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WCUB 见闻录

已有 3310 次阅读 2019-12-5 10: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What Can You Be With a PhD 是一个在纽约大都会地区两年召开一次的会议,参会人员主要是生物医药口的博士生与博后,会议主题主要是讨论这些参会人员的就业问题。这个会议是12所学校联合举办,成员包括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olumbia University,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CUNY,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Institute,NYU (Washington Square),NYU School of Medicine,Rockefeller University,Rutgers University,Weill Cornell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与 Yale University。

先说下背景,美国经济发展有三大引擎:湾区码农、纽约华尔街及波士顿生物医药。纽约大都会地区虽有三所藤校与很多优秀的医学院,但在生物医药方面是落后于波士顿的,除了波士顿有MIT跟哈佛大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尔街的高薪一直在把聪明又勤奋的人才都吸走。这类会议的一个很大主题就是对博士博后进行多元化就业指导,告诉你做学术或转行所需要的技能。另一个背景则是跟国内一样,美国生物医药类博士与教职也是严重供过于求的,国内可以依赖新建大量研究机构来消化一年接近十万的博士毕业生(其实也消化不了),美国则已经过了扩张期了,所以引导转行也是各个研究机构必须做的,否则人才内卷也是资源浪费,不如引导去各行各业推动社会发展。此外,美国学校特别看重校友资源,你要是搞了一堆待业青年出来牌子基本也就毁了,对纽约都会区而言引导就业到高薪行业对学校未来的校友捐助很有帮助。这个事按说应该是博士博后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很多时候两个人的差距其实就是差个人给你点破,实力接近后有些软技能对博士博后就非常重要。因此,这些医药类研究机构索性搞了这个WCUB出来,邀请那些已经转行成功的人过来介绍经验,各个分会场一般是一个主持人与三到四个邀请来介绍经验的人,上来主持人先准备一些问题让嘉宾来答,然后会留很长时间让博士博后去提问与社交。有了这个平台,很多人会找到转行的第一个导师,从我听的结果来说,很多嘉宾也是参加了上一届或几届的 WCUB 才坚定了转行与刻意训练。这种同行指导在美国挺流行的,博后给博士当导师,老博后引导新博后都有学校层面的支持,这对于两眼一抹黑天天做实验的人而言其实非常重要。

美国的这个趋势在国内也应该会出现,因为按我个人估计,国内硕士的扩招已经不像话了,博士也吸纳了大量不适合科研只想拿学位的人,搞得学生老师都痛苦。但国内的就业指导很少关注博士博后而更多关注本科生,舆论环境总认为博士博后花了大量时间在很专精的领域,不做学术是一种损失,但说这话的人要么没拿过博士学位,要么是不了解科研。科研从结果来看是超高风险的投资,商业上讲究成功引导成功,科研从来都是试错,两个能力接近的学生最后能否留在学术圈很大程度看运气。一个项目的推进很多时候要毁好几个博士博后才看到点进展,那些垫脚石的精力付出从结果上看毫无价值但对他们自己而言,没有产出或产出比较慢会对生活产生实质影响,长期处于科研底层,经济上精神上都不会太好过。此时,发不发文章实际是个不真实的指标,因为他们无法衡量付出,也无法衡量能力,我见过很多能力强但课题无法发挥能力的研究人员,对于他们而言转行可能才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佳方式。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继续给他们画饼,相当于剥夺其机会平等的权利,社会舆论应该对博士博后的转行宽容些,本来职位就不够还不让走,很多人拿了博士学位视野却很狭隘,这样其实也不利于科研。其实博士能读下来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硕士本科的探索都比较简单与形式化,博士的探索一般路子都是自己找,这个能力是企业与其他行业都需要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更多人则没看到这种能力的价值,而WCUB这种会则可以引导开发这种泛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价值认可,让博士博后可以更好实现个人价值与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转行不是一个需要问转不转的问题,甚至都不应该纠结过去的付出是不是浪费的,每个人的过去都是被浪费或等价交换的,你的付出也许没有变成论文但也构造了你的一部分,给了你经验教训也塑造了你的生活。在下一阶段前行时最重要的不是那些结果而是其中你的成长,这些成长就是你面对未来挑战最坚实的基础。对于博士博后而言,到了这个年龄段脑子里不要再去想别人怎么看亲戚怎么看舆论怎么看,要学会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价值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如果你想做的东西你感觉累积不够就去找地方累积,够了就要当仁不让,节奏自己把控就可以,做不到这一点,就算留在学术界也无法引导一个课题组的持续运转。美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会通过这种两年一次的会议来引导,国内则更多直接回避或忽视引导,毕竟导师的话语权要比学生大,而导师自然希望学生继续做学术,而学生哪怕博后其实自己有时候根本看不了那么远。说到底博士博后同样需要指导点拨,如果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很可能陷入对自己的怀疑之中无法自拔,生活除了实验室还要柴米油盐。如果导师不主动做引导,学校其实有责任提供交流平台,学生的多样性成长与学校长远利益是符合的。

那么现在说点实际的,究竟能怎么转行及优劣是什么。我没有听所有的会,实际上上午的听的都挺少,因为起的比较晚,而且所有会都是平行进行的,所以我也不可能去所有的会场。但很多时候你有个摘要就够了,其余的内容可以从网上补完。首先我要说一个趋势,那就是业界,特别是美国的业界现在也开始要求博后经历了,这并不是说博士读完资历不够,而是说博后在业界是有认可度的,不要因为自己做过博后就不去找业界,很多业界的嘉宾都有博后经历,他们借助博后相对自由的时间去学习了自己缺失的技能而因此在找工作时有了优势。另一个趋势是这类会议都会有针对移民的专场讨论那些复杂的身份转换问题,学校其实是很积极在帮学生合法留下来的,当然这个是移民国家的特色,但伴随人口下滑,连日本这样的单一民族国家都开始放宽移民劳工政策了,国内未雨绸缪也未尝不可。那么生物医药的博士博后就业有哪些选择呢?

