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三)

已有 2975 次阅读 2020-8-4 07:22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生态农业, 生态文明, 乡村振兴

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三)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弘毅首先是试验田。蒋高明与他的学生们在弘毅开展了基于生态学的各种农业科研活动,既产出生态的粮食,又产出大批学术论文,以及大批硕士、博士。蒋高明的学术方向与当下主流生物学范式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他与学生的文章不断发表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这使得他能在中科院立于不败之地。

2011年后,他宣布,他完全以生态方式种植的试验田,粮食产量超过了工业化农业的产量。

这个结论让科学主义的第一堡垒哄然崩解,也让工业化农业的增产神话变成了一个昂贵的笑话。

在这个科学依然具有话语主导地位的时代,蒋高明的工作具有特别重的话语分量。因为蒋高明是一位科学家,他的结论有严格的科学数据作为支撑;他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代表着科学共同体认可。

三,走出工业化农业,创造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增产与否并不重要。谷贱伤农,农产品的价格更为重要。增产一倍,价格降低一倍,不如产量不变,价格增加一倍。农民首先渴望的是增收,而不是增产。

对于社会来说,粮食产量早已不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多年前,我曾把连续十年的中国粮食总产量与总人口平均,发现单是主粮,人均早就超过了400公斤。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全球亦然。如果依然存在饥饿,那是社会分配机制的问题,而非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只要这种分配机制依然存在,无论增产多少粮食,也会有人饥饿。社会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科技来解决。


工业化农业其实已经不是农业,而是工业。在工业化农业中,一棵作物有效的部分仅仅是谷穗,茎秆和根部都是无用的,只能烧掉——又导致另外的环境问题。而在弘毅农场,不仅谷穗是效益,茎秆用来喂牛,产出的有机的牛肉,是效益;牛粪堆肥还田,又是效益。田里的虫子用物理方式捕获,用来喂鸡,还是收益。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五谷丰登与六畜兴旺是相互关联的,用蒋高明的话语方式,需要不同的物种相互合作。在本书第二章,蒋高明描写了农村应该具有的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栽培物种多样性、驯养物种多样性;也讨论了森林、湿地、草原、海滨等多样性的环境。足够丰富的多样性,才能保障生态的稳定性,微生物、植物、动物,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才有健康的生态。在健康的生态之上,才能生产出健康的粮食,也才会有健康的人。


中国有些生态农场,就是以传统农业的方式进行的。不过,作为生态学家,蒋高明超越了传统,创造了新的农业体系。比如,他要设计各种对照实验,考察不同肥料、不同施用方式的效果;他要调控农作物、家畜、家禽的数量,使之保持恰当的比例;他要称量诱虫灯捕获的虫子,研究虫子的习性……


对于从工业化农业转化为生态农业的过程,蒋高明讲述了一个果园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现在的工业化果园依靠越来越多的农药和化肥,


……果园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果品质量下降,口感下降并含农残。北方苹果园每年要打20多遍农药,打除草剂5遍,使用反光地膜,套袋里膜也含塑料类物质。果园里的害虫就一直在与农药进行着顽强的抗争。人类使用的农药毒性越来越大,剂量也越来越大。果农们并没有消灭害虫,害虫们以很大的生命代价验证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彰显了它们的存在。相反,人类以前的许多好朋友如一些有益的鸟类(如灰喜鹊、大山雀)和昆虫 (如螳螂、七星瓢虫)却被杀死了。(第304-305页)

更不幸的还在后头,农药最终杀死了果园的主人。山东某县有个叫新村的几百人小村,近几年得怪病的人不断增加:不到三十岁得了尿毒症;不到半百的人浑身肿痒,疼痛而死;不到60岁的人患上了肝癌、肺癌和肠癌。过去七八年间,因癌症而失去生命的超过了2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0出头!而在果园没有进入该村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癌症。无独有偶,跟我们学有机果园种植的果农,也没有等到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增产的那一天,他被胃癌夺取了生命,去世时年龄55岁。(第305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244903.html

上一篇: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二)
下一篇:有生态的农业,才有生态的文明(连载之四)
收藏 IP: 61.180.37.*| 热度|

3 韩玉芬 周忠浩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