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甘南行(二):黄河之水 精选

已有 7393 次阅读 2017-8-3 13:48 |个人分类:走遍天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黄河

去甘肃,免不了与黄河相遇。事实上,有人见到黄河就激动,因为那是我们的母亲河!

下午坐Z55列车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偏南方向行进,经河北、山西、陕西、宁夏,进入甘肃,到第二天早上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我们终于看清了西北黄河的真面目。快到兰州了。



隔着火车车窗用手机拍的黄河,看来黄河不总是向东流,一路不知要拐多少到湾

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自青藏高原的黄河之水流经兰州以上的峡谷平原,分成了若干支流(黄河的支流数不清),难免一路夹带大量泥沙。兰州盆地的黄河真的不负其名,一半河水一半沙,黄的够劲,听当地的人说,这里的黄河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兰州市区的黄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大地地形、地貌复杂,其中包括富含黄沙的黄土高原。据介绍:在兰州以上,黄河的含沙量不多,即使在洪水期,含沙率也是百分之五左右。那么,流入兰州境内的黄沙来自哪里?原来,黄河过刘家峡流到兰州之前,汇入了洮河、大通河和湟水等大支流。泥沙的来源主要是上述支流。

从兰州向南(向上)百公里左右,进入临夏地区永靖县,刘家峡水库区域,黄河水变得清澈起来。在这里,我们见证了“黄河转道向西流,一河同天不同水”的奇观。

永靖县内,白山红土头,黄河向东流。


车内手机随拍

刘家峡水库,非常著名的水力工程,与长江三峡工程一样,经历了一波三折,只不过那个年代,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财力物力吧。这个水力工程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动工,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完工。

如今,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刘家峡水库有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年发电57亿度,这里的水力发电不但把陕西、甘肃、青海三省的电网联结在一起,也兼有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

借道刘家峡去上游炳灵寺,如果是坐普通的机动船,可能要跑两个小时,现在有了快艇,只要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对面的炳灵寺。坐快艇在高山湖泊上穿行,欣赏到了黄土山怀抱下的水库风光。一路多平稳,偶有颠簸,过瘾。







从永靖县西南的码头出发,前现实碧波漡漾的河水,瞬间变金黄,隐约听开船的人讲,这是因为两股水流来源不同(不像有些人想象的是由于水的深浅导致的)。一股来自黄河主干流,另一股来自黄河上游的一条大支流——洮河。在库水的尽头,是洮河与黄河主干流的交汇处,远远望去,有一道蓝色与金色的分界线。洮河来自甘南青山中间,而主干流已在黄土高原行走了一段。两道分界线:碧水与黄土山,黄土山与青天。这种景象只有在刘家峡可以看到。可惜坐在快艇上,很难用相机记录到。


在刘家峡水库,还可以看到,黄河河水来到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乘船溯流而上,入峡时,可见两岸奇峰对峙,壁立千仞,可与桂林山水比美,刘家峡景色多变化,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碧绿的河水。丹霞地貌。






黄色的河水

两岸湖光山色很美。可惜坐在快艇内,不能开窗,拍摄实在有些困难




就要离开甘肃了,在兰州,利用等火车的短暂时光,与母亲河来个近距离接触

被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的黄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看来,任何大自然的馈赠,都是利弊兼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相当一部分,正是在这条“母亲河”的赐予与干扰掠夺下繁衍生息。其实,我们对黄河是爱恨交加的,这与母亲河的称谓并不完全相符合。
(我家祖籍山东,拜黄河发洪水所赐,逃难到了河北)

尽力保护黄河母亲河的生态,无疑是国人永久的任务,我们能够做到吗?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069339.html

上一篇:甘南行(一): 在扎尕那藏寨感受原生态生活
下一篇:甘南行(三):甘川交界的诺尔盖湿地
收藏 IP: 123.116.229.*| 热度|

20 苏德辰 吕洪波 刁承泰 姚伟 马军 康建 李学宽 王从彦 黄永义 鲍博 武夷山 牛凤岐 史晓雷 周浙昆 杨秀海 白龙亮 蒋永华 邱趖 zjzhaokeqin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