考试的标准来收费,是不合理的,而且收费过低,也有可能让一部分人钻空子。

建议的做法:

1、挂科至少要参加一次重修,体现收费重修的严肃性和对过程学习的要求;

2、参照社会性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应毕业而不毕业学生返校考试的参加考试成本,具体标准由各地区主管部门出台指导意见。


4.3 如何避免收费重修变成教育乱收费?

收费重修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众多,建议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收费标准进行范围性界定。各地区再进一步根据文件内容,在波动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收费标准,形成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公示的明文标准。按照一定周期调整收费标准,如以35年为一个调整周期。

若官方不出台指导文件,则收费重修确有乱收费之嫌,甚至会滋生明目张胆的乱收费。


4.4 本文提出的收费重修的标准是不是太高?

先来看一下目前的调研情况:

《市场报》20041029 第二版报道[26]:教育乱收费又添新丁 重修费让大学生苦不堪言

各大高校收取“重修费”并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北京大学一名大二男生对记者说:“我们学校一个学分收200元,比如高等数学这一科是4个学分,如果不及格就要交800元重修费。”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采用这种学分制收费办法,每个学分的交费金额从30元—200元不等,没有一个统一的交费标准。这直接导致一些高校把“重修费”当成摇钱树,价格年年上涨。四川一所大学的“重修费”涨价后,仅一门物理学去年一年就收了40多万元。

商丘师范学院2018年执行的学分制重修收费标准[27]

重修收费标准:

“1.重修课程。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可参加一次重考,重考不收费。重考后仍不及格者,可以选择重新学习(重修)该门课程。

(1)文科类学生重修专业课程,按每学分80元的标准收取;

(2)理工类学生重修专业课程,按每学分87元的标准收取;

(3)艺术类学生重修专业课程,按每学分134元的标准收取;

(4)国际生重修专业课程收费执行相应普通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标准;

(5)重修通识教育课程,按最低标准(每学分80元)收取。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2019年执行的规定[28]

image.png

北京大学规定[29](未调研到具体收费金额):

第十二条  课程考核不合格者,必修课必须重修,选修课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要求重修或选修其他课程取得学分。已合格的课程不得申请重修。

《浙江财经大学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2015年的规定[30]

一、学费按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

二、学分学费按学分计算,每学分75元。专业学费按学年计算,艺术类专业4000元,一般专业960元。修读双专业的专业学费标准不一致的从高收取。

三、收费方式采用预收制,即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按学年制的学费标准预收。学年结束时,计算出每生的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的总额。如超过预收学费额的,不足部分在下一学年预收学费时一并收取;未到预收额的,结转下一学年使用,毕业前进行总结算。

四、四年制本科学生最低学分按160学分计,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超出此标准的,超出部分免收学分学费。

五、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以外加修、修读双专业(辅修)、重修课程学分的,均计收学分学费。

《上海海事大学学分制收费办法》2017年规定[31]

第六条 课程考核不合格者,符合学籍管理规定者可参加补考,补考不收费。不可参加补考或补考后仍不合格者,可选择重修该门课程。对重修课程的学生收取重修学费,每学分单价为100元。

第七条 修读教学计划要求以外课程,按每学分单价100元收取学费。

第八条 专升本、插班生、转专业学生, 其正式转入后所选的学分,按转入的专业标准进行收费。

《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2011级开始执行的规定[32]

第十三条 课程学分学费按学生所修每门课程规定的学分收费,每学分学费100元。

第五章 奖 励

第二十七条 学生可申请取得不超过10个创新学分,并记为通识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学分不交纳课程学分学费。

第二十八条 学生一学年内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7及以上,下一学年奖励3学分的课程学分学费。

第二十九条 学生毕业时总平均学分绩点排在当年毕业生总人数前1%的,返还全部课程学分学费。

《青岛科技大学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2018年文件[33]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学分制收费,是指按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学费的收费管理制度。

专业注册学费是指对不同专业收取的年度学费;学分学费是指以专业基本毕业学分为计算基础收取的学费。

第四条 学校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普通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学生在校修业年限为3至6年。普通专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学生在校修业年限为3至5年。修业年限计算自高考招生录取规定报到之日起,至颁发相应学业证书之日止。

