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POP

博文

数理心理学:统一性回顾——人的结构与功能唯象学蓄积 精选

已有 5099 次阅读 2021-7-15 11:57 |个人分类:数理心理学历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心理学之统一,确切讲,是对人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全貌的理解的数理逻辑。这就注定从开始,就不是心理学的一个学科任务。这需要对人功能系统的全貌性理解。并在还原论指导下,对总系统进行子系统的拆解。在这种方法上,心理学自开始就内部矛盾重重。这和这个学科脱胎于哲学,并滞后发展于自然科学,又天然继承自然科学方法时,不能完备消化科学的内核有关,并由此影响到这个学科建设的各个层面。

       1.人的功能结构

        把人作为整体的系统,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这是还原论思想的基本思路。在人的研究中,被大量使用。它的基本系统,又可以分解为8个关键子类:(1)骨骼系统,(2)肌肉系统,(3)肺循环系统,(4)血液循环系统,(5)消化系统,(6)神经系统,(7)内分泌系统,(8)免疫系统。

image.png

         这些子类,又可以合并为关键行为功能系统:(1)供能系统,如消化、血液与肺循环(2)运动系统,如肌肉与骨骼(3)认知控制系统,如神经与内分泌(4)自我保护系统,如免疫系统。

        这4个子系统,又形成了围绕精神运作的认知闭环开放系统。供能与运动系统形成了人的物质外壳系统。驱动生物机械运动系统的运作。类人机器人的物质外壳基本可以模拟这一系统。人得以可以四处移动。

        认知控制系统,是人的信息通信系统,包含两个关键系统,数字系统、模拟系统。神经是数字通信的系统,传感器部分也包含模拟信号的工作方式。对身体能量进行激发和收方的系统,有时靠内分泌系统进行调制,很大部分属于模拟信号部分。免疫系统则对身体实现自我保护。

        因此,心理学要实现对人精神信号的全貌理解,在心理学自建的领域内的解读,是非常有限的。认知科学的危机和miller的回顾,已经足以体现这一危机性。

        而对人的系统性研究,也恰恰反应了,人的本身的研究是“集成性质研究”。即对它的研究的突破,是全领域的突破,而当前的研究,是割裂的。认知纲领,企图整合的思路,为心理学单方面吸收,这一路途方向是对的,当实践中基本上宣告失败。

See the source image

        2.人的功能结构研究的蓄积

        对人的统一性,需要大量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完备性。在心理学之外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大幅度的迈进,并形成了关键的独立体系,这和人的系统的独立性有关,又和研究的独立性有关,这都决定了这类科学知识蓄积的合理性。

        2.1神经解破学蓄积

       对神经科学的知识的关键蓄积,源于中世纪的神经解剖学。在宗教高压下,人类仍然获得了获取知识的夹缝,以维萨留斯为开辟,形成的解剖学慢慢开始兴起,逐步形成了关于神经的解剖的知识。


See the source image


发展至当代,关于神经信号传递、神经并行结构、神经的传递、神经方程(H-H方程)、神经记忆等的功能机制的不断突破。这产生了系列的诺奖,熠熠生辉。它是对人的认知系统的关键性理解。在这些方程中,主要是神经脉冲的促发基理的揭示,从通信角度讲,属于模拟信号的研究。

        2.2神经编译困惑

        神经传递和促发的脉冲信号,是数字信号。神经促发的脉冲编码,也就是神经的“编译”部分,是人类揭示神经基理的一个关键难点,它必然是连接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连接点,即使“功能信号”与频率信号连接点。只有在这个点上的关键突破,才能把精神信号与神经信号连接起来。它构成了人类信号的密码学。


See the source image

         2.3生物功能结构蓄积

        人是生物体,也是一个开放的独立系统。这意味着对人的生物功能的揭示,即包含它的能量获取的基理,也包含它的生物材料基理的理解。这是生物学对人的生物系统理解的内核构成。在这一领域,生物学和物理学两大领域积极推进,并形成了生物物理学。血液流变学、生物辐射学、心脏动力学、人体分形学等学科,是物理方法与生物方法天然结合的领地。

