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ortmuscle

博文

红土球场初体验

已有 3798 次阅读 2019-12-24 10:1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红土球场初体验

史仍飞/文

clay cort.JPG

红土场地初体验,网球运动带给我很多,一帮人在红土泥地上玩耍,想想都很快乐,自小在农村泥地里摸爬滚打,那时并没有感觉到泥土的亲切,现在在城市生活久了,越发怀念农村泥土的味道!

初冬的季节,郊区略显寒冷的气温并没有阻挡大家的热情,俱乐部20多人一大早乘坐大巴赶到红土场地,大部分球友也都是初次体验红土场地,只是场地距离市区太远,1个多小时的车程,好在人多,有说有笑的也没有感觉时间太慢。经简单的开幕仪式后,我们逐队厮杀,对手很多也都是熟悉的球友,也都很nice,比赛采用信任制方式。既然是比赛,紧张、激烈、每分必争的运动精神还是体现的很充分。红土场地球速略显缓慢,偶尔也会有脚下泥沙的滑步,尽管没有专业选手在红土夸张的侧滑救球的动作,还是略有体验到与硬度的差异。能享受在红土场地上打球,比赛的结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确实一场红土回来后,报废了一双球鞋,满载了一身的红土沙尘。

场地有7片,室外一片,在阳光、蓝天、绿树的映衬下,长方形红土场地勾勒出一副美丽的风景,让人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室内的6片场地,左右各3片,夹杂着满是灰尘的暗红的场地,在并不太明亮的灯光下就没有那么让人心动。昏暗的顶棚,以及周围杂乱灌木丛林,显得整个场地有些衰落,没有生气,也许是远离市区,没有太多打球者的光顾,萧条是不可避免的。

微信图片_20191224101430.jpg

运动场地是需要与人互动,否则也只是一个静态没有活力的地标,国内的很多场馆,由于特殊的赛事,而建在偏远的位置,因人的很少光顾,再加上年久失修,风吹雨打,日晒老化等侵袭,逐渐失去它最初的功用。

接着再聊聊红土赛事吧,作为一百多年的赛事,最初也只是法国传教士在修道院空地上划出的打网球的空地,日后谁也没有想到会成为世界最顶级国际网球赛场。并且在现代体育竞技已经被市场发掘的体无完肤的时代,在泥地上运动仍然是那么的狂热和迷人。对每一个网球迷而言,心中都有一个红土梦,第一次在不是很理想的红土场地打球,也足以让我等业余选手倍感荣幸了,期待下次还能体验红土。

据专业人士介绍,红土场地不是我想象的在场地上铺一层红土,而是非常考究的。红土场地是由土、沙、火山灰等自然材料碾压而成的,场地的硬度比水泥地和沥青地面要柔和很多,被人们称为软场地,加上红土场地表面上铺有一层细沙,对人体有缓冲作用,避免了运动中的横向和纵向的急停,使腿部关节得到缓解和保护,增加了运动生涯。

8.jpg

运动员在红土场上跑动中漂亮的滑步、赏心悦目的色彩、跳跃起的身姿线条都将诠释红土网球运动的魅力。当微风轻起,红土在运动员的脚下飞扬上升,当汗水沿着脸颊和手臂滑落,体验到这些也就是心满意足了。

习惯了在硬地打球,偶尔的红土软地也是很新鲜,尽管无法与那个最有名气的巴黎罗兰•加洛斯红土相提并论。

网球教会我很多,在球场上当我习惯了奔跑,我会越来越觉得球场太小。我慢慢地学会了控制力量,而不是挥霍力量。我深深地感悟到,打好网球,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分寸。开阔的长方形空间,既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又可以尽情奔跑、大力的打球释放,引拍击球的舒展,还有让人心旷神怡的击球声。每一次击球,以及每一次球与地面接触、反弹的不确定性正如生命途中的不确定性一样。

tenis7.jpg

网球场上教会了我们很多礼仪,当你步入场地,以及与对手完成比赛的每一个环节,网球带来的不仅仅是运动本身,而是从文化熏陶、球场礼仪,以及潜移默化的身心的教育。

没有激烈的身体对抗,更无野蛮的肢体冲突。转眼一过,网球伴随着自己走过不少的岁月,尽管球技未见多少变化,但体验过运动后肌肉酸爽,和偶尔的一次击球的穿越……

再回到球场,我还是喜欢球拍击球发出的清脆的砰砰声,也就是这声音让我们不知疲倦的在球场上奔跑。一不留神,在无聊的乘车途中写下这么多文字。至少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会真的很怀念可以尽情打球的岁月!

(从没有期许2020来的如此之快,值此岁末年初,仅以这些文字献给我的球友、教练、友人,愿生活、工作像红土一样红红火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4215-1211257.html

上一篇:“肌肉记忆”没有那么简单?
下一篇:坚持有氧运动:对改善大脑灰质有好处
收藏 IP: 101.231.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