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已有 4849 次阅读 2010-11-8 23:29 |个人分类:大学建设|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 Webinar, Seminar, 讨论班, 科技发展战略


任督二脉,是指两大系统,一阴一阳,相辅相成,以前我用过这个词到教学,

呼吁中国大学,真正实行西方大学已经实行百年的“学分制”和“导师制”,并在设计上进行完善,试图形成制度的后发优势。

今天这篇博文,试言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试图简要说明其道理所在。也仍然是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以前博文中所说的:


其目的有两个:

A1. 实实在在地推动学校内各级讨论班,使之常规化。

A2. 确认学校内科研水准的关键责任人,使之学术声誉为同事所知,为大众所知。

既然,我国、甚至一些西方国家,都施行了论文奖励制度,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挂钩于A1、A2两个任务。正如那篇文章中所言,『哪个学校想胡搞自己的科研奖励评审制度,不拿出自己最好的人才评奖,只拿领导关系好的出来,那是自掘坟墓,牵扯到这份上,大多数校长都不是傻瓜,允许胡来。

另外一个系统,则是我博文中数次提及的图书馆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建议

B1. 国家级专业协会应该负起建设该专业方向电子图书馆的职责,供全国会员之用。

B2. 将传统的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即用型图书馆,并向交互式媒体会议的功能配置发展。

A、B两个系统,对于中国科技的建设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为什么将之提高到顶级的重视程度,认其为任督二脉。

首先,学校和专业协会,是国家科技建设的经纬,一实一虚。专业协会在当今信息社会,负起更多的职责,会给中国当前的大学布局,带来很多好处,那些普通高校的年轻人,将享有足够的学术信息资源,从而跟名校年轻人的竞争成为可能。

这种种竞争,校际竞争,年轻人竞争,对于中国科技发展,会起到深刻的影响。在我的文章


呼吁中国的大学求贤发展策略,在注重“高薪”的惯用招术之外,也应该注重“低成本化”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跟他们使用了“低成本化”的战略操作,有很大关系。

今天,中国想进步,仍然需要借鉴这一历史经验。毛主席的高招,不仅仅是在于发动了人民战争,跟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他们找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个辉煌地激动人类最美好感情的旗帜。这产生了三个好处:

a. 虽然军队由知识水平较低的无产阶级,或者传统说法中的流民们组成,但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吸引来智识和人格都很高的知识分子,形成军队的领军人物,他们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用其对流民们教育,将流民变成优秀的军人,这在战争年代是可行的,战争对人性的改变力极大。

b. 共产主义思想,使得“低成本运行战略”得以在红军中实现,打仗,不仅拼表面财力,也拼背后的成本。在红军如此的低成本之下,白匪的经济只能够被拖垮。

c.  人民战争之时,军队干部的提升速度和淘汰速度(生命减员)非常快,虽然死生无情,但这是有益于干部梯队建设的。

蒋介石和其后人,认识到了a,每言怨之,不知道是否认识到了b,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想要把成本降低,实在不容易,黄仁宇的只言片语,可以印证之。

模仿这三点历史经验,科技发展的三大目标应是:

Alpha. 找到学问和人格(愿意分享智慧、教导后学)都很高的领军人物,当年的华罗庚,可算一个。

Beta.    让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都愿意在中国当前的低成本战略下运作。

Cc.  创造速度更快的“战斗减员”机制,同时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西方大学其实已有类似机制,博士后的危机感很强。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将产生一批植根于本土的领军人物,是完成Alpha任务的主力。

协会级电子图书馆,是生成交叉学科机制的载体,是完成Beta任务的主力。

学校和协会这两大机构一实一虚,共同产生年轻人的上升梯道,以完成Cc的任务

具体路径为,名校只要开始“名正言顺”的科研奖励制度,然后就可自然地引入Tenure Track任轨制度。

协会,只要开始做好电子图书馆,以此基础,就可以组织交叉学科课题组,网络全国各校的年轻人加入(所以需要交互式网络会议的配置Webinar)。 这种机制的课题组,人员的淘汰率可以做到很高,新旧课题组,可以层出不穷,而又不致于对实体结构伤筋动骨。因此,它相当于一种动态化的增量改革。

