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本能与童年

已有 3149 次阅读 2011-2-10 10:2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学习, 本能, 童年

“本能”这个词,让许多人讨厌,因为被滥用,因为许多人不理解。

通常人们理解的本能,就是基因决定的行为。除了基本的生物学过程,这类行为在高等动物中可能没占多少比例,除了天生会吃奶,人们可能举不出更多的例子。

低等动物就完全靠本能生存?按照严格的“基因”定义,也不一定。譬如说蚕,它是“本能地”吃桑叶?不一定,有可能是“学习”来的。譬如,孵化后它在哪种植物的叶子上,就记住这种叶子的味道,别的东西就不再吃。如果它的妈妈把卵产到别的植物叶子上,它可能就只吃那种树叶,即使吃了不消化而毒死或饿死。吃同一种植物的祖先能分化出不同的物种吃不同的植物,或许与此机制有关。

所以说,本能不一定是基因固定的,有的只是固定了一个学习程序。譬如小鸟认妈妈,只要睁眼后第一个看到的东西并给它提供食物,那就是妈妈。人也差不多,有奶就是娘,他可不管什么脸,即使丑八怪神经病,也是最伟大的母亲。

因为上述的学习程序在自然界一般不会出错,它就是一个“适应性的”程序,就会被一代一代传下来。同时,这个程序一般有比较严格的时间性,这个时间性也是很有意义的,譬如,如果小鸟的学习时间太长,认了不同的妈妈,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别让坏鸟给骗了^_^)。

童年学习的东西,很重要,但个体不一定记得到底是什么时间学的。对个体有意义的是学习的结果,譬如桑叶的味道,具体在哪片叶子上学习的,就不重要,因为那片叶子可能早就脱落了。同样,我前面说的那条有道德的狗,可能也不记得在哪个地方挨打,什么时间,谁打了它,重要的是它记住了不能偷吃小鸡。

其实人类在这方面并没“高级”多少,许多学习程序也是基本固定的,有时间性。譬如语言能力,譬如脸面的辨认能力。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如果只让小孩看猴脸,长大了就可能对人脸缺乏辨认能力。人尽管聪明,但对童年的记忆可能跟动物差不了多少(动物即使能记也不会表达出来,这是个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童年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人们知道语言的发育期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若干不明显的,就可能被忽视。譬如说,自闭症的孩子对人脸的辨认能力较差,有人说是因为他们不敢看人的眼睛。这更可能是因为童年的某一阶段怕见人而耽误了关键的学习程序,对人脸的识别能力差。

本文中的若干内容只是本人的猜想(当然有点依据),不代表科学结论。想把这个话题扯远一点,重新看看前面关于性取向的争论--下一篇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11598.html

上一篇:重男轻女的社会生物学
下一篇:本能、童年与性取向
收藏 IP: 222.173.104.*| 热度|

4 唐常杰 吉宗祥 孙学军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