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chengx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chengxu

博文

什么是生态经济?

已有 7181 次阅读 2020-4-20 10:45 |个人分类:先从定义开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态经济, 概念发展与内涵

这里想明确一个重要的概念:生态经济。

 

一、要生态还是要经济 (Ecology or Economy)

1785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工程师瓦特制作的改良型蒸汽机正是投入工业应用,在诺丁汉郡建立了英国第一个蒸汽纺纱厂。由此,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行会式作坊生产模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1900年以电气化为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井喷式爆发。以煤、石油为能源,以钢铁、塑料为基础原料,以冶金、化工、汽车为主要工业的经济形式由此成为主流。

直到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详细阐述农药DDT可能带来的人体健康危害,社会对工业经济产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发出了严重的反应。

在这一阶段,要经济还是要生态?经济或者生态(Ecology or Economy),似乎是两选一的问题。先污染后治理也曾经是改革开放后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一种观点。

 

二、既要生态也要经济(Ecology and Economy)

1968 4月,欧洲成立了由30多位专家构成的研究未来问题的罗马俱乐部,该组织在1972年发布了第一篇报告《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这些学者达成的一个基本认识就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已经超越了极限。这本书中提出的可持续增长的概念至今意味深长。

本质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就是既要生态也要经济(Ecology and Economy),这方面的研究以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为代表,他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联盟主任,提出世界经济要调整发展方式,才能确保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要提升整体的生产水平,同时也要确保社会包容性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能源供给形式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逐步转向绿色低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核能、海洋能)的利用,以及更加低耗能低污染生产工艺的开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新加坡将这种发展模式称为Ecosperity,是围绕工业发展的重要思想。《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都是国际社会围绕这一发展目标的重要成果。

 

三、生态就是经济(Ecology is Economy)

将人类活动作为生态系统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考虑,人类活动不能越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红线,同时,将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也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产出参数。这就是绿色GDP,首先是由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于1940年提出的,即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成本计入经济投入与产出的过程。该思想经过发展之后,一般认为,绿色GDP是从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但这一理论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常常被认为可操作性不强,其原因在于资源资源成本的公共性,即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由哈定(Garrit Hadin)于1968年提出的。

 

四、生态经济(Ecology Economy, Ecolonomy)

前面三种提法都是围绕工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来认识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三阶段论(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不考虑生态的工业、考虑生态的工业、将生态计入生产成本的工业)。而第四种提法起初是围绕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来认识的。总体来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就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关于农业经济作为第一产业如何嵌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初是由日本东京大学今村奈良臣(Naraomi Imamura)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即农牧不仅要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农业为基础的三产融合被其称为第六产业。但生态经济(Ecology Economy, Ecolonomy)的概念应该是在第六产业基础上加上生态宜居与旅游业发展,也就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我们可以称为:作为初级农产品产出第一阶段、作为农产品产出/加工/销售的第二阶段、作为农产品产出/加工/销售+生态宜居+农业基地旅游业的第三阶段。

将农业基地打造成生态宜居的青山绿水,使得青山绿水成为一种可反复用于生产过程的经济方式就是生态经济(Ecolonomy)

 

五、生态经济(Ecolonomy)概念发展的创新内涵

根据以上的基本论述,可认为生态经济(Ecolonomy)具有三点创新内涵。

一是思维形态的整体论(holistic)而非还原论(reductive)。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目标来说,生态就是经济。将农业、农民、农村整合进入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融合,由此创造出生态宜居与农业基地旅游业两种系统论新要素。

二是产业结构中生态要素的反复投入使用。在第六产业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宜居的经济要素和农业基地旅游业的新产业。旅游是一种对于土地或生态的再生产,其生产本身是生态可再生性的一种反复再生产,将生态转化为一种经济投入的要素供反复使用。而非人力成本的经济要素反复使用就是剩余价值的秘密。这里的剩余价值是指生产过程产出减去投入的超出部分。

三是以集体人为主的经济学。一般的经济学概念都是以个体为主来考量的,经济学作为一个名词的本意就是eco-nomyeco就是个体,是ego的变体。而生态经济则必须以集体人为基础,因为生态本身在区域上一定是一个整体,则在此生态整体中的个体必然具有一个整体性,否则无生态可言。因此,生态经济(Ecolonomy)是一种集体行为的经济学。

根据以上三点认识,由此有必要将生态经济(Ecolonomy)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而非复合名词)来理解。这三点认识本身也是系统性的,缺一不可。

生态经济(Ecolonomy)概念创生于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但其内涵也将影响到整个产业经济领域。

 

参考文献:

Carson R. 1962. Silent Sp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Meadows DH, Randers J, Meadows DL, Behrens WW, 1974. 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New York:Universe Books.

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3859) : 1243-1248.  

Hicks JR. 1939. Value and capital: an inquiry into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 Oxford Oxfordshire: Clarendon Press.

Imamura N. 1998. Sixth industrialization for aquiculture to create additional values. Nouson, pp. 1―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2009-1229232.html


收藏 IP: 115.215.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