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茂伟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Lushgry 专业打造学术型&科研型人文社科类个人博客:博采众长,客友至上!

博文

“在家”与“再见”:少一些想你便少一些意外性的可能

已有 2173 次阅读 2020-5-10 15:4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母亲节

        今天又是一个关于母亲的节日,然而我们到底该怎样过“母亲节”呢?


        我想,送花送礼物送祝福是可以的,但还远远不够,我们最应该送的是自己,就是把自己送到母亲或父母的身旁,因为父母最需要的礼物是子女的陪伴!


孔子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可以理解为:父母在家,子女不宜无故远游,若远游必要告知缘由,并说清楚自出门到归来的计划、方案。


        大家都知道,今日子女常常为了生计、事业、学业、生活等长期在外,想必都是有缘由的了!但有些人在外老是一句“我最近(这会)很忙”,连电话或语音视频都懒得或顾不得与父母长叙;还有的人在外(在家也是)听不得父母唠叨几句,一听到唠叨就心烦甚至还会训斥父母多事;也有些人不到父母病重、病危甚至病逝就不回家看一眼,更可怕的是个别人连父母不在了也不回家,直待坟前荒草生!


孟郊诗《游子吟》有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里面有太多的牵挂与思念、期待与盼望,渴望子女早日归来!就像今天,很多子女回也匆匆、走也匆匆,留给父母最多的是“在家”(二老相搀或孤苦伶仃)与“再见”(有声的或无声的)。殊不知,“再见”(zai jian)比“在家”(zai jia)多的就是“想你”(n)——想看着“你”!


        而做子女的还要明白的是,不要老是给“在家”的父母说或留下太多的“再见”,因为“再见”(zai jian)比“在家”(zai jia)多的还会是“意外性的可能”(N种可能)——说不定再见着再见着就再也见不着了!


        其实,二者还是有关系的,即少一些“想你”便少一些“意外性的可能”。那么,如何少呢?还是“常回家看看”吧,因为不论电话还是语音乃至视频,都有可能得不到父母最真实的状况,父母常常会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尤其是怕花子女的钱而善意的说谎或伪装,而这恰是一种伪善,需要子女在身旁观察观察,甚至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特别是心理行为上的细微变化!比如,很多疾病尤其是癌症、心理疾病都是有先期征兆的,如果子女提前观察得到,就可以早治疗,防止一发现就进入晚期进而留下太大的遗憾!


        近年来,“常回家看看”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但执行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代看望老人”之类的产业,真是可笑至极!事实上,不管怎样的法律规定,如果没有敬畏感或稳定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即美德品质,都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


        我们常说,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

        而实际上,对于老人,最好的赡养也是陪伴!


        只可惜,我们很多人的父母最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做子女的不妨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一想:父母到底需要不需要陪伴?父母有没有权利要求子女陪伴?我想,父母是需要也有权利要求子女陪伴的!所以,不妨通过法律赋予老人要求子女陪伴的权利,如果子女不履行相关的义务,法律可以赋予老人通过公权力强制执行的权利!法律既然可以强制要求父母必须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也可以强制要求子女必须赡养老人的义务!当然,相关的社会政策及其配套也要跟上。


        寄给父母的快递再多,不如自己常常做快递员把自己送到父母身旁,这就好比,礼物再多不如陪伴一时半刻!因为,你的陪伴将会让父母少一些想你进而少一些意外性的可能!


        最后,还想提醒一下:我们常常把节日看得太重要,但却轻视了节日的初衷与意味!就像有些人看重的是送花,但不懂得也不践行花语的意义!


第五草堂出品

郑州高新须水河畔

2020.05.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658-1232535.html

上一篇:后疫时代(连载)
下一篇:第六育(娱育):高校和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收藏 IP: 106.34.101.*| 热度|

2 舒红 夏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