第五条 学分学费按修读课程的学分计收,学分收费标准不分专业, 每学分学费为100元。理论课教学16学时折合1学分;理、工、医学类实验课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其它学科类别实验课教学16学时折合1学分;体育课教学32学时折合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每周计1学分;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成果学分计算按《青岛科技大学关于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学分记载办法》实施。多学期课程,课程的学分为其各学期学分总和。

《武汉轻工大学学分制收费制度政策解读》[34]

学分制学费的收费计算方法:

1.学分制学费总额=专业学费标准×学制+每学分学费标准×毕业前收费总学分数

2.专业学费标准=(专业学年制学费总额-每学分学费标准×收费总学分数)÷学制

3.学生按学分制培养方案正常完成学业,学分学费收费总学分按四年制175计划学分、五年制218计划学分计算。如遇教学计划调整,学分学费收费总学分做相应调整。

4.专业学费学年标准和每学分学费标准根据备案公示的当年我校学年制学费标准予以换算,具体各专业的学分制学费标准以每年学校对外公布的标准为准。

目前执行的所有课程学分学费标准一致,每学分学费标准为80元。

《南开大学学分制收费改革听证会》方案[35]

1.学分制收费是指对学生修读的学分数进行考量、计收学费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是基于原有学年制学费标准的计费方式改革。

2.学分制收费由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两部分组成。学生按所在专业培养方案正常完成学业(不含辅修、重修学分学费),所缴纳的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之和不高于天津市规定的该专业学年制收费的学费总额。

计算公式为:

学分制学费总额=学分学费标准×专业应修最低总学分数+专业学费标准×标准学制

3.专业学费是指以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成本为计算基础,在学年制学费总额内扣除学分学费后,对不同专业学生每学年收取的学费。学分学费为修读课程的学分数乘以学分学费标准。学分学费标准为每学分120元。

计算公式为:专业学费标准=(学年制学费总额-学分学费标准×专业应修最低总学分数)÷标准学制

4.专业学费按学年收缴和结算,学分学费按学期收缴和结算。专业学费、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学分学费,作为一个收费期统一收取,学年度第二学期的学分学费作为一个收费期收取。

 

上述数据说明,本文提出的标准确实是偏高的。但本文提出了核心课重修收费和收费返给学生的路径,在督促学生持续改进、纠正学习态度方面,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4.5 收费重修,会不会演变成致富摇钱树?

坊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牛顿为了创收,发明了微积分,学生挂科重修就要交钱,由此开启了微积分致富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之路[36]

该故事已被证伪,但重修收费之下,会不会导致部分教师利用该制度发家致富呢?

笔者认为不会。原因很简单,在前述的重修收费制度之下,若按照本文提出的分配方案,教师收益只是很小的一环,重修收费的重头是以激励的方式返回到学生手里的。

反之,就算有个别人利用重修收费多赚点,在对挂科率、优秀率等有要求的笑话之下,不具备连续作案的可行性。教师如果恶意挂科,极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应该注意到,如果重修收费的用途、去向不明,则有可能滋生管理环节的分配不公乃至流入私人小金库。


4.6 另一个可能:学分制下的双标

学分制下,另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对学分收取学费执行双标,其中初修执行低标准,重修执行高标准。举例而言,初修一个学分100元,而重修则提升到另一个数值,以此督促学生学习。

但目前的政策是“学费标准不得超过原来学习该门课程的费用标准”,双标制若要试点,依然需要政策开绿灯。

5 结语

1)本文题目为“取消清考,不如收费重考”,主要针对取消清考之后的毕业回炉考、形式考等而提出。收费重考,一是以收费重修为基础;二是收费是手段不是目的,收费的主要价值流向是回归到学生手中和更加合理的匹配投入与所得的平衡;三是本文以“考”为切入点,但收费的目的并不是重考,而是强化学习过程中的重修,如果收费只是为了考试,则偏离了作者的初衷。

2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龚文娟,骆名剑,张晓龙.高校毕业清考安排程序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05(13)44-46.

