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zhid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zhiding

博文

也谈“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兴衰 精选

已有 6645 次阅读 2010-10-9 20:2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能力, 科研兴趣

      今天刚好看到了一篇周耀旗老师的关于《怎样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一文。周老师在中文指出要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还是要从容易着手。上了钓,就下不来了。 甚是精辟!为此,也想谈谈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个人认为科研的兴趣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是从小养成的,或者有些时候是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对从事科研的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试问如果一个人感觉什么都是对的,不能“鸡蛋里面挑骨头”又如何去获得科研的新的想法和去从事科研的动力。科研本来就是来自于一次次的否定和肯定,站在别人的身上还要去批判别人。

       第二,有了批判精神后,还应具有“布道”的冲动。这个社会具有批判精神人着实不少,但是真正具有“布道”精神的人很少。从古自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好嘴上说说,去批评批评一下,但是真正去实践的人寥寥无几。相信大家都看过《楚汉骄雄》和《孔子》,项羽和孔子代表了一文一武,他们都有批判精神,但是孔子更有“布道”的冲动。他会去亲自实践着自己理论,向世人宣讲,大有拯救天下创生之志。所以,做科研除了批判外,你的兴趣还来自于你的“布道”冲动,也即所谓的“人文关怀”。没有这个精神,恐怕你也只是嘴上说说,而不会管其他人的对与错,你也就不会去发这么大的精力去写一篇文章,还要掏钱去发表了!

      第三,要有正确的科研方法。有了前面两点,离创新还是十万八千里。夸夸其谈,大讲特讲的人也不少,而真正取得突破进展确实相当的难。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正确的科研方法。现在从事科研大部分人都是从事短工(学生期间)和工匠(老师)的职位,学生读书三年帮助老师完成交给的任务,而老师却一直忙着完成上级的课题或自己申请的课题。从来就不去寻求正确的科研方法法,也从来没有谁去教导我们如何有效的进行科研。我们只是一味着写论文,发论文,写结题报告,申请项目,乐此不疲。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读书几十年,却还是既不知道如何去科研。

      第四,基本功扎实。创新的能力绝对不是空的、虚的。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内涵在你的大脑中。我就常常为自己有了一个好想法,而无法精美的模型化而苦恼。2008年诺比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克鲁格曼,经济学界肯定是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地理学界的批评很多。认为克鲁格曼的观点一点都不新,全是别人讲过,说的,只是继续走了一条古老的实证主义之路。我个人感觉克鲁格曼的贡献就在于精细,观点很多人都讲过,但是很零散,而他能够全部集合起来,同时构建一个精妙的模型。这个说明了人家的基本功是如何的了得。而我们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经验主义的解释,发表无数没有进步的文章。

        我们有批判的精神,可是我们没有“布道”的冲动,没有“人文关怀”,我们有的只是拜金;我们一天到晚去重复着工匠的生活,而基本功确实如此的不堪一击,因为我们就根本没有正确的科研方法;我们追求是实用主义,为国家办事情的宗旨,试问没有理论创新,如何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1964-371503.html

上一篇:关于申请国家自然基金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情感地缘政治
收藏 IP: .*| 热度|

8 王铮 赫英 朱志敏 张晓锋 唐小卿 吉宗祥 唐常杰 罗汉江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