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MBi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TMBio

博文

Science Advances | 天津医科大学张锴组发现2-羟基异丁酰化去修饰酶及调节原核细胞代谢的分子机制

已有 3924 次阅读 2019-7-24 13:3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9年7月17日,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张锴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Protein lysine de-2-hydroxyisobutyrylation by CobB in prokaryotes”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董瀚阳为本文第一作者),报道了原核生物中CobB作为Khib的去修饰酶,介导Khib调节代谢酶活性,改变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蛋白质功能和生命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Khib)是近年来在真核细胞组蛋白上报道的一种新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转录、细胞代谢等重要生命活动。


Khib相关研究精选:

莫道不修饰,心随景杰,人比酵母瘦——蛋白质组学揭示2-羟基异丁基化修饰新功能

蛋白质2-羟基异丁酰化修饰(Khib)再取得重大进展:Writers、Erasers和修饰底物的发现!

Mol. Cell:P300作为二羟基异丁酰转移酶调控糖酵解途径


张锴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了Khib在原核细胞中分布广泛,并表征了其组学特征,证明了该修饰的发生与碳源的相关性[1],然而Khib在原核生物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仍然未知。



2-羟基异丁酰化(Khib)、乙酰化(Kac)、琥珀酰化


本研究利用该课题组发展的“基于多价态亲和光交联蛋白质修饰结合蛋白高灵敏分析方法”[2],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原核细胞中发现了Khib的特异性结合蛋白CobB。而CobB是已知的去乙酰化酶,由此作者提出假设CobB可能具有去除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的作用。



作者通过对体内CobB敲除和过表达体系中Khib水平的检测等实验,证实了CobB是Khib的去修饰酶,同时表征了其结合力和酶动力学规律,并进一步确定了R58是CobB去除Khib酶活性的关键位点,又借助多肽水平实验,观测到小分子抑制剂对这一酶活性的影响。至此作者系统证明了CobB是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的去修饰酶并表征了其酶活特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生化实验,在E. Coli中发现了CobB靶向调控的99个Khib位点,其中烯醇酶(ENO)上K343Khib随着CobB敲除显著上调。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阐明了CobB去除ENO上K343Khib和K326乙酰化,调控ENO活性,从而改变代谢活动,影响细菌生长的机制。这一研究发现了CobB是赖氨酸-2-羟基异丁酰化去修饰酶,鉴定了CobB靶向调控的Khib位点,解析了CobB介导Khib调控代谢行为的分子机制。


参考文献:

1. H. Y. Dong, et al., 2018,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Lysine2-hydroxyisobutyrylated Proteins in Proteus mirabilis. Mol Cell Proteomics.

2. G.J. Zhai, et al., 2018,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Histone Modification Readers Using Self-Assembled Multivalent Photo affinity Peptide Probes. Anal Chem.

3. Hanyang Donget al., 2019, Protein lysine de-2-hydroxyisobutyrylation by CobB in prokaryotes. Science Advances.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iNature公众号,景杰学术团队报道,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有转载、投稿、等其他合作需求,请添加微信ptm-market咨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4471-1190920.html

上一篇:“小囊泡,大作用”---上海交通大学肖华团队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肺癌转移新机制
下一篇:“情意合,金玉缘”,Plant Journal | 磷酸化与乙酰化在植物昼夜节律中的“琴瑟和鸣”
收藏 IP: 101.71.2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