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um popp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rly 一直善良,就会幸福。

博文

我国科普生态的转变:解读《科学素质纲要》及实施方案

已有 7314 次阅读 2017-12-21 11:2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最近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四份文件,对比发现几个有趣的点:


1.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到“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在这部分,对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推进工作一直提倡从未懈怠。有趣的是这个年龄段之前和之后,对于之前,在“十一五”期间的表述是“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十二五”期间的表述是“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而“十三五”期间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改为“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去掉了学龄前,增加了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普工作,主要工作分别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从“十三五”开始,将“科学教育”改成了“科技教育”,不知道这个修改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想强调技术素养的重要性,但我粗浅地认为完全没有这个修改的必要,很多事情重在内容和行动,而不是一个名字和口号。不过,我相当认可高校科普工作的意义,但更希望是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切实地传播出去,而不是最后变成了太明显地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背书。


2. “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到“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十二五”期间在重点人群中增加了“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三五”期间又将其去掉,而在重点工程中增加了“社区科普益民工程”。至于为什么从重点人群换到重点工程,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范围不清,“社区居民”与“城镇劳动者”的界限实在是有一些模糊;其二,权责不明,从实施方案看,“十二五”期间这部分工作的牵头单位是中国科协和全国妇联,“十三五”期间的牵头单位是文化部、民政部、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整体上来说,这个变化我很赞同,但至于有些部委买不买账一起干就不知道了。


3. “科普资源”和“大众传媒”到“科普信息化”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两大重点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和“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在“十三五”期间合并为“科普信息化”。对这部分的变化,我有话要说,首先,我对“科普信息化”的概念一直是有些蒙圈的;其次,我认为科普要做好至少内容和传播渠道两个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而“科普信息化”的概念明显削弱了内容这个要素,假如没有优秀的内容,传播渠道和方式再高科技再精准,科普也难做得更好,而能够生产优质科普内容的一个是科研院所,一个是市场。“科普信息化”的牵头单位是中国科协、中共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键要看中国科协能否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和引导科普市场生产优质内容了,当然也希望各位喜欢科普的科研工作者能够支持中国科协,一起将我国的科普工作做好。


4. “科普产业助力工程”的提出

我认为“十三五”期间增加的重点工程“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一部已经不太发挥作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明确指出“科普是公益性事业。”尽管科普是中国特色国情需要,但时至今日,科普早已不只是公益性事业了,公民对科普的需求已经使它发展成为服务业的一部分而走上市场很久了。尽管财政部近些年陆续发布了一些支持科普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市场化的科普产业已经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未来也将在解决我国新的基本矛盾中贡献力量。但我们也知道,最近两年北京的科普产业发生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急需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为引导科普产业更好地良性发展,“科普产业助力工程”非常有意义。这项工程的牵头单位是科技部和中国科协,他们是否有能力规范和引导科普产业的市场行为,让我们拭目以待。


5. 科学共同体和科学传播

讲起这个,就是这些喜欢做科普的科学家们心底不大不小的痛。“十一五”期间,在“保障条件”之下的“队伍建设”中,有一句话“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其他条款中另有一句“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十二五”期间,在“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重点工程中有一条是“建立科研与科普密切结合机制”,与之并列的“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中有一句“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政策,提高科普人员和科普成果在科技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这项工程的牵头单位是科技部、财政部和中宣部,表述本来就很模糊,最后实施得怎么样大家也看到了。不过广大科普盟友们总算迎来了一点曙光,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和保障条件”中“长效机制”有专门的一条“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继续落实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将科普工作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科普成果在科技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显然比“十二五”期间的表述更明确。结合有些高校已出的考核政策,似乎看到了曙光。但说实话我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也许这段路还得再艰难地走更久一点,毕竟这个世界太复杂,且不说政策法规根基难动,中国“做得越多越错,明哲保身”的思想也一直横行,就是那些“我不会做,我也不认可你做”的保守派的指责和阻挠,也会让改革和创新举步维艰。


战战兢兢写完,有些说得过了的或者不正确的,欢迎留言交流,但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请勿连带。


以下是相关文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doc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doc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docx

实施方案2016-2020.docx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6385-1090780.html

上一篇:灵魂至上者一路前行——书生老田,走好!
下一篇: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正面临四大瓶颈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7 史晓雷 姬扬 武夷山 苏德辰 曾荣昌 黄永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