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科学随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基础医学,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谈起 精选

已有 4581 次阅读 2020-10-7 17:23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平稳的中秋国庆假期,似乎没有太多的热点可追,唯一关注的是一年一度的诺奖揭晓,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事情的关注度也许并不算高,在涉及面很广的朋友圈里也没有刷屏,科学是小众,看似远离百姓生活的诺奖以及相关话题当然是小众,不足为奇。

关于诺奖,我最关注的当然是那个读起来有点别扭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相对来说,它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其实离百姓是最接近的。

有时跟亲友聊天,总会不自觉地谈到健康,谈到医学,谈到就医,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与自身的内外环境抗争的过程,人体与微生物包括病毒共存,也会时不时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骚扰”,这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也与个体的特性息息相关。所以,我以为医学是万分复杂的事情,临床治疗在很多疾病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尽管如此,总有一些规律可循,基础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正是揭示影响人体的一些因素,比如病原微生物的细节,以及作用机理,等等。

所以,病毒相关的研究人员成为2020诺奖得主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10月5日下午,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和英国科学家Harvey J.Alter(哈维·詹姆斯·奥尔特)、Michael Houghton(迈克尔·霍顿)、Charles M Rice(查尔斯·莱斯)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发现丙肝病毒?这个看起来有点简单啊,实际上这组研究是跨越了31年的接力,Harvey J.Alter进行的输血相关性肝炎的方法研究表明未知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的常见原因;Michael Houghton分离了丙肝病毒基因组;Charles M. Rice盖棺定论,证明仅丙肝病毒就能引起肝炎。


随着研究的深入,获得了可可喜的成就,病毒检测手段成熟,治疗丙肝的药物(包括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研发成功,直接惠及成千上万的丙肝病毒(HCV)引起慢性肝炎患者,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这样通过认识一种疾病——找到致病病原体——设立进一步的研究方案,最终找到药物去治愈这种疾病,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在通过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战胜人类疾病的事例,无疑也很经典。

基础医学涉及的学科很多,诞生只有六十多年的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及其实验手段对于认识病原微生物至关重要,人类虽然认识病毒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能够提取纯化病毒颗粒,部分了解它们的致病规律,但只有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一步了解它的遗传结构、蛋白质特性,细胞作用方式等,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它是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关键的抗原是什么?如何抑制病毒的繁殖?如何使药物有效到达肝脏发挥作用,这些都需要在分子水平上下功夫。

对于病毒,发现了才有机会抓住,抓住了才能抽丝剥茧研究透彻,现代临床医学离不开基础医学的进步,实实在在的战胜疾病,造福人类,一定需要借助科学的武器。

对付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要么疫苗,要么新药,虽然对于高度善变的HCV(一种RNA病毒)还没有疫苗出来对付它,但有药出来也不错。

据说全球有一亿多丙肝(经输血等渠道传播,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这个数字应该是基于检测出来的数字,真实的感染应该高于这个数字;公开报道,我国丙肝患者也超过1000万人。WHO2016年宣布15年内(到2030年)根本性地消除病毒性肝病,其中对付丙肝病毒的新药会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

尽管对现在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一些诟病,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个体差距,询证的困境),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相信它的进步会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医学带来的人类寿命延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无可非议。

一晃儿这个长假很快就要结束了,不属于我们这些退休老人的假期,却是全国人民的假期,国内旅游复苏的热闹假期,成功控制疫情的日子真好。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学,特别是基础医学,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打败COVID-19,要靠对病毒的了解,要靠快速检测的手段,当然,还有科学的疾病防控手段。新冠如此,其他微生物或者非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也是如此。






2020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253500.html

上一篇:追寻花开的脚步:百日菊,花海里有它
下一篇:文化闲谈:观影有感之我和我的家乡
收藏 IP: 221.223.193.*| 热度|

13 郑永军 王庆浩 杨正瓴 黄永义 蔡宁 冯大诚 武夷山 代恒伟 杨顺楷 刘立 李学宽 吕泰省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