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混沌的冬日 精选

已有 5655 次阅读 2017-11-18 02:33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Rachel Carson 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展示了农药污染下没有虫鸣的春天。在其影响下公众开始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并开启了环境科学研究的序幕。然而,国内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也许并不用等到春天。近几年,每每国庆刚过,雾霾就会几次三番的席卷全国,呈现出混沌的冬日。

有人说发展的问题会在发展中解决,例如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但伴随产业转型与法规调控,污染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消亡;又有人说虽然城市会被雾霾笼罩,但从统计数据上看居民平均寿命其实比所谓田园风光的乡村更长;还有人说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水还有固废污染都不算严重,只是可见度更高(也就是能见度低)……的确,雾霾这个现象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多一个角度看问题并不会让你过的更好,但至少更明白些。

下面我将给出一些非技术与法规调控的视角,希望对读者理解雾霾以及其他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能有帮助。

研究增长的极限


上图是生物资讯数据库 Pubmed 上用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作为关键词得到的论文数量,一百年来可以说是持续增长,特别是21世纪以来增长尤为迅猛。但需要注意的是到2015年达到了峰值(3429),16年已经明显下降(3134),今年还有两个月(2348),但不出意外也不会超过16年。至于为什么会有少量18年文献(26),这是学术界硬通货论文的通货膨胀,透支未来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最伟大也最危险的发明,学术界亦然。也就是说,对于颗粒物的研究兴趣实际已经在降低了。

这个现象可能有点反直觉,因为近几年大气环境污染的公众关注度非常高,经费投放也很可观,但学术界却降低了学术交流频次。无独有偶,使用传统研究热点例如汞、铬、二恶英、基因组、纳米颗粒去进行检索,都会发现研究在2014-2015年间出现了峰值。但同时如果去看一些新兴研究例如3D打印,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则增长还是非常迅速的(下图是以细颗粒物为关键词的文献发表状况)。

如果把学术界所有人的研究精力看成是总量稳定的,那么论文数可以看成精力的指标,对于包括大气颗粒物在内的很多环境研究课题而言,学术界正在把蛋糕切给更新的技术与概念。同样是进行雾霾研究,如果你从事微米尺度研究,而学术界却更加认可纳米尺度的研究,那么你的文章就很难发表,然后就是经费紧张,如此循环;进而使得新概念也不断变成老概念。

就颗粒物研究而言,目前学术圈总体关注度已经在下降,但分支中却有上升的。那么可想而知,学科内存在激烈竞争,并不是所有的颗粒物研究方向都是热点。而且还可以预期的是少数研究方向的异军突起会吸收更多学科内的研究资源,很多优秀的研究人员可能一开始选错了研究方向,最终的结局就是转行。研究的增长极限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如果你在这个年代打算去找专家咨询,最好去问上升期的新人,因为很多概念从出现到流行不到三五年,有经验的专家反而可能因为有学科内竞争关系而给出带有其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感情色彩的论断。

有原罪的雾霾

如果某天PM2.5爆表,然后你又恰好感觉到嗓子不舒服,那么很自然你会认为这是雾霾的锅。这符合情理,但不一定符合事实,雾霾跟健康是有联系的,但跟健康有联系的可不仅仅是雾霾。即使仅仅考虑大气污染,颗粒物也只是能够产生爆表AQI的一个因素,其余的例如工业主导的硫酸型烟雾或汽车尾气主导的光化学烟雾都会影响健康,都能让嗓子不舒服,此时你会把原因归到哪里?

进一步讲,环境因素也只是影响健康的一个方面,遗传也起作用。假如你在雾霾天听到一个有气管炎家族病史的患者在咳嗽,你会认为是环境影响还是遗传作用?而根据最近Science的一份研究,即便你排除掉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仅仅是新陈代谢过程中DNA的复制次数就可解释癌症的发病率的66%,而这个过程根本就无法用先天后天因素来解释,就是个生长问题。

在中国,雾霾是有原罪的,它实际承载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一部分焦虑。如果其对健康的总影响是十,那么其中真实作用可能也就二三,替遗传和其他污染物背了三四的锅,还有三四则可以说是心因性的。今年柳叶刀上一篇文献就提到,中国PM1跟PM2.5大概贡献了医院急诊的4.47%与5.05%。这种研究有两个问题,第一,即使排除了意外导致的急诊(例如车祸),就诊行为本身就会受天气影响;此外就是 type M 型错误(效应数量级错误),也就是说这个效应是真实的,但是影响不一定大。

这其实是目前环境研究的一个通病,找一组病人和一组正常人(有的连这个也省了)采集样本,然后一把测定几百上千种污染物(这个现在技术上是没问题的),然后算相关系数,这种情况随机你都可以发现几个的,而这样做出的发现有个通病,那就是效应通常不大,很难重现。一个小而真实的效应或许有学术价值,但舆论一放大就会产生公众心理焦虑,而心理状态又会影响生理状态,这类影响可能并不比真实影响小。

雾霾是有原罪的,但被过度聚焦了,由此产生的焦虑与恐慌本身也会产生健康影响。如果公众可以更好理解科学研究现状与其中的问题,这并不能客观降低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但在实际意义上却可能减轻雾霾的心因性副作用。

万金油的幻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万金油的心态重新出现了。以前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永远远离雾霾危险,你肯定说我瞎扯。好,现在我换一种说法,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的实时监控下,我可以给你一副智能眼镜,上面会实时反应你现在的风险指数,如果指数超过80%,那么你就应该进入室内。逻辑上来说,如果你按照超过指标就躲到室内,那么这个风险永远不会变成100%,也就是说,这跟我刚才说的永远远离雾霾危险实质等同,但是这样的产品你多半不会觉得是瞎扯,甚至会愿意付高价购买,这又是为什么?

万金油思维从来都没远离过我们,只是从熟悉的名词变成了看似专业的术语。人们有一种看起来很理性但又很荒谬的行为:乐观而盲目地相信着未知的科技。雾霾来了,那就买个最好的空气净化器;外面看不见了,那就来个3M口罩;嗓子不舒服了,那就去搞点清肺的保健品。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些科技可能还不成熟,但只要花钱了就有种事情完结可以甩锅的想法。真实的情况往往是越是大家关注的事物,就越有人去贩卖这种包装过的万金油,你买到的更多只是一个确定性的心态。

在这个分工细致的现代社会里,绝大多数的服务业出售的都是经过专业化包装的确定性,用来抵消分工后一颗颗螺丝钉无法感知全局的焦虑。雾霾就是个全局问题,涉及很多不同专业的知识,当个体被复杂性搞晕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掏出一把钞票买个心安理得。即使问题不能在当前根本解决,但生活总要继续,或许这就是万金油思维在进化上的意义。在雾霾这种大IP下,科学家、政府、骗子、掮客、投机商你方唱罢我登场,过分认真你就输了。

混沌的冬日

回溯千年,宋代诗人陆游在《秋霁》中提到:“驱除云雾极知难”,除了难在技术与法规,雾霾也是直指人心的。

看看窗外,凛冬将至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环境黑板报。该公号由我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班同学主办,目前大多数已就业,活跃在各行各业,在这三十岁上下的年纪仍想对环境这个初心说些什么,所以毕业多年后又聚在一起做了这么个公号,欢迎关注!

http://weixin.qq.com/r/qzkGHrbEK_tUrfJ992y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0956-1085727.html

上一篇:十万阅读量的科普
下一篇:定向流量的背后
收藏 IP: 174.92.77.*| 热度|

7 黄永义 吕秀齐 郑永军 李毅伟 王继华 梁冰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