  • 继续做学术。你需要软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写基金、优化简历、3分钟讲故事、电梯演讲等一系列科研之外的技能,WCUB上有对应讲座。

  • 非传统博后。主要是企业招的博后,待遇比学术界至少翻倍。欧洲也有大量博后机会可以关注,有不同阶段的培养阶梯。

  • 做学术但不走常任轨。很多高校现在提供半行政职位,但需要学术能力。有些则是教学岗与纯研究岗,压力比常任轨小,容易达到工作-生活平衡,但上升空间也不小,可以转完全行政或引导新方向或院系。

  • k12教育。这个博后就可以兼职胜任且待遇不错,最主要是成就感很高也有社会认可度,不过需要先解决身份问题。国内高中老师招博士已经不是新闻了,这不是浪费,可能是对下一代更好的投资。

  • 政府。政府科研跟高校科研不一样,政府科研不用写基金,只要别碰上某总统不批预算生活也很滋润。

  • 律所。律所,特别是服务药厂的律所会雇佣博士及以上的科学顾问,可以去搞个专利相关的考试认证,然后入门级收入120k且稳步上升,大律所会鼓励科学顾问读法学院,有的直接出学费,出来后就是律师助理且有机会成为合伙人。但拼写有错一票否决。

  • 咨询。咨询还是挺看学历跟校友作为敲门砖的,入门级也是120k,需要提前搞一些认证也社交来熟悉内部情况,其实我所在的医学院就经常组织博士博后来跟转行咨询的人座谈,我也去过,有个哥们说的很实在,咨询赚的肯定多,但适不适合你自己决定,会有各种压力。

  • 药企。药企特别喜欢从生物医药研究所出来的人,因为他们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溜关系,所以没有良好社交网络在药企的上升空间有限。

  • 应用专家、销售及营销人员。这是仪器公司进阶三部曲,前期主要为科研需求提供支持,后期创造售卖概念,收入不封顶。

  • 创业。风险高收益高,需要对商业流程十分熟悉,参与过创业比赛或模拟。

  • 学术编辑/出版社。WCUB就是《自然》出版集团赞助的,期刊编辑需要对学科前沿有把握,当前其实是风口,行业不缺钱(大堆义务劳动的审稿人)。

  • NGO。管理公益基金搞产学研与技术转化,有些私人基金会会针对自己家族的疾病投钱做研发,一般都交给NGO来运作。

  • 金融。金融细分有很多分支,但都需要对商业世界的资金流有全流程了解,压力山大,做到合伙人就可以退休了。

  • 数据科学家。各行各业都需要,但对开源软件有要求,业界里首选python,入门工资125k,压力其实不大,但后续成长空间看个人发挥与对数据的洞察力。

  • 医药交流。把科研进展带给医生(medical science liaison)或帮助药厂把新药与疗法传播给客户(medical communication)

所有这些,包括继续从事科研都需要课堂里不提供的技能培训,可能是科学传播方法,可能是社交网络的构建,也可能是领导力与向上管理能力,或者都需要。这些技能其实我观察很多医学院的博后协会日常都会做培训,但来参与的都是些熟面孔,还是有很多人感觉跟自己无关就不参与,不过如果时间不冲突可以去掺和下,例如我每次去都要哄着自己是去蹭饭的,但其实也是学到了一大堆不知道何时会有用的东西。基本上所有会场都有人问工资,我听到最聪明的一个答复就是“只要你结束了博后,不论做不做学术,工资都至少翻倍。”当然,这说的是美国,国内不适用。相比工资,对自己的技能训练是博士博后就业的一个重心,研究成果会被推翻,但学到的技能总会有用。参会嘉宾其实很多也是刚刚转型,都讲述了自己转型过程中的失落与迷茫或收获,其实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痛苦避而不谈,以光鲜示人,这个会的嘉宾选择则大都乐意分享经历与过程,这点是我尤其赞赏的。本次会议赞助商里出现了上海科技大学,我去展位问了下才知道这个学校也是完全美式管理模式的所以才会参与这个会。其实参会的华人也不少,也值得国内研究机构或企业来这里招聘。

总之,这个会还是挺有意思的,也是比较开眼界的,纽约大都会地区的朋友可以在21年秋天关注下,21世纪也许是生物的世纪但可能与你无关,但开放的心态会让你的21世纪过的比较明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0956-1208855.html

上一篇:可重复性研究的明天
下一篇:仿真实验
收藏 IP: 172.58.238.*| 热度|

2 郑永军 关勇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