        而在中国的国学,起源于对人的系统的功能的整体理解,以周易、五行为核心理念的“实验唯象学”,同样包含至深哲理,而缺乏现代的数理的理解,亟待焕发新的活力。物的对象的相通性,决定了这两大体系之间的数理性的同源、通融。

        2.4社会价值理念体系

        人的精神运作的体系,是人的价值理念体系。这体现在人类具有的社会哲学中,也就是认知的哲学。在人类学中,人的观念,被理解为是“setup”,也就是人类的群体是被设计了的。人的价值理念驱动了人的行为,价值是有模式的。它就构成了“社会的因果律”。社会的稳定性与运作,是社会因果律决定的。

        中国的社会文化哲学,起源于上古时期,并经百家争鸣,而分离出两套关键体系:

       (1)社会结构与动力关系。以道德经、孔孟及其后世者发展起来的“社会结构学”,并“setup”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即社会动力关系。依赖这一设计,形成了金字塔的社会结构文化逻辑。

       (2)社会事件的预测几何学。以河图、八卦图为相位表示,标注各类事件的初始条件,呈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喻事”、“预事”体系。形成了:周易、风水(人-物相互作用)、人际匹配(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演化(推背图)、生理作用(黄帝内经、药理等)体系。并用千年的实践来践行这一体系,并发展为完备体系。

       (3)社会应用体系。以上述为“唯象学”原理,推广至“兵法”、韬略等,形成了应用体系。

         即中国发展了独立的社会科学的数理体系的唯象学体系。这在将来中,我们将详细论述。这一体系,对人而言,就构成了“行为模式”驱动的机制的内因。

        2.5心理结构与功能体系

        心理学则历经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有认为是学派),确立了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并在事实上对各个关键功能环节中的精神现象做了关键研究。例如:心理物理学、格式塔的完型、行为的学习机制等,认知的信息结构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都是精神功能的关键突破。


See the source image     See the source image

         2.6数理基础理论的蓄积       

         心理学统一需要的数学,包括:(1)群论、(2)微积分、(3)信息论、(4)数字与模拟电路、(5)符号学、(6)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均已经成熟。

         3.逻辑关系

        就人的统一性机制看:

        (1)精神功能结构,由心理学来完成。

        (2)精神的编码。由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来完成。

        (2)思维的机制,由哲学来完成。

        (3)神经通信机制,由神经科学、信息学、编码学来完成。

        (4)人的价值观念机制。由人类学、各人文学科来完成。

        (5)经验的因果律。由三大理学来完成: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

        3.小结

        (1)心理学的统一性突破,需要对人的物理性、生物性、精神性三性的基础上,利用公理的形式,确立它们之间演绎的内在的数理逻辑。这就是统一性的心理学。

        (2)它是自然科学的长期蓄积后,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次数理性突破。颠覆性才刚刚开始。

        (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突破的关键点,就是对人的“算理”的突破。而这个核心点,就在于“数理心理学”成果的关键突破,即对人的自然智能理解的突破。

       (4)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在数理性上人才的薄弱是一大软肋。

       (5)认知纲领是心理学中最后的一个局域性、唯像学纲领。统一性纲领,将实现由“实验性质”向“理论性质”的关键转换。它必然是世界科学界在这一点争夺之焦点。而现在仍然未引起关键注意。

        参考文献

      Rafael Núñez, Michael Allen, Richard Gao,What happened to cognitive science?nature human behaviour behaviour, 3p782–791 (2019)

        Miller,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3,7,141-144.

高闯.(2021).数理心理学:心理空间几何学.,吉林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8362-1295554.html

上一篇:数理心理学:统一性回顾——心理变量度规哲学之数理路径
下一篇:数理心理学:“事件结构式”第一公设对认知科学意义
收藏 IP: 117.152.203.*| 热度|

4 闻宝联 吴元熙 杨正瓴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