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qing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qingchen

博文

摊大饼式的都市扩张是北京大都市洪涝灾害强化趋势的主要原因-2

已有 11336 次阅读 2012-8-2 11:01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与绿色发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都市, 北京洪涝灾害,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河道特征

    在上篇中,笔者提出了北京大都市洪涝灾害趋势性强化的根本原因,是北京都市扩张的特点:摊大饼,有多少人,大饼就摊多大,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摊。那么,别的地方是怎样的呢?许多地方也有类似行为,为什么没有北京这么突出呢?
 
    首先,这首先与北京的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我国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一线,气候上多属于半干旱至半湿热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比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低得多,如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但年与年之间的变化大,即降水变率大。同时,与这种气候气候相对应,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流也具有自己的特征,河道宽浅,河床高程比较接近两岸地面的高程,甚至高于两岸地面的高程(如黄河下游),受降水变率大的影响,降水少的时候,河床干枯,这种季节性特点导致河道很浅;在降水大的时候,洪水的宣泄一是依靠抬高水位增大流速,二是依靠扩大过水断面,宽浅的河床就是为了适应上述这种水文特征,这与我国湿润地区河道,如长江和珠江相比,有明显区别。所以,同样摊大饼,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大都市洪涝灾害影响要大得多。
   
     在上篇中,笔者提到:世界上许多大都市的扩张过程是采取卫星城的发展模式,即由一个主要中心城市和周边若干个卫星城市的发展模式。在西方,如法国首都巴黎,其市区东西两侧及离市中心较近的塞纳河谷地等地建有5座新城;在东方,如印度首都新德里有4个主要卫星城市,再如日本首都东京,早就在其周边25到60公里范围内建设了7座新城。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把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在中心城和卫星城之间,有行洪排涝的干流,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的行洪排涝系统是相对独立的,而不像北京那样,新的一环城区建成后,不但要排泄新城区本地的洪水,还要接纳和排泄所有老城区的洪水。在我国南部湿润地区,虽然许多大城市并非有意识地走发展卫星城市的路径,但天然的河道条件也起到了相似的作用。例如武汉,长江(干流)和汉江(汇入长江的支流)早就把武汉分割成三镇:即汉口、武昌和汉阳,它们各自的排水系统只要分别把本地的洪水排入才长江干流或汉江干流就完成使命。所以,当武汉城市发展和扩张的时候,这三个镇的无论是地表水系和地下灌渠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不会形成像北京这样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超大排水系统。上海也一样,二十世纪90年代浦东开放与开发以来,上海大都市面积有一个跳跃式的扩张,但是,黄浦江把上海老城区浦西和浦东新区一分为二,浦东新区的扩张对浦西老城区的泄洪排涝没有什么影响,黄浦江是这两个城区最终的洪水出路,上海未来面临的是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带来的城市防洪排涝问题。再看广州,珠江三角洲上的网状河流系统与长江三角洲上海相比更有特色,更易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行洪排涝系统。
 
     在水文学上,专门有都市水文学(Urban Hydrology)这一分支学科。但在我国,传统上负责城市给排水的多属工科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都市水文学方面人才的参与。当今世界大都市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面临的问题往往涉及多学科和跨学科问题,需要不同学科人才的汇聚和合作。未来我国大都市的发展,需要一个优良的大都市架构,应当控制单个城市的规模,必须有适度超前的防洪排涝体系。同时,国人期望随着社会的进步,有更多专业化、多学科人才来管理我们的大都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42-598208.html

上一篇:摊大饼式的都市扩张是北京大都市洪涝灾害强化趋势的主要原因-1
下一篇:迫在眉睫:提升跨行政区河流的水资源管理水平
收藏 IP: 114.223.89.*| 热度|

4 高绪仁 张欣 chenhuansheng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