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set78 有质量的传播,让有价值的科研不再寂寞。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gcheng@stimes.cn

博文

【专访】朱作言:国家需求不是基础研究的“包袱”

已有 4205 次阅读 2013-7-25 21: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础研究, 国家需求, 朱作言

​近日一篇关于忆阻器的报道,引起不少讨论。有科学网友还专门来信与在下交流,令人感动。

想到去年末曾有幸采访到德高望重的朱作言先生,谈及973的双重使命,朱先生有如下论述,在这里贴出。

之所以贴出来,无意替忆阻器研究抬轿,只是想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不可偏废,常需并行;对重大问题,则应加强联合,着眼长远,只争朝夕。这考验着评审制度,及决策者的智慧、远见,鉴别和组织能力。


朱作言院士:国家需求不是基础研究的“包袱”

“国家需求是‘973’计划的应有之义,但不应成为基础研究工作的‘包袱’,科学家应着眼长远,切不可操之过急。”中科院院士、“973”计划专家顾问组原农业组组长朱作言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在水稻上的成就已为世界公认,堪称农业科研的典范。朱作言认为,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不仅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育种需求还推动了我国的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使其屹立于世界前沿。

总结水稻科研的经验,朱作言认为,农业科研不仅“立地”,也可“顶天”,关键在于瞄准一个目标长期积累,并开展协作攻关。他解释说,涵盖粮食、畜牧、水产等在内的“大农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但要从中凝练出真正有重大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取得创新成果,却并非一蹴而就。

朱作言表示,我国水稻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对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支持功不可没,为进一步解析水稻生产性状、继而改良品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据介绍,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刚起步时,全国除了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外,还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及各级农业大学等一大批研究团队参与,在“973”项目的支持和组织下,一步步深化研究,才逐渐弄明白线索和脉络,最终凝练出比较重要的、能实现重大突破的课题。

“正是因为有一批优秀团队一起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摸索,以水稻为代表的农业领域始有今天的成功。”朱作言说,“这就将国家需求和基础研究结合起来了。”

继水稻等种植作物后,农业基础研究的重点开始将农业动物纳入。然而,我国在农业动物方面的研究基础更为薄弱,面临的挑战也更艰巨。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肉类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海水养殖中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加之进口水产品种大举占领我国市场……这些问题的背后均体现了极为迫切的国家需求。这也对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考验。

对此,朱作言表示,只有认真从基础研究开始做起,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这位资深水生动物专家告诉记者,水产动物研究不仅在育种水平上尚不可与水稻同日而语,相关基础研究也不如人类基因组和小鼠等那么丰富,是尚未被科学家充分研究的重要领域。一个例证是:不仅水稻和人类基因组,昆虫类的果蝇、哺乳类的鼠等模式生物也已相继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而作为鱼类研究最常用的模式生物,斑马鱼的基因组精细图迄今仍未全部完成。

“事情总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朱作言说,“如果没有人做前面的潜心积累工作,后面的人就永远跟不上去。”

针对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朱作言认为,科学和技术不是割裂的,但自有其不同的发展规律和阶段。一般人常说,只有科学发展起来后,才能将科学成果用于技术创造,继而推动产业化,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如此。

在朱作言看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思路应更多向美国学习。在“两条腿走路”的同时,给基础科学研究以更大的空间。他强调,“973”计划就是要坚持作前瞻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的结合,“但在解决国家需求时,一定不要顾虑太多”。

朱作言提醒,在研究方法上,应充分重视实验室研究和野外研究的结合,“十八般武艺,能用上的都要用上”。他建议科学家不要老是呆在实验室,一定要到田间地头去。这既是我国水稻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整个大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普遍规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9814-711243.html

上一篇:忆阻器竞赛:中国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技术点击】忆阻器的想象力
收藏 IP: 113.57.91.*| 热度|

3 罗春元 李东风 林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