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P设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csys 没有逆向思维就没有科技原创。 不自信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博文

打破惯性思维才会有科学原创

已有 6115 次阅读 2017-6-27 07:38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原创, 惯性思维

打破惯性思维才会有科学原创

姜咏江

如何才能有科学原创?这是科学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科学知识的继承应该说是一般科技创新的基础。这就是科学研究中“不要重复发明轮子”的理由。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这是普遍适用的道理。但原始的创新仅仅有很好的继承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打破常规的继承模式,去寻求前所未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够诞生。

教育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将人类社会成功的经验以知识的形式快速地传授给了学生。但对于原始创新来说,学校教育常常是无能为力。因为原始科学创新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需要个人通过独立地思考和实践才可以诞生。自然,原始创新的人才需要很好地接受教育,不然会“坐井观天”,会重复制造出“车轮子”,还误认为是创新。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先进的科学知识熏陶,没有掌握领域中最必需的理论和方法,奢谈创新,基本上无疑是“痴人说梦”。反过来说,一个“学霸”,已有理论知识都掌握得很好的学生,将来就一定会成为原始科学理论或科学技术的创始人吗?我想,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原始科学理论技术的创始人?那就是那些能够充分继承前人或国内外已有知识技术,敢于破除惯性思维束缚的那些人。人类的科学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想想,哪位科学的大师不是从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之中摆脱出来的?

其实,学术和中国的武术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分离出许多学派。这种学派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研究中的惯性思维模式。不是吗?当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出来的时候,许多科学人都会拿出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进行评论,进而产生否定或质疑,甚至嘲讽的声音。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数是惯性思维的方式造成的。这种思维方式被“评审专家”使用,所造成的后果会可想而知。

如何对待“号称”的原始创新?那就要认真地分析创他的概念、方法、逻辑推导过程、支撑创新的实例等是否真正正确可行,而不是对比以往的公认的科学结论,稍有偏差就立即枪毙。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在对已有理论和技术的否定基础上产生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卫道士们”的批判。那些卫道士实际上是科学惯性思维的牺牲品,其中不乏有自认知识全面的懵懂者。

一般来说,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由于个人生活范围和能力的限制,没有知识的指导,就肯定是一个低能人。但科学知识的发展前进,需要高智商的人去打破常规,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能够更好地解释和替代已有的知识,丰富人类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这些创新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惯性思维”的方式,敢于提出前所未有理论和方法,从而达到科学知识的新的境界。

我们国家经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已有先进科学知识的获取掌握上,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论文发表大国,这就是成就之一。我们要真正成为科学技术强国,只发那些“跟风研究”的论文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建立自信心,勇于打破科学惯性思维的方式,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破一切科研成果靠国外评价的落后方式,敢于掀起“国内研究创新,国内探讨评判”的科学风气。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快速地进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399-1063172.html

上一篇:一个民科三年公开科研的成果
下一篇:投稿ACM TOCS
收藏 IP: 36.102.227.*| 热度|

12 鲁学星 尤明庆 高友鹤 肖建华 魏焱明 赵斌 马志超 晏成和 LongLeeLu loyalSciencefan icgwang wangbin608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