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为什么是达尔文? 精选

已有 14271 次阅读 2010-5-11 05:37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这是我今年最后一堂课的一部分,趁着还热乎,写几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大概是全世界最知名的书之一,但也是被读得最少的书之一。人们似乎都懂生物演化,而且基本上把《物种起源》和生物“演化”概念的形成对等起来,认为它是“演化”概念的起始点。但这是不对的,和演化有关的概念可以往前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这个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过程。但不可否认,《物种起源》把演化的思想系统化。但为什么是达尔文,而不是别的人,写出了《物种起源》?

            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分支、分工越来越细。学生念书时,面对那么多的东西,都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去学。在科学知识快速发展积累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现象,是人们越来越不注意一个方法、理论、思想的发展过程,只知道这些方法理论等如何能为我所用就充分了。就像我们只看见一棵树上的枝叶花果,可以去收获,而从来不去了解那棵树的根。但真的要知道那棵树,应该知道它的根。现代科学是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因此在西方的科学领域中,多少还有机会,知道科学学说根的位置。在东方的科学领域中,对各门科学的根的了解,就要差很多。而在很多情况下,这影响人们看问题的方法。科学家的根本思路是“疑”,而不是“信”,但现在更多的人的思想方法恰恰相反,这和对科学以及对科学的根的认识有关。

            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最初是跟随家族的脚步,到爱丁堡大学去学医。但他不喜欢,尤其痛恨被强迫去看手术、解剖等。1828年,他转到了剑桥大学,在那里呆了快乐的三年。他去的学院,是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 此外,剑桥还有一个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这些名字本身,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当时的一些文化背景。达尔文在剑桥如鱼得水,也得到了一些老师的赏识,比如:地质学教授A. Sedgwick,植物学教授J. Henslow。矿物学教授W. Whewell, 以及J. Herschel。后者有很多背景,数学、天文学、化学、摄影,还是个发明家,很难界定他的专业。而Whewell(读作“hule”)更玄,从矿物学教授千山万水转去做了哲学教授(moral philosophy)。今天说的哲学,相当于当时的moral philosophy;而今天的自然科学,相当于那时的natural philosophy那时还没有生物学这个学科。当时的那些教授,好像都很厉害,跨专业跨学科都是一把好手。在我看来,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早期科学没有深度分化的状况。Whewell后来被皇家指定为Trinity学院的头,成为剑桥很有势力的一个人物。达尔文多少有点受惠于他的翼护。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从剑桥毕业。这时他有了跟英国皇家战舰“小猎犬(Beagle)到南美去的机会。但他老爹不想让他去,希望他能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而不是出去逍遥。但达尔文的叔叔Josiah一直很支持他,劝说达尔文老爹让他上了船。那时的大英帝国还在四处扩张。 小猎犬号的任务,是到南美洲精测海岸地形、考察等等。船上都会有一个自然科学家(naturalist),任务是收集整理各种矿、动、植物标本等有关的科学内容。但达尔文上船的身份,不是科学家,因为当时小猎犬号上已经有了一个官方的科学家。按现在的话说,达尔文是去给船长当“三陪”。小猎犬号的船长R. FitzRoy是贵族出生,前外交大臣Viscount Castlereagh的侄子。他当时才23岁,还在贪玩的年纪中。海上长年累月的漂,既没有酒吧,也没有网可以上,找个有点文化,年纪相仿,能聊的人陪着说话很自然,也很通情达理。很快,达尔文的才华和热情得到船员船长的认可,并因此得到特殊的待遇。那位官方的科学家感觉不是味道,很快就辞职抗议下了船。当然,达尔文就接了科学家的位置。由于达尔文家里有钱支持他,他的这趟为期五年的旅行是自费进行。也正因为这样,他们这次出去收集的标本,最后留给了达尔文,而不是被英国皇家海军收走。这些标本,成了达尔文后来进入科学领域的敲门砖。这是后话。

