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编程夹诗糖——计算语言学本科的养成与未来 精选

已有 5635 次阅读 2017-11-19 21:11 |个人分类: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编程夹诗糖,是我们汉语言信息处理专业大三本科生的微信群名,很诗意的名字之下蕴藏着对专业的喜爱与憧憬。南师大文学院语言信息处理专业开设于2002年,是国内较早设置这一文理交叉的院系,至今已有15个年头。恰逢新生入学,给一年级的学生介绍了一下计算语言学方向的基本情况,觉得意犹未尽,是要写点什么了。在文学院待了18年,也算是又成年了一回。作为看着这个专业成长全过程的老生,也要给新童鞋们多嘱咐几句。

语言信息处理也好,计算语言学也好,其要义都是用现代的计算方法来研究和处理语言。语言的形态有语音、文本、图像、脑电、神经活动等,想了解语言、解释语言、做好语言应用和服务,需要有一腔热情与专注的心态。是的,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学更关心的是语言的奥秘,而非理解和阐释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或成为作家。但是,语言研究的好,能够给文史哲都带来很多好处。以目前新兴的数字人文研究为例,数字人文旨在用现代的数字化与计算技术,将人类的文明成果结构化地保存于计算机中,并用多媒体的方式传承、统计、研究和展示这些成果。所以,在我们的专业,既有文史哲类的课程以通晓传统中文系的基本内容,又有现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构建等方面的课程。我们的学生来源也是一半文科、一半理科。这样招生,就是为了大家能够文理交融,在小组讨论与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文科生怕编程,理科生怕死记硬背,经常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偶有同学出现一些厌学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高考不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是一座独木桥,走惯了踩点应试的那一套,也适应了被安排的生活,在填写志愿之时也是稀里糊涂地进了中文系,并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是什么。然而,大学,大学,并不是面向就业的蓝翔。这里没有贬低蓝翔的意思,恰恰是蓝翔告诉人们,面向市场的职业技能教育很适合当下的中国。既然上了大学,就应该考虑一下四年之后自己的样子。大学,是心智成长的关键期。本科阶段,多读经典,学习技能,理解、思考人生与社会,才不至于再像高考时那样稀里糊涂地被安排,稀里糊涂地填志愿。大学,就是锻炼自我,成长为独立个体的熔炉。

当然,这样的口吻,自己写着也挺恶心。就像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长,指指点点,让人无所适从。说这些,是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由衷之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新鲜事物、关键创新,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做出来的,而且在20岁以前,也未必受过特别好的教育。世人说他们的成功往往是天才+汗水的产物,却没有看到他们是追寻自己的梦想,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想做、愿意做的事情,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一见倾情地投入其中,不管世人的评价,做出来再说。在他们成功之前,又有几个被认作天才呢。年且二十,正是人生中最美的年华,脑力与体力都已达到最佳,此时的你,需要的是寻找挚爱。寻找的过程有如探险,有如揽胜,欲得其要,须得走遍千山险境,方知何处栖身。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你读的是前人游记,学的是前人精华。然而,世界之大,社会的未来,不是前人所能穷尽,亦须接着他们的脚步,去探索。

之所以投身计算语言学,就因为它充满了未知,充满了技术与人文的双重色彩,充满了应用价值。编程夹诗糖,诗甜,而编程略显枯燥,这颗糖,正是技术的刚硬包裹下的人文姿彩。如果你读古希腊,会被理性精神与诗意所怡情;如果读诸子百家,定然恶权谋之深,悯士大夫之凄;可如果你思考语言,会觉得语言是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它既非物质,又如此重要。它不仅是人类思维与交流的必须,又承载着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相比于文学历史,语言才是人类更深层的精神家园。语言从何而来,语言如何运作,为何有如此多样的语言,为何学习一门语言如此之难,将来有没有可能用计算机帮助我们学习和使用语言,能不能把我们的语言文化传承下去甚至创造新的文化形态……

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但我们最期待的能和人交流的机器人还没有出现,我们正处于语言智能技术的起步阶段,有太多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有太多的人文历史需要承载。未来在呼唤新的才俊来完成一次变革,也许是计算机、脑成像,也许是人文。不要给自己设限,开放发展的本科,丰富丰满的四年,锤炼出的是一个不一样的自我,愿大家能品尝到这颗糖的甜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14-1085933.html

上一篇:NLP和语言学会议的共性与差异
下一篇:南京VS波士顿 大学城的差距
收藏 IP: 223.2.49.*| 热度|

6 黄永义 武夷山 柳文山 徐明昆 杜永明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