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 精选

已有 8200 次阅读 2017-8-2 09:33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书评,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

按:拙文原是为某科普杂志书评栏目写的一篇小文,原说6月刊载,后来没了消息。询问编辑也不回复,姑且发在这里,以飨读者。


摆在案头的是一部《不可思议的科技史》,文如其名,其内容别具一格,许多现在看来不可思议。该书什么来头?又有什么特点呢?

这本书与大名鼎鼎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有关。该杂志目前有中译本,不过名字叫《环球科学》。如果你经常阅读的话,就会发现每期杂志的末页有一个“经典回眸”栏目,就是回顾该杂志历史上曾经报道的著名科学、技术事件,为了具有纪念意义,一般选取50、100、150年前的几则报道,用100余字的篇幅(附插图)予以介绍。比如2017年3月份刊,就分别回顾了1967年、1917年、1867年的共5篇报道。至于为什么这样做,用该杂志的话说就是“见证世界科学的每一次进步”。《科学美国人》虽然创刊于1845年,但从1936年才开始有了“经典回眸”栏目,此后又经过两次调整,到1995年基本形成现在的回顾风格。

《不可思议的科技史》相当于该杂志“经典回眸”栏目的精粹版,一共选取了400多个精彩瞬间,分为三个篇章,第一部分“步入工业时代”(150年前:1856-1863年),第二部分“科技腾飞的年代(100年前:1906-1913年)”,第三部分“影响空前的科技推动力(50年前:1956-1963年)”。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思议”。正由于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史学术或通俗读物,而是一份知名杂志有关历史上科技新闻的“经典回眸”,许多内容是“正史”未涉及的史料,再加上年代久远造成的历史感,读上去新鲜、有趣,有时又觉得当时一些发明的想法、创意与现代一些事物相暗合,加上赏心悦目的插图,品读起来真是丰盛的精神大餐。

试举几例以窥全豹。众人皆知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哪里知道他在1860年申请过一艘沙洲蒸汽浮船的专利。过去的科技史学者大概从未注意到此专利,如果能加以考证梳理,想必对美国社会史及林肯都会有新的认识。下面这则案例可谓弄巧成拙,1857年比利时发生了一起重大抢劫案,两名嫌疑犯被送上法庭,其中一名男子因假装哑巴和白痴不得已推迟审判,结果在醚麻醉状态下他竟然还能说出流利的法语,从而揭穿了其伎俩,被判处10年苦役。该事例证明了当时醚麻醉技术已成为获取司法信息的手段。女人追求时尚有时会付出生命代价,19世纪上半叶一些身着轻薄纱裙的女士很容易“引火烧身”,因为舞台上的煤油灯特别容易引燃纱裙,为了降低这一危险,当时纱裙要用低浓度的氯化锌溶液浸渍以提高其防火性能。如果你经常乘坐地铁,会发现在地铁上就能看到沿途的“动画电影”,其实无非是地铁移动的速度使得车厢外画面的每秒帧数达到了视觉无法独立分辨的程度,看起来就像播放动画片。不过,你想象不到的是,在1909年的地铁上已经使用这一技术,只是当时地铁通道的墙上使用的是布景图片。1911年,法国科学院居然还要为居里夫人是否有资格成为其院士进行讨论。现在看来此事应该是法国科学院历史上非常不光彩的一笔,100多年过去了,女性科学家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她们应该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因为若获得同样的成功,她们往往比男性付出更多。

凡此种种,包括万象。有大人物的历史性时刻的报道,比如莱特兄弟的飞机、李政道和杨振宁关于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提出等;也有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小发明,比如改进的雪橇和形似怀表的报警器等。这400多个精彩瞬间,不但记载了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科学思想、发明创造方面的一些伟大进步,而且也记载了许多失败的设计、甚至造假事件,这些不可思议的历史片段,不但记载了历史,并且会启迪、警示着后来者为人类科技事业大厦增瓦添砖。


原书暂时没在手边,因为该书有趣的插图很多,记不清是否有这幅了,就从《维多利亚时期的发明》选这幅作配图吧。这是19世纪发明的一种人力淋浴器(是否投入实用,不清楚)。《不可思议的科技史》收录类似插图很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69121.html

上一篇:考克斯:让科学流行起来
下一篇:戴维:科学与诗歌
收藏 IP: 219.143.155.*| 热度|

40 朱晓刚 尤明庆 姬扬 陈冬生 冯大诚 刘炜 金义光 徐令予 刘钢 曾杰 刘玉仙 代恒伟 吕洪波 黄永义 苏德辰 武夷山 杨金波 张晓良 李学宽 文克玲 李颖业 李伟钢 樊采薇 刘光银 宁利中 晏成和 郑永军 鲍博 王从彦 韦玉程 强涛 徐长庆 杨正瓴 吕健 lrx zjzhaokeqin xlsd jlx1969 aliala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