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纺织学科领域

已有 3343 次阅读 2021-9-19 11: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纺织学科领域之一:新型纤维材料

       通过纤维学科与生物、电子、纳米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研制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保技术、新能源相关,且低碳、环保的新纤维、新技术,以满足服装、家用、产业用各领域的需求。开发生态化、高功能化、智能化及结构功能化的纤维品种,以及高速、高效、短流程、全自动、规模化的纤维成型技术,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效规模化制备技术,多功能纤维及制品加工技术,纤维及复合材料绿色制备及循环利用技术等,使得纤维成分由单一向复合、简单向多重构筑方向发展,纤维尺度向纳米化、低维化方向发展,纤维加工向大容量、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纺织学科领域之二:先进纺织智能制造技术

       建立纤维生产、纺纱、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加工、服装加工的纺织全产业链智能制造体系,研发纺织智能工厂(车间)关键智能技术,研究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纺织信息物理生产系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新型高端纱线制备和织造技术、高性能聚合物直接纺丝直接成网技术,低分子量生物质聚合物长丝成网技术和差别化复合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突破高效短流程、绿色高品质纱线和织物生产基础工艺和共性技术;研发纺织生产专用传感器、关键零部件、核心成套装备与专用机器人,研究纺织制造中数据科学问题,突破纺织装备运行维护、纺织流程优化决策、纺织品全周期质量控制与追溯等纺织智能化难题。

纺织学科领域之三:生态纺织染整技术

       研究纺织材料生态染整加工基础理论及染整污染物污染特征,并扩展至个人防护、医用、电子和特殊功能(智能)纺织品等应用;结合国家及上海市重大需求,针对个人防护、电子智能纺织品和耐明火等特殊功能纺织品开发、针织物平幅印染加工技术、高速喷墨印花装备及技术、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纺织化学品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高风险化学品(如烷基酚表面活性剂)替代技术,新型阻燃剂开发及应用技术、印染加工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染整废水高效深度处理及回用关键技术等进行重点建设,建立生态染整技术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纺织学科领域之四:服装科技与时尚设计

       功能防护服装的构成研究及性能评价;新型高性能服装及其材料开发;智能服装和可穿戴设备用新材料的工程化、低成本化研究,以及功能性、穿着性、洗涤性与耐久性交叉集成;构建中国人体体型细分数据库,在服装新型面料设计、个性化成衣定制、智能加工、虚拟展示等方面进行现代服装工程科技研究;以染织艺术与纺织品设计为源点,开展涵盖传统织物及创新纤维的全材质、以及全品类服装造型创意设计、结构功能设计理论和品牌构建路径研究。研究中国传统服饰历史、现代时尚产业和时尚都市,以及“非遗”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融合科技、文化和时尚生活方式,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尚品牌与管理的创新研究、基于新型材料与技术的时尚产品创新与研发、基于时尚美学与时尚文化传播的创新研究。

纺织学科领域之五:纺织新材料

       突破先进纺织结构复合材料高效低成本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先进纺织结构复合材料产业体系,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技术,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优化现有生物医用纺织品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展微型纺织加工,机织、针织、编织、非织造等复合集成加工和3D/多层等复杂结构成型等新工艺与专用设备研究;面向高效过滤、安全防护等纳米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开发静电纺功能纳米纤维材料,形成微纳米纺织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表征理论体系。

纺织学科领域之六:纺织软物质科学与技术

       研究纤维体软物质的本征特性及其成形与使用行为,研究与建立纳微到介观尺度和多尺度、多相态组复合纺织软物质材料表征模型与方法;研究纳微观及介观尺度竖绒体结构、行为和成形技术;研究晶格点阵排列自适应柔性表面和结构体及自组装方法与理论;进行分形构造纺织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及其成形技术研究;开展纳、微尺度凝聚态混复合纤维体软物质成形理论与制备技术,制造多相态混、复合自适应和各向异性纺织纤维软物质材料;研究软文物保护技术与方式以及软物质文明考证及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84-1304841.html

上一篇:青松完成答辩
下一篇:诺奖之后的冷静
收藏 IP: 117.143.10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