这两大机制,既给年轻人提供了战场,提供了机会,又不让他们旱涝保收,必须面对强烈的竞争和无情的年代替革,在科研成就上,确实能做到胜者进败者退,而不像现在这样,不疼不痒,温水煮蛤蟆。

附注: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的工资级别之差,如果能小于西方大学的相应比例,才是真正的低成本战略。否则,只是普通士兵的工资很低,领军人物工资很高,那是国民党当年使用的战略,曾被证明不好使。

               这个工资级别之差中的工资,指固定工资加课时费,工资的含义,有能升不能降的暗示含义。科研奖励,不算作这种含义的工资,因为是能升能降,能有能无。领军人物,如果真有本事,就参加学校的科研奖励挂钩的各级讲座/讨论班,由学校同行们鉴赏论功即可。


附录:
人民日报:科技体制须“二次改革”
 摘抄: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评注:这点比较狠,很多科学家的建议,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我的博文,虽然没有说到这点,但是在做法上实质相同。如将资源配置,引向校级奖励和行业协会,前者鼓励凭借代表作建立学术声誉,而非项目申请;后者鼓励行业协会将资金用于建设电子图书馆或公共实验室,打破名校的垄断性资源。

            目前存在着用项目变相地实行奖励的做法,一些高级别基金,本质上也被科学家认为是荣誉和奖励,实际上,如果真是公示为奖励的名义,想必是到不了那么多钱的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说的即是行业协会。其文章只有破题,尚无立题,本文的两个设想,可以供其参考。


正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使我国科学技术得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快速发展机会。但现在,我们不能不认真面对现行科技体制日益凸显的种种弊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科技体制的“二次改革”。科技体制“二次改革”并非对此前改革的否定,而是为实现更高目标进行的一次体制的内部变革过程。
 
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的目标是建构科技系统的整合与优化机制。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一次以建立科技-经济内在联系为目标的改革。它所面对的问题是,原有体制中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弊端。与之不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现行体制内的系统失效。
 
20年来的改革使我国科技组织呈现多元化——不仅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R&D、科技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而且这些组织较之过去更加具有独立性。这是科技组织不断分化的结果,由此改变着科技体制的结构。近年来,科技管理越来越多地采取计划体制的方式,但这种“回归”却导致了体制内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同时导致各部门及其机构为争夺政策利益而愈演愈烈的竞争局面。所以,二次改革应当是一次解决体制内系统失效的变革过程,是一次以建构科技系统内整合与优化机制为主要目标的改革。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我们知道,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开始的,其主要内容是引入竞争机制。但是,科技界现在所关注的也恰恰是资源分配问题,主要是资源分配中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例如,目前的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导致的科技人员跟着项目跑、围着经费转的局面,显然是与创新的要求相悖的。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还在于,它是可以改变或重构某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一点对于重构系统秩序的改革目标是很重要的。所以,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重点在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
 
改革的着力点是科技管理。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方式不支持创新或不适用于创新活动。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现了这样一种管理方式:一是通过表达国家意志或国家目标的大规模的中长期规划,或计划、专项等,有计划地分配资源和使用资源;二是运用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方式,强化对科技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它所表现出的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很难对它以按部就班的计划推动方式而获得。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缺陷。一般讲,科技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绩效管理;二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但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并且政府管理的强势并非表现在绩效管理方面,而是替代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方面。这是一种政府管理上的“错位”现象。
 
因此,改革科技管理的重点应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前者的重点在于:探索适用于创新活动的管理方式;后者的重点在于:政府管理向绩效管理的“正位”和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的“回位”。(作者李真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381838.html

上一篇:南方科大的求贤策略选项:办公室vs年薪
下一篇:孩子说脏话怎么办:致尹建莉和孙瑞雪老师的请教信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赫英 刘立 许培扬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