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学交流团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c70 武大

博文

印度与掠夺性期刊的斗争:对Bhushan Patwardhan教授的一次采访

已有 2122 次阅读 2020-4-16 15:39 |个人分类:科学交流|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

作者:TAO TAO;   译者:罗婷;  校译:宁莎莎

来源:https://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20/02/05/indias-fight-against-predatory-journals-an-interview-with-professor-bhushan-patwardhan/


掠夺性期刊发现它们的大部分猎物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研究产出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Bhushan Patwardhan是印度Savitribai Phule Pune大学(SPPU)健康科学院的生物医学研究员和教授,爱思唯尔出版的《 Journal of Ayurveda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的创办人和主编。他也是大学基金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UGC)的现任副主席,该委员会在印度反掠夺性期刊的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次采访中,Patwardhan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印度与掠夺性期刊的斗争。

Q:您能和我们说说UGC及其任务吗

A:大学基金委员会(UGC)是印度政府为协调、确定和维持大学教育的教学、考试与研究标准而设立的法定组织。为了解决掠夺性期刊的问题,UGC主动制定了一份优质期刊白名单。然而,由于该名单在创建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因此被质量低劣的期刊所影响,导致受到了严厉批评。大量劣质期刊被列入UGC认可的期刊名单中,为绝望的作者打开了闸门。尽管如此,在十大最常见的资助机构中,只有UGC在其网站上提供了有关期刊选择的指导。

Q:作为一名研究员和教授,您如何参与UGC的事务?

A:作为COPE的一员,我一直在追踪那些掠夺性出版商。2015年,有人注意到,大量印度的大学教员正沦为掠夺性出版商的牺牲品,因此,SPPU致力于编写一份“研究出版物指南”。2017年,出版道德中心(Center for Publication Ethics)成立。我们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会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制定了一个稳健的规约来分析UGC的名单,发现被大学推荐列入UGC名单的期刊中,超过88%都属于劣质期刊。研究结果于2018年3月25日发表在《Current Science》上,引起了媒体、学术界和监管机构的关注。我们精心编制了UGC认可期刊的名单,从原来那份近5000种期刊的名单中删除了3000多种掠夺性期刊。从现在起,UGC认可期刊的名单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UGC-CARE优质期刊参考名单(UGC-CARE名单)。

Q:您在UGC发起CARE项目来打击掠夺性期刊,该举动的背景是什么?

A:虽然印度科学在高质量的科学出版物上有着显著的增长,但也有报道称,印度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比例很高。尽管用心良苦,但UGC的监管规定似乎已经在掠夺性期刊上引发了一股突如其来的热潮,让位于“publish-or-perish”(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的文化。对研究质量的监督不力,再加上急于出版以符合监管要求,导致印度掠夺性出版物的大量增长。要了解掠夺者在印度学术界的迅速渗透,就必须了解印度高等教育体系的广度、多样性和复杂性。印度仍然遵循英国的大学附属制度,大体上,超过4万所大学负责本科教学,而900所大学则受托进行研究生教育和研究。根据印度高等教育普查(All India Survey on Higher Education,AISHE)2018-2019年的数据,该系统中大约128.5万教师负责3660万学生,其中硕士生414万,博士生16.1万。2018年,约有34400名学生被授予博士学位。印度政府每年颁发近1万个研究奖学金。根据Scopus的数据,印度作者在2018年发表了147537篇文章。其中大多数来自一百多个国家重点研究所以及众多由不同研究委员会所管理的国家实验室。典型的大学用于学位教育,而国家研究所和实验室则被授权开展研究工作。这种分歧似乎是大多数印度的大学在研究文化上欠佳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政府努力去系统性地促进机构间合作和跨学科研究,以及通过诸如UGC-CARE之类的项目提高对学术诚信和出版道德的认识,这种情况正在迅速好转。

Q:您能介绍一下UGC-CARE项目吗?