            接下来达尔文他们一帮人就在南美大陆附近转了四年。回程过太平洋时,在赤道附近碰上加拉帕戈斯群岛,是达尔文一生经历中的一个精华片段。当他有了很多对大陆环境生物的观察后,岛屿上的环境以及物种变化显得格外特别,引入瞩目。很多故事,就不说了。总的来说,达尔文见识了自然界,有了自己的第一手观察和资料。剩下的,是他怎么把这些观察,变成一个理论。有两点需要说一下,一是达尔文在考察中坚持写日记,并不时把日记加上信寄回英国,在剑桥圈子里和他家人中传阅,甚至刊印发表,让他家人觉得这小子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等1836年他回家时,发现自己已经是个成名人物了。另外一点,是达尔文当时对地质学更感兴趣。当时因为工业的发展,矿产资源是挣钱的行业,工作机会也多。他上船时,船长就送给他了一本莱伊尔(Lyell)刚出来的第二版地质学原理。达尔文在野外的观察中,虽然对莱伊尔的一些看法有不同意见,但接受了莱伊尔的渐变学说,而不是当时流行的灾变说。这对他后来的生物演化渐变过程的思想是有影响的,也是他跟华莱士的一个差别所在。

            达尔文是从剑桥毕业的,回去后他也一直和剑桥保持联系。而剑桥是出了牛顿的地方。当时WhewellHerschel这些人都极力推崇牛顿。达尔文的耳朵里,自然是早就灌满了牛顿的故事。在牛顿的许多成就中,最主要的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可以解释从行星运动到苹果下落的各种物体运动。达尔文在这样的影响下,则希望成为生物学的牛顿。而要做到这一点,他的任务,就是找到一个和万有引力类似的生物学的“力”,能够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会是各种各样的,它们是怎么来的。

            除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外,一个科学理论的诞生,需要有自己的方法基础。在这一点上,达尔文是受到了很多人影响的。比如,Herschel是一个典型的实验主义者,对他来说,直接的观察和实证,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而Whewell则倾向于归纳契合,认为从不同学科产生的观察,如果能一致地反映一个共通的原因,那么不需要直接的证据,就可以了解因果关系的规律。比如说某人被指控为小偷,那么对Herschel来说,必须要有目击证据、证人,才能确定指控。但对Whewell来说,如果有合理的犯案动机手法,并且在现场发现吻合的指纹等间接证据,即使没有直接看见犯罪行为,也能确立指控。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第一章,基本内容讲的是人工选择。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他明显地在这里体现了Herschel的实证思想。从人们熟悉,见得到的家畜身上讲变异和变异的积累传递。而在《物种起源》的其它章节中,则基本上都是非直接证据的论述,但这些非直接证据,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来源,体现了Whewell思想对他的影响。但是,人工选择毕竟不在自然界存在。那么,在野生情况下,是什么力量作用于各种生物的呢?

            达尔文在1838九月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简单地说,其基本的观点是人口数量的增长,能够超过人类生产足够食物的能力,从而导致生存竞争。达尔文从这里得到启发,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1842年写了一个简短的摘要,1844年又写了一份比较完整的论文。但两者从来都没有发表过。以后是15年的“沉默”。对于这段沉默,有很多的解释,从家庭、健康、生物学上的深造,等等。直到1858年初夏,一个叫做华莱士的年轻人寄了篇文章给他,读过以后,达尔文意识到华莱士也发现了自己一直在思考写作的东西:自然选择。当时,由植物学家J. Hooker和地质学家C. Lyell安排,让达尔文和华莱士的文章在一起发表。第二年,达尔文发表了他的 《物种起源》。

            华莱士的出现,说明没有达尔文,自然选择、生物演化同样会被发现。但达尔文最早、最完整地提出了这个理论。而提出这样的一套思想,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搞基础科学,还是要有温饱的保证。要是达尔文上小猎犬号是为了去挣钱吃饭,这个故事也许就完全不同了。此外,文化环境的影响,生活的经历,不同思想的交流,有没有人在朝中说话,等等,天时地利人和,都是相关的因素。当然,能花五年时间在外面漂泊考察的人古今也没有几个。所以,只有一个达尔文。

            因为是最后一堂课,大家都累了,我基本上是讲故事放羊了。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322552.html

上一篇:我给博士生讨论课的阅读文章
下一篇:相机的比较--大傻瓜PK小傻瓜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47 刘用生 李宇斌 武夷山 王桂颖 王海辉 刘玉平 王琛柱 陈儒军 朱志敏 王德华 赵凤光 赵霞 钟炳 张亮生 杨秀海 李宁 王丹 吉宗祥 任国鹏 杨正瓴 吕喆 黄晓磊 金小伟 吕乃基 赵宇 杨芳 苗元华 柳东阳 张天翼 李志俊 陈湘明 李学宽 陈静 鲍海飞 田仁飞 左正伟 丛远新 冯辉 黄洁 赵月前 夏飞 littlejoy zhaowanfu tuanhuichen colorfulll zengfeng aquto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