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l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milly

博文

学农的我们,找着路走 精选

已有 5947 次阅读 2012-11-2 21: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观点思考

    寒窗二十载,即将步入社会;受教于高等院校又自我修身,不断坚定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面临实际,顺势而推,我们没理由惆怅。再读“三千本硕毕业生为编制应聘清洁工”,“元芳,你对时下农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怎么看?”及“元芳说:就业成问题,其中一定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天大秘密”...众文,结合现实,却的确不安,故也来议论几句。

    高等教育本身的不足,固然是社会问题。高校的育人责任,科研责任,社会责任,在当前的评价体制下,值得考量。

    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质量的提高,都需要农业人才效力。当前,中国农村的生产团队的386199结构,大家已有所闻;这样素质的生产人员,怎能要求他们高质高产呢?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向城市,一个无需争论的事实,大多数的年轻人再也接受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以后的农业生产靠谁去?我曾经到过基层挂职锻炼,还参与到了三农问题调查中去。认识到农业生产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的农药化肥使用等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许多在职人员专业素养不够。工业具有技术含量,但这的确不能成为压榨和剥削农业的借口。农业生产力不足,而又面对较大的社会需求,同时要保证质量,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容小觑。之前的博文所提到的“行业差距”,也本不应忽视。我们一边担心着食品安全问题,一边又不得不考虑用“转基因技术”等来改进农业生产。如果加强管理和注重调整,矛盾也不会那么突出。美国为什么高补贴农业?日本的粮食价格怎么高那么多,相关科研怎么就那么重视?我们政府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可以去把握导向。

    再谈农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1)是学校教育和社会不够匹配吗?但学校现在的专业设置也陆续调整,本科阶段已明确非精英教育,如果在努力适应着社会的变化,我们无可非议。(2)是个人价值和社会需求缺乏平衡吗?本人由于小时候身体素质不佳,又受服务三农思想熏陶,立志从事农业;但走到今天,却觉得越来越没有希望。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增效缓慢,更别谈整个农村进步!另有事实,县市一级农业推广人才断层,农技推广组织萎缩,不难理解,这之中很大原因是涉农人员受益甚微。中国的农业亟待发展,这之中又需要人才。而我们个人价值实现,都是向着更美好的生活愿景。被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排挤,到不了相应的岗位;为了生计,工作稳定性和投入不够,不能安心干事业...这种种不和谐,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应该是领导者社会幸福感建设的重要课题!
    哈哈,写到这里了,不成熟之处,望指教。明天学校有冬季大型招聘会,尽管专业对口的岗位少,但还是养好精神,期待找到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2297-628699.html


下一篇:科学网"逆袭"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17 曹聪 赵凤利 杨龙 熊航 严海燕 杨洪强 王德华 张冠阳 文克玲 李土荣 白红友 孙广东 马小池 吴晨阳 杨秀海 高建国 iKingc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