A:我应邀加入UGC期刊指导委员会(Journal Steering Committee),并于2018年9月获委任成为UGC副主席。

作为UGC的副主席,我有机会采取更坚决的措施来克服掠夺性期刊的威胁。我们遵循质量保证中使用的管理原则,即纠正和预防措施(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CAPA)。我们意识到,包括教学教师、科学家和研究学者在内的印度学术界需要确保他们选择的期刊和/或会议遵循标准的道德政策,他们还需要可靠、可信的指导。与其让UGC独自承担这项任务,我们决定成立一个由科学、工程、医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的知名研究委员会和国家级研究院组成的联盟。这一想法得到了人力资源开发部、印度政府、UGC主席和主要学术领导层的有力支持。达成的共识就是,在印度导致“付费和发表垃圾”文化的不道德行为需要立即被阻止,任何损害学术诚信的企图都应受到各级的挑战、质疑、羞辱和不承认。为了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UGC于2019年初决定成立“学术研究与道德联盟”(Consortium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thics,CARE),以促进学术诚信和出版道德,并提高印度大学的研究质量。UGC委任了一个获授权的委员会来指导CARE的活动,由我担任主席。我们邀请了30多个跨学科的法定委员会和政府机构作为联盟成员,以识别、持续监控和维护跨学科的优质期刊参考名单。我们确定了四个地区的知名大学,以促进考虑纳入UGC-CARE名单的期刊的提交和初步筛选工作。

任何考虑要纳入UGC-CARE名单的期刊的提案都必须由编辑、出版商或个人遵照流程图所示的过程提交。学术机构的教职员工和内部质量保证小组(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Cell,IQAC)需要初步确定他们提交的期刊质量良好并且符合道德规范。 由SPPU出版道德中心建立的UGC期刊分析小组根据一份经验证有效的规约对CARE成员提交的所有此类提案和期刊进行分析。

                   tu.png                  2019年6月,第一版《 UGC-CARE优质期刊参考目录》和《学术诚信公告》发布。此外,CARE网站还提供了有用的资源,包括相关出版物、视听资料、视频、网络链接等。CARE网站还提供了常见问题解答以及有关反馈和申诉补救机制的信息。UGC已经发出警告,印度的学术界必须避免在掠夺性/可疑期刊上发表文章,避免参加掠夺性会议。他们不得以编辑/顾问或任何其他身份与涉及欺诈、可疑和欺骗行为的期刊、出版商或会议相关联。副校长、遴选委员会、研究主管/指导和其他参与学术评估的专家应确保其决定主要基于研究工作的质量,而不仅是基于出版物的数量。今后,任何掠夺性期刊或掠夺性会议中发表的作品均不应被视为学分,用于遴选、确认、晋升、绩效考核、奖学金或学位授予,或任何形式。CARE网站和UGC-CARE名单提高了人们的意识,有助于推进学术诚信和出版道德事业。我们希望,UGC采取的这些措施能阻止作者选择掠夺性出版作为获取学术利益的简单途径,并能减少文章流向掠夺者。UGC-CARE项目在印度及国外学术界广受好评,《Nature》、《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和《Current Science》等知名期刊都认可了这一项目。

Q:迄今为止,UGC-CARE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是否有计划应对这些挑战?

A:就预防措施而言,重要的是要提高意识,以确保学术圈(尤其是年轻的研究人员)远离掠夺性期刊。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尤其是在印度高等教育系统正广阔发展之时。我们举办研讨会和会议,讨论学术诚信的重要性。UGC亦建议开设学术诚信课程,作为博士前课程工作的强制性要求。这将极大地帮助年轻的学者了解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文章和损害学术诚信的行为对其职业生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保持最新的UGC-CARE名单也是主要挑战之一。

我们已经注意到一些期刊在被列入UGC-CARE名单后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以掠夺性的方式行事,并通过大肆刊登广告宣传自己在UGC-CARE名单中,以试图吸引作者。作为纠正措施,我们创建了反馈和申诉登记机制,任何人都可以报告期刊或出版商的不道德行为。我们会对这种期刊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查,如果发现它们参与了任何不道德的行为,则将它们从UGC-CARE名单中删除。我们每季度更新一次UGC-CARE名单,以便可以添加新的优质期刊,并删除质量较差的期刊(如果有)。确定人文科学、艺术和印度语言领域的期刊质量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我们正尝试修改现有规约,以适应此类学科的特殊要求。获取印度语言类期刊的引文也是一个问题。SPPU的UGC期刊分析小组和出版道德中心团队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1339-1228673.html

上一篇:现如今,谁才是出版商?
下一篇:人文学科领域的开放同行评议
收藏 IP: 112.32.19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