[2]人民网.不合格大学生该如何‘退场’. [EB/OL]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545152.html

[3]唐凤娥.大学生清考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03)78-80.

[4]卢晓东. 毕业率90%何以成为新闻[N]. 中国教育报,2011-07-04(005).

[5]徐红.当下我国高校清考问题的质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4)98-101.

[6]周麟,崔彥.基于学分制下的学业警示制度的深度思考[J].文教资料,2012(22)127-128+139.

[7]陈淑娟.谈“因材施考”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6(03)27-30.

[8]张微,孟芯纬,朱平.由“清考”现象引发的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23)76-77.

[9]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t20180903_347079.html

[10]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11]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12]胡咏梅,唐一鹏,易慧霞.研究型大学教师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基于某985高校2010-2014年数据的案例分析[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7(01)169-182.

[13]顾全. 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14]刘建清,夏文波,李晶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内容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831(05)28-34.

[15]周云,朱晓敏.美国老道明大学仿真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03)67-73.

[16]信为plus.不挂科指南,澳洲补修费贵的惊人,压力大的喘不上气[EB/OL].https//rank.aoweibang.com/wx/4I5BtvPGln7nYQjFDE7jHauXAEOMhqfw3mOBDLk8UMP8KFvI-5s3pjglLW5_pVhawwGbMTEzS3GVH4WEnSkTmw/

[17]BOSS直聘海外.美国留学成本大揭秘: 学费大概多少?挂科怎么收费?[EB/OL].https//xw.qq.com/partner/hwbrowser/20190614A0O6K2/20190614A0O6K200?ADTAG=hwb&pgv_ref=hwb&appid=hwbrowser&ctype=news

[18] [EB/OL]http//www.gov.cn/fuwu/2019-07/08/content_5407349.htm

[19]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06-05/12/content_278644.htm

[20]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moe_2070/moe_2124/moe_2018/tnull_33856.html

[2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2]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001/xxgk_81884.html

[23]中国教育报.“教育收费政策解读” [EB/OL] 2003-9-17.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364/moe_902/moe_1002/tnull_9408.html

[24]教育部.答网民关于调整高校收费的留言 [EB/OL]. http//www.gov.cn/hudong/201411/5057940.htm

[25]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9版)[EB/OL]. https//gaokao.chsi.com.cn/zsgs/zhangcheng/listVerifedZszc--infoId-2355915097.method-view.schId-1.dhtml

[26]张晶.教育乱收费又添新丁 重修费让大学生苦不堪言. [EB/OL] 人民网-市场报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3/2952339.html

[27]商丘师范学院教务处.关于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重修、补修的通知[EB/OL].https//jwc.sqnu.edu.cn/info/1017/3503.htm

[28]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教务处. [EB/OL]https//www.gxzyxysy.com/v-1-9797.aspx

[29]北京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EB/OL].http//www.dean.pku.edu.cn/web/rules_info.php?id=20

[30]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2015 [EB/OL].https//open.zufe.edu.cn/info/2001/4286.htm

[31]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学分制收费办法(2017 [EB/OL].http//jwc.shmtu.edu.cn/guizhangzhidu/394-上海海事大学学分制收费办法.htm

[32]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EB/OL].https//sim.whu.edu.cn/info/1038/1030.htm

[33]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2018 [EB/OL]. https//zs.qust.edu.cn/info/1003/1006.htm

[34]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学分制收费制度政策解读 [EB/OL].https//cwc.whpu.edu.cn/info/1036/1480.htm

[35]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学分制收费改革听证会方案 [EB/OL]. https//www.nankai.edu.cn/2019/0627/c17471a237370/page.htm

[36] 中科大胡不归.【问答60】牛顿为创收发明微积分的故事是真是假?[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dd260bdd0102wfsj.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213110.html

上一篇:中国为什么需要“教学型教授”?
下一篇:感谢,你的短暂停留
收藏 IP: 134.7.61.*| 热度|

8 黄永义 郁志勇 郑永军 王安良 姚伟 王卫 丁迅雷 王玉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